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夹取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91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夹取机械手,所述第二转动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架杆,所述架杆相对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中部转动连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延杆,所述延杆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气孔吸盘,所述驱动环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顶部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相反的一侧均伸入夹板的内壁中且与其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可转动调节式夹取和吸取装置,能够对机芯或机杆进行不同方式的固定转移,提高转移定位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提高转移定位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提高转移定位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夹取机械手


[0001]本技术涉及冲芯加工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夹取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使用芯片、轴组合一起的转子,可以使用立式冲芯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工序,各种电动机,空心杯电机,转子,定子,引脚电感,贴片电感,变压器,电磁阀等,常用冲芯机制作转子的产品多为芯片与轴组合,通过定位芯片放于立式冲芯机上,再把轴放于特定的工件设备内进行冲压作业,立式冲芯机多为半自动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多工位的冲压作业并进行退料,但前期的定位放置工作需要人工或其他机械工具进行辅助调节,对于多工位同步作业来说,前期的定位放置作业耗时较久,十分影响冲压效率,现有的机械手辅助定位多为单一镊夹或气孔吸盘进行快速固定并通过机械臂进行转移定位,在面对不同的机芯和机杆时需要进行频繁的替换,影响定位转移的灵活性,且效率较低,同时其无法进行整合式收纳,活动构件较多,整体转移和存放较为麻烦,占用空间较多,其气孔吸盘的气口容易在存放过程中进入蚊虫和水汽造成侵蚀或堵塞,影响吸取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夹取机械手。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座的顶侧中部左右贯穿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相对的一侧均与底座左右卡合连接,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右两端伸入固定架的内壁中且与其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板上等距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驱动座,所述驱动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液压座,所述液压座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套架,所述套架的底部均与液压座固定连接,所述套架的内侧上下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底部与液压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架杆,所述架杆的底部均与气泵固定连接,所述架杆相对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中部转动连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延杆,所述延杆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气孔吸盘,所述气孔吸盘内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穿过延杆、限位杆和架杆的内部与气泵的输气口相连,所述驱动环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顶部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相反的一侧均伸入夹板的内壁中且与其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可转动调节式夹取和吸取装置,能够对机芯或机杆进行不同方式的固定转移,提高转移定位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设置若干个驱动座在限位板上进行左右方向的自由移动来控制驱动座的间距来适应不同尺寸物件的取放定位,并通过驱动座进行同步多工位转移定位作业,另外设置可折叠式架杆
使其能够回缩到伸缩杆之间进行便捷放置和携带,减少占用空间。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压力感应垫,避免机械加压力度过大造成物件形变损坏。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架相对的一侧间距大于所述架杆相反的一侧间距,便于架杆旋转到套架之间进行便捷存放。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撞垫,避免调节驱动座间隙时发生相互碰撞造成损坏。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液压座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放置架,能够回缩到伸缩杆之间并与放置架进行卡合固定连接,便于密封保存气孔吸盘避免蚊虫和水汽进入造成侵蚀堵塞。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板的顶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定位孔,便于安装固定,保存整体的稳定性,避免装置在运作时发生位移影响放置精度。
[001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可转动调节式夹取和吸取装置,能够对机芯或机杆进行不同方式的固定转移,提高转移定位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0012]2、通过设置若干个驱动座在限位板上进行左右方向的自由移动来控制驱动座的间距来适应不同尺寸物件的取放定位,并通过驱动座进行同步多工位转移定位作业,另外设置可折叠式架杆使其能够回缩到伸缩杆之间进行便捷放置和携带,减少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夹取机械手的局部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夹取机械手中夹板和气孔吸盘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夹取机械手的收纳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夹取机械手的整体示意图。
[0017]其中,1、底座;2、底板;3、固定架;4、限位板;5、驱动座;6、第一转动架;7、第一转轴;8、液压座;9、套架;10、伸缩板;11、第二转动架;12、第二转轴;13、气泵;14、架杆;15、限位杆;16、驱动环;17、延杆;18、气孔吸盘;19、夹板;20、驱动板;21、放置架;2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照图1

4,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底座1的顶侧中部左右贯穿设有滑槽,滑槽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架3,固定架3相对的一侧均与底座1左右卡合连接,滑槽内设置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左右两端伸入固定架3的内壁中且与其卡合连接,限位板4上等距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驱动座5,驱动座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架6,第一转动架6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液压座8,液压座8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套架9,套架9的底部均与液压座8固定连接,套架9的内侧上下滑动连接有伸
缩板10,伸缩板10的底部与液压座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伸缩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架11,第二转动架1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气泵13,气泵13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架杆14,架杆14的底部均与气泵13固定连接,架杆14相对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的外侧中部转动连接有驱动环16,驱动环16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延杆17,延杆17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气孔吸盘18,气孔吸盘18内设置有气管,气管穿过延杆17、限位杆15和架杆14的内部与气泵13的输气口相连,驱动环16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夹板19,夹板19的顶部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驱动板20,驱动板20相反的一侧均伸入夹板19的内壁中且与其滑动连接,驱动板20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压力感应垫,套架9相对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夹取机械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座(1)的顶侧中部左右贯穿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相对的一侧均与底座(1)左右卡合连接,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的左右两端伸入固定架(3)的内壁中且与其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板(4)上等距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驱动座(5),所述驱动座(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架(6),所述第一转动架(6)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液压座(8),所述液压座(8)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套架(9),所述套架(9)的底部均与液压座(8)固定连接,所述套架(9)的内侧上下滑动连接有伸缩板(10),所述伸缩板(10)的底部与液压座(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架(11),所述第二转动架(1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气泵(13),所述气泵(13)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架杆(14);所述架杆(14)的底部均与气泵(13)固定连接,所述架杆(14)相对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元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盈源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