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艳红专利>正文

可调整针头角度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27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即可调整针头角度注射针。包括中空的控制手柄,控制手柄前端连接中空的医用塑料软管,控制手柄后端口穿入注射针主体,控制手柄与注射针主体通过二者后方插扣与插槽插接在一起,注射针主体前端是固定在外鞘管内的注射针针头,后端是注射针注液口其特征在于外鞘管前端头外壁连接有导丝,导丝后端头连接有拉环手柄,控制手柄上后端部外壁穿过横向顶丝。所述的导丝外面包裹有保护软管,保护软管从外鞘管前端一直延伸到注射针主体后端。具有可以对特殊位置进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手术,降低了手术时间和风险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整针头角度注射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即可调整针头角度注射针。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内镜下粘膜剥离手术,通过内镜观察后,找到病变粘膜位置后对其染色,然后在病变粘膜周围选取注射位置,内镜中进入注射针扎入病变粘膜周围选取的注射位置,注射粘膜下注射液,分离粘膜层与固有肌层,形成粘膜下液体垫层,进而对病变粘膜进行剥离。现有注射针结构见图1控制手柄1与注射针主体2部分,以往注射针包括中空的控制手柄1,控制手柄1前端固定连接医用塑料软管(防止注射针划伤内镜),控制手柄1后端口穿过注射针主体2,注射针主体2一端是注射针注液口3,另一端是注射针针头6,控制手柄1与注射针主体2通过二者后方插扣4与插槽5插接在一起(插扣4与插槽5插接及分离属于现有技术,通用注射针市面有售,如南京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的南京微创牌一次性内窥镜用注射针),注射针针头6从医用塑料软管8中伸出,施针,注射注射液。其缺点是现有注射针只能随着内镜的朝向进行出针,不能在出针后再改变方向,在一些特殊位置的如十二指肠球后壁、结肠袋肛侧,乙状结肠,肝区,脾区等弯曲部,注射针注射注射液前施针时,无论怎么调整内镜角度,注射针的施针角度都不够,无法在病变粘膜附近注射注射液,形成液体垫层,增加手术时间风险和时间,甚至导致特殊位置的内镜下粘膜剥离手术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降低手术时间和风险,使特殊位置内镜下粘膜剥离手术可以顺利进行的可调整针头角度注射针。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可调整针头角度注射针,包括中空的控制手柄,控制手柄前端连接中空的医用塑料软管,控制手柄后端口穿入注射针主体,控制手柄与注射针主体通过二者后方插扣与插槽插接在一起,注射针主体前端是固定在外鞘管内的注射针针头,后端是注射针注液口,其特征在于外鞘管前端头外壁连接有导丝,导丝后端头连接有拉环手柄,控制手柄上后端部外壁穿过横向顶丝。
[0005]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所述的导丝外面包裹有保护软管,保护软管从外鞘管前端一直延伸到注射针主体后端。
[0006]本技术的优点是:1、增加与外鞘管前端头外壁连接的拉环手柄牵引的导丝,使注射针针头可以调整角度,达到可注射的角度时,通过横向顶丝对导丝进行固定,进而固定注射针角度,可以对特殊位置进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手术,降低了手术时间和风险。
[000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见图1,零部件名称如下:控制手柄1,注射针主体2,注射针注液口3,插扣4,插槽5,注射针针头6,外鞘管7,医用塑料软管8,导丝9,保护软管10,横向顶丝12。
[0010]参见图1,图1中外鞘管7前端和横向顶丝12位置是本技术局部抛面图。
[0011]参见图1,可调整针头角度注射针,包括中空的控制手柄1,控制手柄1前端连接中空的医用塑料软管8,控制手柄1后端口穿入注射针主体2,注射针主体2与控制手柄1通过二者后方插扣4与插槽5插接在一起(图1中是插扣4与插槽5离开状态,此时注射针针头6在塑料软管8内,当注射针针头6通过内镜到达注射位置后插扣4与插槽5插接,注射针针头6及外鞘管7前端伸出塑料软管8),注射针主体2前端是固定在外鞘管7内的注射针针头6,后端是注射针注液口3,外鞘管7前端头外壁连接有导丝9,导丝9外面包裹有保护软管10,保护软管10从外鞘管7前端一直延伸到注射针主体后端,导丝9后端头连接有拉环手柄11,通过拉拽拉环手柄11可以使外鞘管7前端头抬起,拉拽距离越长,外鞘管7前端头抬起角度越大,外鞘管7前端头与注射针针头6连接,所以注射针针头6调整的角度就越大。控制手柄1上后端部外壁穿过横向顶丝12,拧紧横向顶丝12可以将导丝固定到注射针主体2上,将注射针针头6角度固定,对特殊位置进行施针,进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手术。
[0012]使用方法如下:
[0013]1、将内镜送到特殊位置病变粘膜附近施针最佳位置。
[0014]2、将注射针主体2进入控制手柄1和医用塑料软管8,注射针针头6不漏出医用塑料软管8。
[0015]3、手持控制手柄1将注射针针头6通过内镜送到病变粘膜附近。
[0016]4、插扣4和插槽5插接固定,使注射针针头6及外鞘管7前端从医用塑料软管8中伸出。
[0017]5、观察注射针针头6是否可以注射,如果注射角度不够,拉拽拉环手柄11牵引导丝9,调整注射针针头6的角度,直到确定注射针针头6可以刺入特殊位置病变粘膜附近选取的注射位置,拧紧横向顶丝12将导丝9固定到注射针主体2上,将注射针针头6角度固定,对选取的注射位置进行施针,通过注射针注液口3注射注射液,进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手术。
[0018]上面描述,只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整针头角度注射针,包括中空的控制手柄(1),控制手柄(1)前端连接中空的医用塑料软管(8),控制手柄(1)后端口穿入注射针主体(2),控制手柄(1)与注射针主体(2)通过二者后方插扣(4)与插槽(5)插接在一起,注射针主体(2)前端是固定在外鞘管(7)内的注射针针头(6),后端是注射针注液口(3),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艳红艾贵奇
申请(专利权)人:邵艳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