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85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外壳,包括壳体、顶盖和第一密封圈;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密封圈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顶盖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并压抵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顶盖上还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电子元件,包括PCB板和间隔地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多个机械按键,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每个所述机械按键的远离所述PCB板的一端穿过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以及,指示膜,设置在所述顶盖远离所述壳体的表面上,并覆盖所有的所述第二通孔。该控制器符合IP65的防护要求。控制器符合IP65的防护要求。控制器符合IP65的防护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气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程车辆市场的发展,控制器的应用环境也越来越多变。目前,为了节省成本,很多控制器的操作面板直接裸露在外,这就对控制器的防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0003]传统的控制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预留漏水孔,方便控制器在淋雨进水后可以顺利地排水。然而,壳体内部进水后,即便水被排出,但水对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增加了电子元件被腐蚀的风险,进而增加车辆电气功能异常、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因此,开发自身具有防护功能的控制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防护功能,可减少甚至杜绝进水风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
[0006]外壳,包括壳体、顶盖和第一密封圈;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密封圈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顶盖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并压抵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顶盖上还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0007]电子元件,包括PCB板和间隔地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多个机械按键,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每个所述机械按键远离所述PCB板的一端穿过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以及,
[0008]指示膜,设置在所述顶盖远离所述壳体的表面上,并覆盖所有的所述第二通孔。
[0009]可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二密封圈;
[0010]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主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主壳体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容纳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第一开口上,并压抵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端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并与所述主壳体密封连接;
[0011]所述电子元件还包括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连接于所述PCB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接件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插针和环绕所述第一插针的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一挡壁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0013]可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三密封圈;
[0014]所述主壳体上还设有环绕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容纳所述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端盖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第二开口处,并压抵所述第三密封圈,所述
第二端盖上还设有第四通孔;
[0015]所述电子元件还包括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连接于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二插接件部分地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第二插针和环绕所述第二插针的第二挡壁,所述第二挡壁部分地穿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0017]可选地,所述指示膜上设有与所述机械按键相对应的指示标记。
[0018]可选地,所述机械按键包括按键本体和按键帽,所述按键本体连接在所述PCB板上,所述按键帽设置在所述按键本体远离所述PCB板的一端。
[0019]可选地,所述顶盖上还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电子元件还包括液晶屏,所述液晶屏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且所述液晶屏与所述第五通孔对应设置;所述指示膜还覆盖所述第五通孔,且所述指示膜位于所述第五通孔处的部分被配置为透明窗口。
[0020]可选地,所述液晶屏的朝向所述PCB板的侧面上设有多个排针,所述排针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多个绝缘定位柱,所述绝缘定位柱连接所述液晶屏和所述PCB板,且多个所述绝缘定位柱围绕所述排针布置。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控制器具有如下优点:
[0023]前述的控制器包括外壳、电子元件和指示膜;所述外壳包括壳体、顶盖和第一密封圈;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密封圈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顶盖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第一通孔处,且压抵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顶盖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电子元件包括PCB板和间隔地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多个机械按键,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每个所述机械按键的远离所述PCB板的一端穿过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的外部;所述指示膜设置在所述顶盖远离所述壳体的表面上,并覆盖所有的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的设置,可以提高所述顶盖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降低水或其他液体从所述顶盖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内腔的可能性;通过所述指示膜的设置,一方面提高所述控制器的美观性,另一方面由于所述指示膜还覆盖所有所述第二通孔,其可以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外壳以外的环境进行隔离,避免水或其他液体从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内腔。
[0024]当所述主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时,通过在第一开口与第一端盖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以及在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使得相应的开口与端盖之间密封连接,避免水或其他液体从所述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处进入内腔。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26]图1是本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与图1的观察方位不同,且图2去除了外壳的一部分结构以显示内腔中的结构;
[0028]图3是本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与图2的观察
方位不同;
[0029]图4是本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爆炸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市场液晶屏与PCB板;
[0031]图6是本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绝缘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3]10

控制器,100

外壳,110

壳体,111

内腔,112

第一通孔,113

主壳体,114

第一端盖,115

第二端盖,116

第三通孔,117

第四通孔,120

顶盖,121

第二通孔,122

第五通孔,130

第一密封圈,14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壳体、顶盖和第一密封圈;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密封圈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顶盖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并压抵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顶盖上还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电子元件,包括PCB板和间隔地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多个机械按键,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每个所述机械按键远离所述PCB板的一端穿过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以及,指示膜,设置在所述顶盖远离所述壳体的表面上,并覆盖所有的所述第二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主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主壳体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容纳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第一开口上,并压抵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端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并与所述主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电子元件还包括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连接于所述PCB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接件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插针和环绕所述第一插针的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一挡壁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三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娟邓波张善睿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