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支脚,所述炉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红外加热管,所述炉体一侧外表面的下部固定安装有脱脂管,所述炉体另一侧外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防液化加热组件,所述炉体前端外表面的上部设置有炉门,所述炉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预热组件,所述炉体上端外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排胶管,且所述排胶管的一端深入到炉体内腔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通过设置的进气预热组件,增加排胶的效果,避免液化,通过设置的防液化加热组件,便于对进入到炉体内部的空气进行预热,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
[0001]本技术涉及纳电材料排胶烧结
,具体为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纳米金属颗粒的高表面能、低熔点特性,近年来国内外提出使用纳米金属烧结封装电子芯片,其中具有良好导电、导热、延展性及耐高温性能的纳米银膏被广泛用于完成高温电子器件的低温低压烧结封装,在微电子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排胶烧结一体炉为一体炉的一种,该排胶烧结一体炉是一种用于材料科学、电子与通信
的工艺实验仪器,该种仪器主要应用领域为研发、制造行业和教学方面,而该排胶烧结一体炉为新型设备在排胶时,在排出的管道中,容易液化,不便于进行排胶,容易造成残留,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具备增强排胶的效果,且便于对进入到炉体内部的空气进行预热,节约成本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支脚,所述炉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红外加热管,所述炉体一侧外表面的下部固定安装有脱脂管,所述炉体另一侧外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防液化加热组件,所述炉体前端外表面的上部设置有炉门,所述炉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预热组件,所述炉体上端外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排胶管,且所述排胶管的一端深入到炉体内腔的上部,且所述排胶管贯穿进气预热组件与防液化加热组件连接,所述排胶管包括保温箱、加热圈与温度传感器,所述防液化加热组件包括吸气管、外界新风排出管、鼓风机、外界新风进气管、螺旋导热管、过滤网与预热箱,且所述预热箱固定安装于炉体一侧外表面的上部。
[0007]优选的,所述加热圈位于保温箱的内部,且所述加热圈套接于排胶管一端的外壁,所述排胶管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套管。
[0008]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于保温箱一侧外表面的上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端伸入到保温箱的内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外接控制器。
[0009]优选的,所述鼓风机、外界新风进气管与螺旋导热管均位于预热箱的内部,所述螺旋导热管固定套接于外界新风进气管的外壁,所述排胶管的一端外表面与螺旋导热管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吸气管固定安装于预热箱下端外表面的一侧,且所述吸气管的上端
外表面与外界新风进气管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鼓风机固定安装于预热箱内腔的一端,所述外界新风排出管固定安装于鼓风机一侧外表面的中部,所述外界新风进气管固定安装于鼓风机另一侧外表面的中部,且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于外界新风进气管内腔的一端,所述外界新风排出管的一端伸入到炉体内腔的一侧。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通过设置的进气预热组件,增加排胶的效果,避免液化。
[0015]2、该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通过设置的防液化加热组件,便于对进入到炉体内部的空气进行预热,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中
[0018]进气预热组件的侧视截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中防液化加热组件的侧视截面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中保温套管与排胶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炉体;2、支脚;3、脱脂管;4、红外加热管;5、炉门;6、保温套管;7、进气预热组件;8、防液化加热组件;9、排胶管;10、保温箱;11、加热圈;12、温度传感器;13、吸气管;14、外界新风排出管;15、鼓风机;16、外界新风进气管;17、螺旋导热管;18、过滤网;19、预热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本实施例是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
[0024]如图1
‑
4所示,包括炉体1,炉体1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支脚2,炉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红外加热管4,炉体1一侧外表面的下部固定安装有脱脂管3,炉体1另一侧外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防液化加热组件8,炉体1前端外表面的上部设置有炉门5,炉体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预热组件7,炉体1上端外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排胶管9,且排胶管9的一端深入到炉体1内腔的上部,且排胶管9贯穿进气预热组件7与防液化加热组件8连接,排胶管9包括保温箱10、加热圈11与温度传感器12,防液化加热组件8包括吸气管13、外界新风排出管14、鼓风机15、外界新风进气管16、螺旋导热管17、过滤网18与预热箱19,且预热箱19固定安装于炉体1一侧外表面的上部。
[0025]加热圈11位于保温箱10的内部,且加热圈11套接于排胶管9一端的外壁,排胶管9
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套管6;温度传感器12固定安装于保温箱10一侧外表面的上部,温度传感器12的测量端伸入到保温箱10的内部,且温度传感器12外接控制器;鼓风机15、外界新风进气管16与螺旋导热管17均位于预热箱19的内部,螺旋导热管17固定套接于外界新风进气管16的外壁,排胶管9的一端外表面与螺旋导热管17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吸气管13固定安装于预热箱19下端外表面的一侧,且吸气管13的上端外表面与外界新风进气管16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鼓风机15固定安装于预热箱19内腔的一端,外界新风排出管14固定安装于鼓风机15一侧外表面的中部,外界新风进气管16固定安装于鼓风机15另一侧外表面的中部,且过滤网18固定安装于外界新风进气管16内腔的一端,外界新风排出管14的一端伸入到炉体1内腔的一侧。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文中记载的炉体1、支脚2、脱脂管3、红外加热管4与炉门5均属于现有技术,便于对纳电材料进行加工,排胶烧结一体炉具有控温稳定、能耗较低、炉膛洁净等优点,通过对热场控制,实现了在低温下的排胶、高温烧结过程中温场的均匀度,从而达到了排胶、烧结两个工序所要求的温度场均匀性,属于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申请人对此不做过多的赘述,通过设置的吸气管13,吸气管13的一端与外界尾气处理器上的气泵进行连接,便于通过设置的排胶管9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下端外表面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支脚(2),所述炉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红外加热管(4),所述炉体(1)一侧外表面的下部固定安装有脱脂管(3),所述炉体(1)另一侧外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防液化加热组件(8),所述炉体(1)前端外表面的上部设置有炉门(5),所述炉体(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预热组件(7),所述炉体(1)上端外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排胶管(9),且所述排胶管(9)的一端深入到炉体(1)内腔的上部,且所述排胶管(9)贯穿进气预热组件(7)与防液化加热组件(8)连接,所述排胶管(9)包括保温箱(10)、加热圈(11)与温度传感器(12),所述防液化加热组件(8)包括吸气管(13)、外界新风排出管(14)、鼓风机(15)、外界新风进气管(16)、螺旋导热管(17)、过滤网(18)与预热箱(19),且所述预热箱(19)固定安装于炉体(1)一侧外表面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胶的纳电材料排胶烧结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11)位于保温箱(10)的内部,且所述加热圈(11)套接于排胶管(9)一端的外壁,所述排胶管(9)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套管(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排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意,李同权,汪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升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