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包括:拼接体设有两个且二者可拆卸连接,拼接体具有弧形面,两个弧形面能够共同限定出一上下两端开口的碗形面,碗形面的上端为大开口端,植株贯穿碗形面的上下两端,在拼接体上固定有对其进行支撑的支腿;诱虫板的一侧板面能够同时与两个弧形面紧贴并可拆卸连接,诱虫板的另一侧板面涂覆有透明的粘虫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两个拼接体,该设计便于对该诱捕装置的拆装;诱虫板同时与两个拼接体可拆卸连接,诱虫板能够吸引害虫,并且诱虫板与弧形面紧贴布置,即诱虫板能够承接从目标植株上掉落的幼虫或蛹;飞至诱虫板上的害虫或者掉落至诱虫板上的害虫幼虫均能够被粘虫胶粘住,防止害虫逃跑。跑。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设施蔬菜的种植中,蓟马、粉虱、蚜虫以及潜叶蛾等小型害虫危害日益严重,上述害虫导致植株萎蔫、褪绿,并传播多种蔬菜病毒病。
[0003]上述害虫都有从幼虫化蛹或伪蛹不动的时期,蛹从叶片掉落到植株下部老叶或地表上,有些害虫还会自主钻入植株外围的土壤中化蛹。
[0004]针对上述害虫的防治,一般使用药物或者物理灭虫的方式,药物消灭害虫较为彻底,但是其会产生农药残留等一系列问题,而现有的物理治虫的治理效果有限,虽然能够消灭一定量的成虫,但是对于处于“幼虫化蛹或伪蛹不动的时期”的害虫,不能有效治理。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害虫诱捕装置,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包括:
[0009]拼接体,所述拼接体设有两个且二者可拆卸连接,所述拼接体具有弧形面,两个所述弧形面能够共同限定出一上下两端开口的碗形面,所述碗形面的上端为大开口端,植株贯穿所述碗形面的上下两端,在所述拼接体上固定有对其进行支撑的支腿;
[0010]诱虫板,所述诱虫板的一侧板面能够同时与两个所述弧形面紧贴并可拆卸连接,所述诱虫板的另一侧板面涂覆有透明的粘虫胶。
[001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本技术通过设计两个拼接体,两个拼接体拼合后能够将目标植株限位在碗形面内侧,该设计便于对该诱捕装置的拆装;诱虫板同时与两个拼接体可拆卸连接,一方面,诱虫板能够吸引害虫,并且诱虫板与弧形面紧贴布置,即诱虫板能够承接从目标植株上掉落的幼虫或蛹,另一方面,诱虫板可根据使用情况更换;诱虫板上涂覆有粘虫胶,飞至诱虫板上的害虫或者掉落至诱虫板上的害虫幼虫均能够被粘虫胶粘住,防止害虫逃跑。
[0012]优选的,植株居中限位在两个拼接体之间,所述支腿远离所述拼接体的一端插设在土壤中。拼接体能够可靠地放置到地面上。
[0013]优选的,在一个所述拼接体上固定有多个插杆一,每个所述插杆一远离所述拼接体的一端均固定有一个球体一,在另一个所述拼接体上固定有多个弹性连接带,每个所述弹性连接带上均开设有卡接孔一,所述卡接孔一的孔径小于所述球体一的外径,所述插杆一能够插设至所述卡接孔一中。两个拼接体能够可靠连接。
[0014]优选的,在一个所述拼接体的所述弧形面上固定有诱虫灯,所述诱虫板上开设有
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中限位有所述诱虫灯。诱虫灯能够提高该诱捕装置的诱虫效果。
[0015]优选的,在所述诱虫板设有所述粘虫胶的一侧板面上粘接有性诱芯。性诱芯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诱捕装置的诱虫效果。
[0016]优选的,在所述拼接体的所述弧形面上固定有多个插杆二,所述插杆二远离所述弧形面的一端固定有球体二,所述诱虫板上开设有多个卡接孔二,所述球体二的外径大于所述卡接孔二的孔径,多个所述插杆二能够各自插设在多个所述卡接孔二中。诱虫板能够可靠地与拼接体固定。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安装在植株上的主视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是一种害虫诱捕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在图中:
[0023]1为拼接体、2为支腿、3为诱虫板、30为让位孔、31为卡接孔二、4为插杆一、5为球体一、6为弹性连接带、60为卡接孔一、7为诱虫灯、8为性诱芯、9为插杆二、10为球体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本技术通过设计两个拼接体1,两个拼接体1拼合后能够将目标植株限位在碗形面内侧,该设计便于对该诱捕装置的拆装;诱虫板3同时与两个拼接体1可拆卸连接,一方面,诱虫板3能够吸引害虫,并且诱虫板3与弧形面紧贴布置,即诱虫板3能够承接从目标植株上掉落的幼虫或蛹,另一方面,诱虫板3可根据使用情况更换;诱虫板3上涂覆有粘虫胶,飞至诱虫板3上的害虫或者掉落至诱虫板3上的害虫幼虫均能够被粘虫胶粘住,防止害虫逃跑;通过设置插杆一4、球体一5以及卡接孔一60,两个拼接体1能够可靠连接;通过设计插杆二9、球体二10以及卡接孔二31,诱虫板3能够可靠地与拼接体1连接;通过设计诱虫灯7,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提高该诱捕装置的诱虫效果;通过设计性诱芯8,该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诱捕装置的诱虫效果。
[0026]实施例
[0027]参见附图1
‑
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和部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包括:
[0028]拼接体1,塑料材质的拼接体1设有两个且二者可拆卸连接,每个拼接体1均具有一
个弧形面,两个拼接体1拼接在一起后,两个弧形面能够共同限定出一上下两端开口的碗形面,碗形面的上端为大开口端,植株贯穿碗形面的上下两端,碗形面的外轮廓足够大,确保限位在碗形面内侧的植株的叶片能够全部限位在碗形面的内侧,即植株上的虫卵能够可靠地掉落至碗形面内侧,在拼接体1上固定有对其进行支撑的支腿2,支腿2呈杆状且其远离拼接体1的一端尖锐,支腿2能够均布插入至植株外围的地面中;
[0029]诱虫板3,诱虫板3的颜色为黄色或者蓝色,不同颜色的诱虫板3对应的吸引的害虫种类也不同,诱虫板3的一侧板面能够同时与两个弧形面紧贴并可拆卸连接,诱虫板3的另一侧板面涂覆有透明的粘虫胶,飞至诱虫板3上的害虫或者掉落至诱虫板3上的虫卵均能够被粘虫胶粘住。
[0030]进一步具体的,植株居中限位在两个拼接体1之间,碗形面的下端开口口径要大于植株的主枝干外径,确保植株能够正常生长。
[0031]在一个拼接体1上固定有多个截面呈圆形的插杆一4,每个插杆一4远离拼接体1的一端均固定有一个球体一5,在另一个拼接体1上固定有多个弹性连接带6,每个弹性连接带6上均开设有卡接孔一60,卡接孔一60的孔径小于球体一5的外径,插杆一4能够插设至卡接孔一60中,由于球体一5的存在,插杆一4不会轻易地从卡接孔一60中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拼接体(1),所述拼接体(1)设有两个且二者可拆卸连接,所述拼接体(1)具有弧形面,两个所述弧形面能够共同限定出一上下两端开口的碗形面,所述碗形面的上端为大开口端,植株贯穿所述碗形面的上下两端,在所述拼接体(1)上固定有对其进行支撑的支腿(2);诱虫板(3),所述诱虫板(3)的一侧板面能够同时与两个所述弧形面紧贴并可拆卸连接,所述诱虫板(3)的另一侧板面涂覆有透明的粘虫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植株居中限位在两个拼接体(1)之间,所述支腿(2)远离所述拼接体(1)的一端插设在土壤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拼接体(1)上固定有多个插杆一(4),每个所述插杆一(4)远离所述拼接体(1)的一端均固定有一个球体一(5),在另一个所述拼接体(1)上固定有多个弹性连接带(6),每个所述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宇,王胤,苏铁,刘洋,李跃洋,王芳,胡彬,李云龙,曹金娟,张小利,吴兴彪,张爱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