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限压阀领域,公开了板式限压阀,其包括阀体(1),阀体(1)内安装有活塞阀杆(2),活塞阀杆(2)包括上活塞(21),上活塞(21)并与阀体(1)内壁接触配合;还包括大弹簧(3),大弹簧(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塞阀杆(2)下部和阀体(1)内壁接触,阀体(1)还安装有位于上活塞(21)上方的小弹簧(4)和小弹簧座(41),小弹簧座(41)受到小弹簧(4)的作用力向下推动并密封配合在活塞阀杆(2)的上端面,活塞阀杆(2)内设有出气通道(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空间小,特别适用于结构紧凑,要求高的场合;拆卸方便,油路装配稳定;采用气体浮动结构,导向平稳,运行通畅。行通畅。行通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式限压阀
[0001]本技术涉及限压阀
,尤其涉及了板式限压阀。
技术介绍
[0002]限压阀是一种限制管路及设备内压力的元件,广泛用于车辆控制系统中,现有限压阀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进出气口采用接头连接,占用空间大,在一些空间狭小处组装困难。原有限压阀阀门开启导向不稳定,易造成阀门密封不好漏气现象。
[0003]目前,专利号为201610284492.0的技术专利,还存在结构不合理、运行易发现阻滞等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板式限压阀。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板式限压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阀体内安装有活塞阀杆,活塞阀杆包括上活塞,上活塞并与阀体内壁接触配合并将阀体内腔分割为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还包括大弹簧,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塞阀杆下部和阀体内壁接触并推动活塞阀杆向上,阀体还安装有位于上活塞上方的小弹簧和小弹簧座,小弹簧座受到小弹簧的作用力向下推动并密封配合在活塞阀杆的上端面,活塞阀杆内设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上开口与小弹簧座配合,出气通道的下开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0007]作为优选,阀体内设有安装孔,活塞阀杆与安装孔内间隙配合并沿安装孔上下移动,活塞阀杆还包括下活塞,下活塞位于安装孔下方并与阀体内壁接触配合,上活塞位于安装孔上方。
[0008]作为优选,阀体上部固装有端盖,端盖通过端盖密封圈与阀体密封配合,端盖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槽,小弹簧和小弹簧座安装在安装槽内并实现上下移动。
[0009]作为优选,小弹簧座的下端面设有小弹簧密封圈,小弹簧密封圈与出气通道的上开口边缘密封配合。
[0010]作为优选,上活塞上设有上密封圈,上密封圈与阀体内壁形成通气通道壁面密封配合。
[0011]作为优选,下活塞的侧壁设有下密封圈,下密封圈与阀体下部的内壁密封配合。
[0012]作为优选,下活塞的下端设有定位凸台,大弹簧与定位凸台配合。
[0013]作为优选,阀体的下部还固装有安装套筒,大弹簧安装在安装套筒内。
[0014]作为优选,安装套筒的下端设有螺纹孔,还包括调节螺钉,调节螺钉通过螺纹孔向上伸入安装套筒内,调节螺钉的上端设有安装座,大弹簧的下端与安装座接触配合。
[0015]作为优选,阀体上还设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塞,阀体上还设有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塞。
[0016]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安装空间小,
特别适用于结构紧凑,要求高的场合;拆卸方便,油路装配稳定;活塞采用浮动式端面及径向导向,阀口开启闭合稳定;油路与气路板连通,结构紧凑,易实现各系统的集成化;采用气体浮动结构,导向平稳,运行通畅。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技术的部分构示意图Ⅰ。
[0019]图3是技术的部分构示意图Ⅱ。
[0020]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阀体、2—活塞阀杆、3—大弹簧、4—小弹簧、5—端盖、6—调节螺钉、101—进气腔、102—出气腔、11—进气口、12—出气口、13—安装孔、14—安装套筒、15—进气塞、16—出气塞、20—出气通道、21—上活塞、22—下活塞、211—上密封圈、221—下密封圈、222—定位凸台、41—小弹簧座、42—小弹簧密封圈、51—密封圈、52—安装槽、61—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板式限压阀,如图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上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阀体1内安装有活塞阀杆2,活塞阀杆2包括上活塞21,上活塞21并与阀体1内壁接触配合并将阀体内腔分割为分别与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连通的进气腔101和出气腔102;还包括大弹簧3,大弹簧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塞阀杆2下部和阀体1内壁接触并推动活塞阀杆2向上,阀体1还安装有位于上活塞21上方的小弹簧4和小弹簧座41,小弹簧座41受到小弹簧4的作用力向下推动并密封配合在活塞阀杆2的上端面,活塞阀杆2内设有出气通道20,出气通道20的上开口与小弹簧座41配合,出气通道20的下开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0024]阀体1内设有安装孔13,活塞阀杆2与安装孔13内间隙配合并沿安装孔13上下移动,活塞阀杆2还包括下活塞22,下活塞22位于安装孔13下方并与阀体1内壁接触配合,上活塞21位于安装孔13上方。
[0025]阀体1上部固装有端盖5,端盖5通过端盖密封圈51与阀体1密封配合,端盖5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槽52,小弹簧4和小弹簧座41安装在安装槽52内并实现上下移动。
[0026]小弹簧座41的下端面设有小弹簧密封圈42,小弹簧密封圈42与出气通道20的上开口边缘密封配合。
[0027]上活塞21上设有上密封圈211,上密封圈211与阀体1内壁形成通气通道壁面密封配合。
[0028]下活塞22的侧壁设有下密封圈221,下密封圈221与阀体1下部的内壁密封配合。
[0029]下活塞22的下端设有定位凸台222,大弹簧3与定位凸台222配合。
[0030]当压缩空气从气路板进入进气口11时,在进气腔101压力小于小弹簧4的弹簧力时,上活塞21被向上顶起并与阀体1内壁之间间隙打开,压缩气体经过上活塞21与阀体1之间的间隙进入出气腔102并通过出气口12排除,如图2;同时部分气体通过安装孔13与活塞阀杆2之间的间隙流入阀体1下部并积蓄在下活塞22与阀体1下部内壁之间腔体中,当该腔
体压缩空气压力逐渐增大并超过打弹簧3的开启压力时,大活塞3带动活塞阀杆2向下移动,关闭上活塞21与阀体之间的间隙。当出气口12压力高于小弹簧3的开启压力时,出气口12气体推开小弹簧3向上并使出气通道20打开,将腔内气体排入大气,如图3。综上所述,经过进气口11的高压压缩空气,通过本结构后,压力降到某一稳定值,持续给出气口12供气。
[0031]实施例2
[0032]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阀体1的下部还固装有安装套筒14,大弹簧3安装在安装套筒14内。
[0033]安装套筒14的下端设有螺纹孔,还包括调节螺钉6,调节螺钉6通过螺纹孔向上伸入安装套筒14内,调节螺钉6的上端设有安装座61,大弹簧3的下端与安装座61接触配合。
[0034]通过调节螺钉6的设置,能改变大弹簧3的压缩程度,从而调节出气口12的恒定输出气压。
[0035]实施例3
[0036]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阀体1上还设有与进气腔101连通的进气塞15,阀体1上还设有与出气腔102连通的出气塞16。
[0037]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板式限压阀,包括阀体(1),阀体(1)上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其特征在于:阀体(1)内安装有活塞阀杆(2),活塞阀杆(2)包括上活塞(21),上活塞(21)并与阀体(1)内壁接触配合并将阀体内腔分割为分别与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连通的进气腔(101)和出气腔(102);还包括大弹簧(3),大弹簧(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塞阀杆(2)下部和阀体(1)内壁接触并推动活塞阀杆(2)向上,阀体(1)还安装有位于上活塞(21)上方的小弹簧(4)和小弹簧座(41),小弹簧座(41)受到小弹簧(4)的作用力向下推动并密封配合在活塞阀杆(2)的上端面,活塞阀杆(2)内设有出气通道(20),出气通道(20)的上开口与小弹簧座(41)配合,出气通道(20)的下开口与外界大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内设有安装孔(13),活塞阀杆(2)与安装孔(13)内间隙配合并沿安装孔(13)上下移动,活塞阀杆(2)还包括下活塞(22),下活塞(22)位于安装孔(13)下方并与阀体(1)内壁接触配合,上活塞(21)位于安装孔(13)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限压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上部固装有端盖(5),端盖(5)通过端盖密封圈(51)与阀体(1)密封配合,端盖(5)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槽(52),小弹簧(4)和小弹簧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昌,王超,陈飞,姜莉媛,江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