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粒砌块的轻质强化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77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粒砌块的轻质强化构造,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包括上侧面、下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所述上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契合面,所述下侧面和左侧面具有与第一契合面相适配的第二契合面,所述上侧面中部延伸到下侧面中部设置有竖向通孔,所述左侧面中部延伸到右侧面中部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设置有第一加强部,所述竖向通孔设置有第二加强部,该陶粒砌块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增加承重强度以及抗震效果,进而提高砌块的使用期限,降低空心砖的破损率。损率。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粒砌块的轻质强化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粒砌块的轻质强化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专利号为CN202222921380.5,名称为一种高强度节能环保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楔形板,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与楔形板相对的侧壁开设有两个楔形槽,两个楔形板分别与两个楔形槽配合,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上端开设有多个第一沟槽,多个第一沟槽将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上端分隔成多个第一卡块,通过设置第一沟槽、第一卡块、第二沟槽和第二卡块,不仅可以增加两个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之间的摩擦力,还可以增加两个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与水泥砂浆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两个加气混凝土砌块本体之间粘合的稳定性,提高建筑质量。
[0003]上述专利中的砌块为实体砌块,而目前建筑墙体多采用空心砌块垒砌而成,空心砌块为主要施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空心砖的强度较低,在外界压力较大时,很容易导致空心砖产生变形或者断裂,进而影响空心砖的使用寿命,且砌块与砌块之间的连接强度也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粒砌块的轻质强化构造,该陶粒砌块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增加承重强度以及抗震效果,进而提高砌块的使用期限,降低空心砖的破损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粒砌块的轻质强化构造,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包括上侧面、下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所述上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契合面,所述下侧面和左侧面具有与第一契合面相适配的第二契合面,所述上侧面中部延伸到下侧面中部设置有竖向通孔,所述左侧面中部延伸到右侧面中部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设置有第一加强部,所述竖向通孔设置有第二加强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部包括多根L形钢筋和多根箍筋围合形成钢筋笼,所述L形钢筋长端部沿着横向通孔周长均匀分布,短端部分布在竖向通孔内,所述多根箍筋沿着长端部的长度均匀分布且与长端部焊接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部包括多根矩形钢筋和多个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和矩形钢筋搭设形成立体钢架,所述矩形钢筋与竖向的短端部固定焊接,所述竖向钢筋与横向的短端部固定焊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契合面包括上侧面/右侧面两侧边对称开设有凹槽,形成上侧面/右侧面中部形成矩形凸起,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契合面包括对应凹槽设置的凸块以及对应矩形凸起设置的矩形凹陷,凸块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凸块大小小于凹槽的大小。
[0010]进一步的,所述砌块实体部掺杂有钢纤维。
[0011]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内均浇筑有混凝土。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在砌块的上侧面和右侧面设置有第一契合面,下侧面和左侧面设置有第二契合面,第一契合面和第二契合面的相适配,保证了砌块之间的贴合度,以及保证了垒砌过程中横向砌块和竖向砌块之间的对齐。
[0014]2、在横向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加强部,竖向通孔内设置有第二加强部,在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内浇筑有混凝土,通过第一加强部、第二加强部以及浇筑混凝土,在提高砌块整体的强度的同时有加强了横向砌块和竖向砌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砌块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为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上侧面;2、下侧面;3、前侧面;4、后侧面;5、左侧面;6、右侧面;7、第一契合面;71、凹槽;72、矩形凸起;8、第二契合面;81、凸块;82、矩形凹陷;9、竖向通孔;10、横向通孔;11、第一加强部;111、L形钢筋;112、箍筋;12、第二加强部;121、矩形钢筋;122、竖向钢筋;13、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0]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陶粒砌块的轻质强化构造,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包括上侧面1、下侧面2、前侧面3、后侧面4、左侧面5以及右侧面6,所述上侧面1和右侧面6均设置有第一契合面7,所述下侧面2和左侧面5具有与第一契合面7相适配的第二契合面8,所述上侧面1中部延伸到下侧面2中部设置有竖向通孔9,所述左侧面5中部延伸到右侧面6中部设置有横向通孔10,所述横向通孔10设置有第一加强部11,所述竖向通孔9设置有第二加强部12。
[002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加强部11包括多根L形钢筋111和多根箍筋112围合形成钢筋笼,所述L形钢筋111长端部沿着横向通孔10周长均匀分布,短端部分布在竖向通孔9内,所述多根箍筋112沿着长端部的长度均匀分布且与短端部焊接固定。
[00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加强部12包括多根矩形钢筋121和多个竖向钢筋122,所述竖向钢筋122和矩形钢筋121搭设形成立体钢架,所述矩形钢筋121与竖向的短端部固定焊接,所述竖向钢筋122与横向的短端部固定焊接。
[002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契合面7包括上侧面1和右侧面6两侧边均对称开设有凹槽71,所述上侧面1和右侧面6中部均形成矩形凸起72,所述凹槽71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002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契合面8包括对应凹槽71设置的凸块81以及对
应矩形凸起72设置的矩形凹陷82,凸块81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凸块81大小小于凹槽71的大小。
[002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砌块实体部掺杂有钢纤维。
[002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横向通孔10和竖向通孔9内均浇筑有混凝土13。
[0027]上述改进具体为: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包括上侧面1、下侧面2、前侧面3、后侧面4、左侧面5以及右侧面6,上侧面1和右侧面6具有相同的第一契合面7,下侧面2和左侧面5具有与第一契合面7相适配的第二契合面8,第一契合面7包括上侧面1和右侧面6的两侧边均对称开设有凹槽71,凹槽71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将上侧面1和右侧面6中部均形成矩形凸起72,第二契合面8包括对应凹槽71设置的凸块81以及对应矩形凸起72设置的矩形凹陷82,凸块81形状为直角梯形,砌块左侧面5与相邻砌块的右侧面6相贴合,能够保证横向砌块之间的贴合以及对齐,凸块81的大小小于凹槽71的大小,保证水泥能够充分使凸块81与凹槽71贴合,砌块的上侧面1与相邻砌块的下侧面2相贴合,保证竖向砌块之间的贴合以及对齐,保证砌块与砌块之间贴合度以及连接的紧密度;
[0028]上侧面1中部延伸到下侧面2中部设置有竖向通孔9,左侧面5中部延伸到右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粒砌块的轻质强化构造,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包括上侧面(1)、下侧面(2)、前侧面(3)、后侧面(4)、左侧面(5)以及右侧面(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面(1)和右侧面(6)均设置有第一契合面(7),所述下侧面(2)和左侧面(5)具有与第一契合面(7)相适配的第二契合面(8),所述上侧面(1)中部延伸到下侧面(2)中部设置有竖向通孔(9),所述左侧面(5)中部延伸到右侧面(6)中部设置有横向通孔(10),所述横向通孔(10)设置有第一加强部(11),所述竖向通孔(9)设置有第二加强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砌块的轻质强化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11)包括多根L形钢筋(111)和多根箍筋(112)围合形成钢筋笼,所述L形钢筋(111)长端部沿着横向通孔(10)周长均匀分布,短端部分布在竖向通孔(9)内,所述多根箍筋(112)沿着长端部的长度均匀分布且与长端部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粒砌块的轻质强化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1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和夏磊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秦汉陶粒轻墙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