中药新式提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25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4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药新式提取罐,涉及制药设备领域。中药新式提取罐包括罐主体、第一夹层、第二夹层、过滤筒和循环泵。罐主体设置有容置腔室和均连通容置腔室的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回料口和出气口。第一夹层与罐主体连接,二者配合限定出第一加热腔;第一加热腔连通出气口。第二夹层与罐主体连接,二者配合限定出位于第一加热腔的下方的第二加热腔。过滤筒安装于罐主体内,过滤筒将容置腔室分隔形成内腔室和围绕内腔室的外腔室,内腔室通过过滤筒上的过滤孔连通外腔室;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回料口均连通内腔室。循环泵的进口连通内腔室,循环泵的出口连通回料口。药材的有效成分提取效果好。提取效果好。提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新式提取罐


[0001]本技术涉及制药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药新式提取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药配方颗粒提取多采用多功能提取罐。市面上的多功能提取罐一般为回流提取,不适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相关规定明确要求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方法为煎煮,煎煮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一般直接排放于大气中造成热能浪费;其次在提取过程中因为药材与提取罐的流通蒸汽的夹层直接接触,使得有些药材在高温的作用下被糊化,不但成分分解而且产生粘壁,导致药材与提取液混合的提取效果不好,药材的有效成分不能被有效提取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新式提取罐,其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药材不易在高温下糊化,增强药材与提取液的混合效果,使药材的有效成分能够被有效提取出来。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新式提取罐,包括:
[0006]罐主体,所述罐主体设置有容置腔室和均连通所述容置腔室的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回料口和出气口;
[0007]第一夹层,所述第一夹层与所述罐主体连接,二者配合限定出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连通所述出气口;
[0008]第二夹层,所述第二夹层与所述罐主体连接,二者配合限定出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腔的下方的第二加热腔;
[0009]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安装于所述罐主体内,所述过滤筒将所述容置腔室分隔形成内腔室和围绕所述内腔室的外腔室,所述内腔室通过所述过滤筒上的过滤孔连通所述外腔室;所述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回料口均连通所述内腔室;
[0010]以及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口连通所述内腔室,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通所述回料口。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处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罐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渣口。
[00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正常使用时,排渣口被密封盖关闭,药液不易从罐主体的底部漏出。当提取液提取后,药材的残渣残留在罐主体底部,并且位于密封盖上,此时,打开密封盖,拆卸过滤层,便于将药材残渣取出,利于罐主体的清洗。也便于更换过滤层,降低成本。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料口处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将由所述循环泵抽取的药液送回至所述内腔室。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循环泵将提取液从内腔室抽取后,将提取液输送至喷头
处再回到内腔室中,由于喷头能够将提取液均匀分散排入到内腔室,从而能够与内腔室中的药材充分接触,使药材中的成分可以被提取液轻易溶解出来。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筒包括相连的筒体和筒底,所述筒体具有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第一敞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回料口,所述筒底封闭所述第二敞口;所述循环泵通过所述筒底连通所述内腔室。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将药材通过第一进料口放入到内腔室,将水从第二进料口放入到内腔室,水浸泡药材,并且水能够通过筒体上的过滤孔后进入到外腔室,而内腔室中的药材被过滤筒阻挡不会进入到外腔室,由于筒体的四周均开设有过滤孔,筒体的有效过滤面积大,过滤效果好。且底部为封闭式,利于通过循环泵将提取液抽出,利于提取液的循环流动,利于药材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提取液中。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料口处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插入所述第一敞口内。
[00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导料管插接在第一敞口内,利用导料管输送药材时,药材不易散落至外腔室中。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层上设置有均连通所述第一加热腔的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一排气接头。
[00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提取过程中罐主体内产生的水蒸气输送至第一加热腔,也便于第一加热腔内的水蒸气的排出,实现第一加热腔内水蒸气的循环流动。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层上设置有均连通所述第二加热腔的第二进气接头和第二排气接头。
[002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利于工业蒸汽的循环流动,利于加热罐主体内的药液。
[00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用于排放水蒸气的外排管,所述外排管通过输气管与所述第一加热腔连通。
[002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水蒸气的流向,调节灵活,使用场景多样化。
[00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排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输气管与所述外排管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
[002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利用水蒸气时,可以直接将罐主体内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外排管排放出去。
[00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热腔或第二加热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2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控制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的加热温度。
[0029]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3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中药新式提取罐,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进料口向内腔室添加固体药材,通过第二进料口向内腔室添加提取所需的饮用水。然后,在第二加热腔内通入工业蒸汽,利用工业蒸汽加热罐主体内的药液。在加热过程中,药液沸腾产生水蒸气从出气口进入到第一加热腔中,然后利用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加热药液,实现能源的重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并且,固体药材添加在内腔室中,固体药材不易通过过滤筒进入到外腔室中,固体药材不易直接贴合在罐主体的内壁面,也即不会直接与第一夹层
或第二夹层接触,降低固体药材被糊化的概率,利于药材的有效成分被溶解于提取液内。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中药新式提取罐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标:
[0034]100

罐主体;101

第一进料口;102

第二进料口;103

回料口;104

出气口;105

排渣口;106

内腔室;107

外腔室;110

导料管;120

喷头;130

密封盖;140

过滤层;200

第一夹层;210

第一加热腔;300

第二夹层;310

第二加热腔;400

过滤筒;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新式提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主体(100),所述罐主体(100)设置有容置腔室和均连通所述容置腔室的第一进料口(101)、第二进料口(102)、回料口(103)和出气口(104);第一夹层(200),所述第一夹层(200)与所述罐主体(100)连接,二者配合限定出第一加热腔(210);所述第一加热腔(210)连通所述出气口(104);第二夹层(300),所述第二夹层(300)与所述罐主体(100)连接,二者配合限定出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腔(210)的下方的第二加热腔(310);过滤筒(400),所述过滤筒(400)安装于所述罐主体(100)内,所述过滤筒(400)将所述容置腔室分隔形成内腔室(106)和围绕所述内腔室(106)的外腔室(107),所述内腔室(106)通过所述过滤筒(400)上的过滤孔连通所述外腔室(107);所述第一进料口(101)、第二进料口(102)和回料口(103)均连通所述内腔室(106);以及循环泵(500),所述循环泵(500)的进口连通所述内腔室(106),所述循环泵(500)的出口连通所述回料口(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新式提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100)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105),所述排渣口(105)处设置有过滤层(140),所述罐主体(100)的底部安装有密封盖(130),所述密封盖(130)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渣口(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新式提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料口(103)处安装有喷头(120),所述喷头(120)用于将由所述循环泵(500)抽取的药液送回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静周国立杨艳丽郭莘莘张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