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包括连通的第一炉体单元和第二炉体单元。其中,第一炉体单元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蓄热箱室和第一燃烧室;蓄热箱室下方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第一燃烧室上设有第一高温管道接口、第一燃烧器接口。第二炉体单元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燃烧室,第二支架支撑第二燃烧室;第二燃烧室上设有第二高温管道接口、第二燃烧器接口和酯化水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扩展了RTO装置的应用场景,提高了RTO装置的利用效率。提高了RTO装置的利用效率。提高了RTO装置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属于有机废气热氧化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三床RTO装置(蓄热式氧化炉),主要用来处理不易产生聚合的有机废气,废气从RTO下部的进气接管进入后,需先通过蓄热箱室的陶瓷进行升温,把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有机废气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陶瓷蓄热体,使之升温“蓄热”,并用来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燃料消耗的处理技术。对于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适合采用浓缩+氧化的工艺,即需要分子筛吸附转轮配合常规三床RTO装置实现处理有机废气的功能。
[0003]然而,对于含有易聚合、易堵塞转轮的低浓度大风量废气及易含聚合物质的液态酯化水处理,常规的三床RTO则实现不了。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用一台热氧化焚烧设备同时处理不同车间排放的多种废气和酯化水。这就需要在常规三床RTO设计的基础上,研发一种新型的RTO装置结构,使之能够同时完成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通过设置连通的第一炉体单元和第二炉体单元,可以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扩展了RTO装置的应用场景,提高了RTO装置的利用效率。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包括连通的第一炉体单元和第二炉体单元;所述第一炉体单元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蓄热箱室和第一燃烧室;所述蓄热箱室下方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燃烧室上设有第一高温管道接口、第一燃烧器接口;所述第二炉体单元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二支架支撑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二燃烧室上设有第二高温管道接口、第二燃烧器接口和酯化水接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燃烧室与所述第一燃烧室水平方向连通,且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为矩形筒体。
[0008]通过在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端延长设置所述第二燃烧室,并在所述第二燃烧室上设置所述酯化水接口、所述第二高温接口和所述第二燃烧器接口,使得本技术所述的RTO装置能够同时对多种废气,特别是含易聚合物质的废气以及酯化水进行处理,提高了RTO装置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炉体单元还包括分风区结构,所述分风区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连通,待处理的废气经所述分风区结构进入所述蓄热箱室。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分风区结构靠近所述蓄热箱室的一端为喇叭状。
[0011]所述分风区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通过所述进气口的废气均匀地进入所述蓄热箱室中。同时,将所述分风区结构靠近所述蓄热箱室的一端设置为喇叭状,可最大化避免产生死区,进一步有助于废气均匀进入所述蓄热箱室。
[0012]进一步地,所述分风区结构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侧还设置有吹扫风管。
[0013]将所述吹扫风管设置于所述分风区结构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侧,能够最大化吹净残留于所述出气管中的废气,确保所述出气管排出的净化气浓度符合设计要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蓄热箱室下方固定连接有蓄热陶瓷格栅支撑;所述蓄热陶瓷格栅支撑的下部和上部分别为矩形管结构和格栅结构。
[0015]采用上述蓄热陶瓷格栅支撑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蓄热箱室的稳定性;同时,将所述蓄热陶瓷格栅支撑设计为下部矩形管+上部格栅的型式,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实现蓄热箱室的蓄热功能。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门,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门,所述进气阀门与所述出气阀门独立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上设置两个阀门,可以实现所述进气阀门和所述出气阀门的独立控制,方便阀门的控制以及维护检修。
[0017]进一步地,所述蓄热箱室的个数至少为2个。多个蓄热箱室的设置可以提高RTO炉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蓄热箱室的数量,满足更多应用场景。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燃烧室上还设有第一泄爆装置、第一视镜和检修人孔。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燃烧室上还设有第二泄爆装置和第二视镜。
[0020]在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上设置独立的泄爆装置以及视镜,可以进一步增强两个燃烧室控制的独立性,进而提高安全性。
[0021]本技术通过设置连通的第一炉体单元和第二炉体单元,可以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扩展了RTO装置的应用场景,提高了RTO装置的利用效率。同时,设置分风区结构和吹扫风管等,进一步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率。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的主视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的左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的右视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第一炉体单元;11、第一支架;12、蓄热箱室;13、第一燃烧室;14、进气管;15、出气管;16、分风区结构;17、吹扫风管;18、蓄热陶瓷格栅支撑;131、第一高温管道接口;132、第一燃烧器接口;133、第一泄爆装置;134、第一视镜;135、检修人孔;2、第二炉体单元;21、第二支架;22、第二燃烧室;221、第二高温管道接口;222、第二燃烧器接口;223、酯化水接管;224、第二泄爆装置;225、第二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参见图1,包括第一炉体单元1和第二炉体单元2。第一炉体单元1为常规的RTO炉,主体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11、蓄热箱室12和第一燃烧室13。在本实施例中,蓄热箱室12的数量为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下部第一支架11上,第一支架11优选为钢结构支架,既可以满足强度要求又可以控制成本。在蓄热箱室12的上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第一燃烧室13。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的第一炉体单元和第二炉体单元;所述第一炉体单元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蓄热箱室和第一燃烧室;所述蓄热箱室下方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燃烧室上设有第一高温管道接口、第一燃烧器接口;所述第二炉体单元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二支架支撑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二燃烧室上设有第二高温管道接口、第二燃烧器接口和酯化水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室与所述第一燃烧室水平方向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均为矩形筒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体单元还包括分风区结构,所述分风区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连通,待处理的废气经所述分风区结构进入所述蓄热箱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时处理多种废气和酯化水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利朝,刘伟,魏金霞,苑广凤,赵永轩,李继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