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884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装置,包括工作台、双层复合面料、第二支撑座和组个第一支撑座,两组所述第一支撑座分别设置于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有两个复合辊筒,所述双层复合面料设置于第一支撑座的两个复合辊筒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开设有一开孔,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开孔内转动连接有气泡清除组件。本方案通过在两端的复合辊筒之间设置以转轴为轴心转动的气泡挤压杆的方式,使气泡挤压杆能在旋转的同时进行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的交替,使双层复合面料产生规律的形变,从而达到将双层复合面料的两层面料之间的气泡挤压排出,提升双层复合面料产品质量的目的。量的目的。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装置


[0001]本技术一种面料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工业中对于复合面料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而在复合面料的复合过程中,对于两层面料之间的气泡的处理对复合面料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复合面料加工装置”(专利号:CN110450513A),该专利包括底座、立板、转轴、平键、卷筒、第一皮带、第一带轮、第二皮带、第二带轮、第三带轮、第一电机、连接轴、压辊、齿轮、第二电机、横轴、毛刷筒、固定板、毛刷、弹簧、限位板、位移传感器、电动推杆、延伸板、活动板和导向轮。上述专利具有卷筒的转动方便面料的输送,并通过卷筒的移动方便调节面料输送时的位置,避免因面料输送时发生偏差导致加工后的复合面料质量的降低问题,有利于提高面料的加工质量的优点。
[0004]然而,上述的加工复合过程中,由于难以有效排出两层面料之间的气泡,因此导致复合面料的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双层复合面料、第二支撑座和组个第一支撑座,两组所述第一支撑座分别设置于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有两个复合辊筒,所述双层复合面料设置于第一支撑座的两个复合辊筒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开设有一开孔,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开孔内转动连接有气泡清除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气泡清除组件包括转轴、电机、转盘和若干气泡挤压杆,所述气泡挤压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盘,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位,所述气泡挤压杆靠近转盘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插接于固定孔位。
[0011]优选的,所述气泡挤压杆围绕转盘的圆心等弧度设置于转盘上。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两个复合辊筒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双层复合面料的厚度。
[0013]优选的,所述双层复合面料的中部设置于气泡清除组件与工作台之间。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方案通过在两端的复合辊筒之间设置以转轴为轴心转动的气泡挤压杆的方式,使气泡挤压杆能在旋转的同时进行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的交替,使双层复合面料产生规律的形变,从而达到将双层复合面料的两层面料之间的气泡挤压排出,提升双层复合面料产品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气泡清除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1、工作台;12、第一支撑座;13、复合辊筒;14、双层复合面料;15、第二支撑座;16、转轴;17、电机;18、转盘;19、固定孔位;20、插接块;21、气泡挤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工作台11、第一支撑座12、复合辊筒13、双层复合面料14、第二支撑座15、转轴16、电机17、转盘18、固定孔位19、插接块20、气泡挤压杆21。
[0022]如图1

2所示,工作台11为矩形工作台,两组第一支撑座12分别设置于工作台11的两端,每组第一支撑座12包括两个竖直设置于工作台11的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若干开孔,限位板的开孔转动连接有两个复合辊筒13,双层复合面料14从一端的第一支撑座12的两个复合辊筒13之间穿过至另一端的第一支撑座12的两个复合辊筒13之间,双层复合面料14为两层初步贴合在一起的复合面料。
[0023]第二支撑座15上开设有一开孔,第二支撑座15为竖直设置于工作台11中部一侧的第二支撑座15的开孔内转动连接有气泡清除组件,双层复合面料14的中部设置于气泡清除组件与工作台11之间,第一支撑座12的两个复合辊筒13之间的距离等于双层复合面料14的厚度。
[0024]通过第一支撑座12上两个复合辊筒13的设置,保证了双层复合面料14能穿过两端的两个复合辊筒13并完成双层复合面料14的运输和导向。
[0025]如图3所示,气泡清除组件包括转轴16、电机17、转盘18和六个气泡挤压杆21,气泡挤压杆21可拆卸连接于转盘18,转轴16固定连接于电机17的输出轴,转轴16与第二支撑座15转动连接,转轴16与转盘18固定连接,转盘18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位19,气泡挤压杆21靠近转盘18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块20,插接块20插接于固定孔位19,六个气泡挤压杆21围绕转盘18的圆心等弧度设置于转盘18上,六个气泡挤压杆21中相邻的气泡挤压杆21之间的弧度均为60
°

[0026]当电机17驱动转轴16转动并通过转轴16带动转盘18转动时,六个气泡挤压杆21的最下端有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每转过30
°
,其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进行一次更迭,当最下端的两个气泡挤压杆2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时,气泡挤压杆21处于上极限位置,此时最下端的两个气泡挤压杆21与双层复合面料14之间存在空隙,当最下端的气泡挤压杆21
相邻的两个气泡挤压杆2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时,气泡挤压杆21处于下极限位置,此时,最下端的气泡挤压杆21对双层复合面料14产生压力,使双层复合面料14产生形变,从而将双层复合面料14的两层待复合材料之间的气泡被挤出。
[0027]当本方案进行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时,首先,将双层复合面料14从右端的两个复合辊筒13之间穿入,将双层复合面料14通过气泡挤压杆21与工作台11之间,并将双层复合面料14从左端的两个复合辊筒13之间穿出,再通过两个复合辊筒13使双层复合面料14的两层待复合材料初步复合,然后,双层复合面料14传送至气泡挤压杆21处,电机17驱动转盘18转动,转盘18带动气泡挤压杆21以转轴16为轴芯转动,当气泡挤压杆21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气泡挤压杆21对双层复合面料14产生压力,使双层复合面料14产生形变,从而将双层复合面料14的两层待复合材料之间的气泡被挤出,最后双层复合面料14通过左端的两个复合辊筒13之间,完成复合。
[00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1)、双层复合面料(14)、第二支撑座(15)和两组第一支撑座(12),两组所述第一支撑座(12)分别设置于工作台(11)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座(12)转动连接有两个复合辊筒(13),所述双层复合面料(14)设置于第一支撑座(12)的两个复合辊筒(13)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座(15)上开设有一开孔,所述第二支撑座(15)的开孔内转动连接有气泡清除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功能面料加工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清除组件包括转轴(16)、电机(17)、转盘(18)和若干气泡挤压杆(21),所述气泡挤压杆(2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盘(18),所述转轴(16)固定连接于电机(17)的输出轴,所述转轴(16)与所述第二支撑座(15)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一斓徐国庆李进堂叶辉章建峰刘京松胡伟周德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七色彩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