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配件加工用可自动分流下料的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12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中心技术领域,提出了零配件加工用可自动分流下料的加工中心,包括分流下料机构,所述分流下料机构包括左横杠、电动长滚筒、右横杠、支撑、支腿、加强筋、凹轮、底板、一号电机、联板、二号电机、第一皮带、第一滚轮、一号输出轴、二号输出轴、第二滚轮、第二皮带、储料箱、电机安放槽、凹槽、短滚筒,所述左横杠为U型钢,所述右横杠为U型钢,若干所述电动长滚筒安装在所述左横杠和所述右横杠之间,若干所述电动长滚筒均匀排布,若干所述支撑固定连接在所述右横杠和所述左横杠的底部,若干所述支撑均匀排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流零配件的效率不行,且实用性不高的问题。高的问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配件加工用可自动分流下料的加工中心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中心
,具体的,涉及零配件加工用可自动分流下料的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0002]带刀库的数控铣床称为加工中心,具有灵活性好,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现有的零配件加工中心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做到对零配件进行自动分流下料,需要多名工作人员来手动进行分流,不仅容易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较慢。
[000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8017335U的一种零配件加工用可自动分流下料的加工中心,包括加工中心本体、下料传送器和上料装置,所述加工中心本体内壁的一侧安装有下料传送器,所述加工中心本体内壁的另一侧安装有上料装置,所述加工中心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加工组件。本技术通过下料传送器、支撑架、第一电机、直角杆和夹取组件的设置,第一电机带动直角杆旋转,利用夹取组件将加工好的零配件夹取放入下料传送器,通过控制台、下料框、摆臂、连接杆、第三电机、引流仓和存料仓的设置,根据零配件的特性,通过控制台来调节若干个第三电机,使其中一个转动来带动摆臂转动一定角度,随着下料传送器的运行将零配件导入指定下料框中,进而达到分流下料的效果,然而该技术分流零配件的效率不行,且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零配件加工用可自动分流下料的加工中心,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分流零配件的效率不行,且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零配件加工用可自动分流下料的加工中心,包括分流下料机构,所述分流下料机构包括左横杠、电动长滚筒、右横杠、支撑、支腿、加强筋、凹轮、底板、一号电机、联板、二号电机、第一皮带、第一滚轮、一号输出轴、二号输出轴、第二滚轮、第二皮带、储料箱、电机安放槽、凹槽、短滚筒,所述左横杠为U型钢,所述右横杠为U型钢,若干所述电动长滚筒安装在所述左横杠和所述右横杠之间,若干所述电动长滚筒均匀排布,若干所述支撑固定连接在所述右横杠和所述左横杠的底部,若干所述支撑均匀排布,若干所述加强筋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下方,若干所述支腿安装在所述支撑的底部,若干所述支腿均匀排布,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筋的顶部,所述一号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右侧,所述二号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左侧,若干所述短滚筒安装在所述电动长滚筒的左侧,若干所述凹轮安装在若干所述短滚筒的内侧,若干所述凹槽开设在若干所述凹轮上,若干所述联板设置在若干所述短滚筒的外侧,所述一号输出轴安装在所述一号电机的右侧,所述第一滚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一号输出轴的右侧,所述第一皮带覆盖在所述凹轮和所述第一滚轮上,所述二号输出轴安装在所述二号电机的左侧,所述第二滚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二号输出轴的左侧,所述第二皮带覆盖在所述凹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上,所述储料箱设置
在所述短滚筒的下方,两个所述电机安放槽开设在所述储料箱底部。
[0006]优选的,所述分流下料机构的右侧安装有进料门。
[0007]优选的,所述分流下料机构的外部设置有加工中心主体。
[0008]优选的,所述加工中心主体的顶部安装有警报装置。
[0009]优选的,所述加工中心主体的前侧安装有中控。
[0010]优选的,所述加工中心主体的前侧安装有观察门,所述观察门为透明玻璃材质。
[0011]优选的,所述加工中心主体的前侧安装有急停按钮。
[0012]优选的,所述加工中心主体的顶部安装有供电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和所述加工中心主体为电连接。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中将零配件放置到电动长滚筒上方,开启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一号电机带动一号输出轴转动,一号输出轴带动第一滚轮转动,第一滚轮带动第一皮带转动,第一皮带带动右半边凹轮转动,右半边的凹轮带动右半边的短滚筒转动,左半边的短滚筒同样如此,当过小或是过短的零配件被运输到短滚筒的上方时,就会掉落到下方的储料箱内,这样便能大大提高零配件的分流效率。
[0015]2、本技术中通过安装进料门、警报装置、中控、观察门、急停按钮、供电设备,不仅能时刻观察内部的分流情况,设备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还方便操作人员将零配件添加进加工中心内,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分流下料机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储料箱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凹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加工中心主体;2、分流下料机构;201、左横杠;202、电动长滚筒;203、右横杠;204、支撑;205、支腿;206、加强筋;207、凹轮;208、底板;209、一号电机;210、联板;211、二号电机;212、第一皮带;213、第一滚轮;214、一号输出轴;215、二号输出轴;216、第二滚轮;217、第二皮带;218、储料箱;219、电机安放槽;220、凹槽;221、短滚筒;3、进料门;4、警报装置;5、中控;6、观察门;7、急停按钮;8、供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包括分流下料机构2,分流下料机构2包括左横
杠201、电动长滚筒202、右横杠203、支撑204、支腿205、加强筋206、凹轮207、底板208、一号电机209、联板210、二号电机211、第一皮带212、第一滚轮213、一号输出轴214、二号输出轴215、第二滚轮216、第二皮带217、储料箱218、电机安放槽219、凹槽220、短滚筒221,左横杠201为U型钢,右横杠203为U型钢,若干电动长滚筒202安装在左横杠201和右横杠203之间,若干电动长滚筒202均匀排布,若干支撑204固定连接在右横杠203和左横杠201的底部,若干支撑204均匀排布,若干加强筋206固定连接在支撑204下方,若干支腿205安装在支撑204的底部,若干支腿205均匀排布,底板208固定连接在加强筋206的顶部,一号电机209安装在底板208的右侧,二号电机211安装在底板208的左侧,若干短滚筒221安装在电动长滚筒202的左侧,若干凹轮207安装在若干短滚筒221的内侧,若干凹槽220开设在若干凹轮207上,若干联板210设置在若干短滚筒221的外侧,一号输出轴214安装在一号电机209的右侧,第一滚轮213固定套设在一号输出轴2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零配件加工用可自动分流下料的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下料机构(2),所述分流下料机构(2)包括左横杠(201)、电动长滚筒(202)、右横杠(203)、支撑(204)、支腿(205)、加强筋(206)、凹轮(207)、底板(208)、一号电机(209)、联板(210)、二号电机(211)、第一皮带(212)、第一滚轮(213)、一号输出轴(214)、二号输出轴(215)、第二滚轮(216)、第二皮带(217)、储料箱(218)、电机安放槽(219)、凹槽(220)、短滚筒(221);所述左横杠(201)为U型钢,所述右横杠(203)为U型钢,若干所述电动长滚筒(202)安装在所述左横杠(201)和所述右横杠(203)之间,若干所述电动长滚筒(202)均匀排布,若干所述支撑(204)固定连接在所述右横杠(203)和所述左横杠(201)的底部,若干所述支撑(204)均匀排布,若干所述加强筋(206)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204)下方,若干所述支腿(205)安装在所述支撑(204)的底部,若干所述支腿(205)均匀排布,所述底板(208)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筋(206)的顶部,所述一号电机(209)安装在所述底板(208)的右侧,所述二号电机(211)安装在所述底板(208)的左侧,若干所述短滚筒(221)安装在所述电动长滚筒(202)的左侧,若干所述凹轮(207)安装在若干所述短滚筒(221)的内侧,若干所述凹槽(220)开设在若干所述凹轮(207)上,若干所述联板(210)设置在若干所述短滚筒(221)的外侧,所述一号输出轴(214)安装在所述一号电机(209)的右侧,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千山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