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屏触控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705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触摸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电容式触摸屏触摸板包括布置在基板上的透明的第一组导电膜线和透明的第二组导电膜线,第二组导电膜线被第一组导电膜线分割而分段设置,绝缘膜线设置在第一组导电膜线下方,在绝缘膜线的下方设置第三组导电膜线,在第一组导电膜线的最窄处设置第四组导电膜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组导电膜线的最窄处设置第四组导电膜线,极大的减小了第一组导电膜线的电阻,同时采用低电阻的第三组导线膜线将第二组导电膜线桥接起来,极大的减小了第二组导电膜线的电阻,有效的降低了第一组导电膜线和第二组导电膜线的电阻,降低了两者的电阻差,提高了触摸屏的触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控板改良方案。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中所示,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控板的走线一般呈X方向(水平方 向)和Y方向(垂直方向)交叉形式,并且X方向的导电膜线12和Y方向的导电膜线11呈 菱形(或六边形等),为了隔离X方向的导电膜线12和Y方向的导电膜线11,在导电膜线 11、12的交叉处,两条导电膜线之间设置了绝缘膜线16,这样,X方向的导电膜线12就被Y 方向的导电膜线11分割成数段,然后用导电膜线13将被分离的X方向的导电膜线12—一 联接起来,导电膜线13通过绝缘膜线16与Y方向导电膜线11进行绝缘,导电膜线13的宽 度小于绝缘膜线16的宽度,导电膜线13的长度大于绝缘膜线16的长度,这样,导电膜线13 就将被Y方向导电膜线11分隔开来的X方向导电膜线12桥接起来。上述的现有的电容式 触摸屏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X方向的导电膜线12和Y方向的导电膜线11的电阻不一致, 这是因为Y方向相邻两个菱形之间的连线较细,导致Y方向的导电膜线11的电阻远大于X 方向的导电膜线12的电阻;而X方向和Y方向导电膜线电阻不一致,会降低触摸屏的触控 性能,一般来说,触控芯片要求单条导电膜线的电阻小于10千欧,大于10千欧,触控芯片触 控性能下降;由于X方向和Y方向电阻不一致,电容式触摸屏的尺寸也受到限制,因为尺寸 越大,导线会越长,电阻也会越大,这会大大降低触摸屏的触控性能,甚至导致触控性能失 去。图1、图2中所示的屏蔽用导电膜15和基板17属于触摸屏领域非常公知的技术,在此 不作赘述。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控板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电容式触摸屏触控板的X方向和Y方向电阻相差太大的技术缺陷。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触摸板包括布置在基板上的第 一组导电膜线和第二组导电膜线,其中第一组导电膜线为连续的透明导电膜线,第二组导 电膜线被第一组导电膜线分割而分段设置,在第一组导电膜线和第二组导电膜线交叉处设 置绝缘膜线,绝缘膜线设置在第一组导电膜线下方,在绝缘膜线的下表面设置第三组导电 膜线,所述第三组导电膜线将分段设置的第二组导电膜线进行联接,在第一组导电膜线的 最窄处设置第四组导电膜线。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背面设置屏蔽干扰信号的透明导电膜。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组导电膜线和第四组导电膜线形成“T”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组导线膜线为低电阻导电膜线,其宽度小于绝缘膜线的宽度, 其长度大于绝缘膜线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导电膜线设置在基板的垂直方向,所述第二组导电膜线设置在基板的水平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组导电膜线与第三组导电膜线为同一种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组导电膜线设置在第一组导电膜线上且距离第一组导电膜线最窄处的距离为IOum至2mm的范围内。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触控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步骤a,在基板正面镀上低电阻导电膜;步骤b,光刻低电阻导电膜,刻蚀出第三组导电膜线和第四组导电膜线;步骤C,在基板的正面涂覆一层绝缘膜;步骤d,光刻绝缘膜线,绝缘膜线覆盖在第三组导电膜线上,第三组导电膜线的两 端超出绝缘膜线的范围;步骤e,在基板上的正面(有绝缘膜的那一面)镀上一层透明导电膜,光刻此透明 导电膜,刻蚀出第一组导电膜线和第二组导电膜线,使得第二组导电膜线与第三组导电膜 线相连接在一起,并使得第一组导电膜线的最窄处与第四组导电膜线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f 在基板的背面镀上一层透明导电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在第一 组导电膜线的最窄处设置第四组导电膜线,极大的减小了第一组导电膜线的电阻,同时采 用低电阻的第三组导线膜线将第二组导电膜线桥接起来,有效的降低了第一组导电膜线和 第二组导电膜线的电阻,同时也降低了两者的电阻差,提高了触摸屏的精度和触控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电容触摸屏的布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剖面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容触摸屏的布线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处剖面结构图;图5是图3中B-B处剖面结构图;图6是桥接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结合参见图3、图4、图5中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触摸板包 括布置在基板37上Y方向(垂直方向)的第一组导电膜线31和X方向(水平方向)的第 二组导电膜线32,Y方向的第一组导电膜线31为连续的透明导电膜线,X方向的第二组导 电膜线32被第一组导电膜线31分割而分段设置。在第一组导电膜线31和第二组导电膜 线32交叉处设置绝缘膜线36,绝缘膜线36设置在第一组导电膜线31的下方,即第一组导 电膜线31从绝缘膜线36的上方通过;在绝缘膜线36的下方,采用低电阻的第三组导电膜 线33将分段设置的第二组导电膜线32沿X方向联接起来,使第二组导电膜线32成为连续的膜线,第三组导电膜线33设置在绝缘膜线36下方,并横跨绝缘膜线36 ;在第一组导电膜 线31的最窄处的下方再设置一层低电阻且透明的第四组导电膜线34。在基板37的背面设 置透明导电膜35,用于屏蔽干扰信号。第三组导电膜线33和第四组导电膜线34形成类似 “T”型的结构。结合参照图6中所示,第一组导电膜线31和第二组导电膜线32的交叉点位置(也 就是第三组导电膜线33的位置)设置在第一组导电膜线31上方距离最窄处的距离L为 IOum至2mm的范围内。第三组导电膜线33起到桥接第二组导电膜线32的作用,也大大降低第二组导电 膜线32的电阻。第三组导电膜线33可以是一层导电膜,也可以是多层导电膜;可以是金 属膜,也可以是金属氧化膜;也可以是非金属膜,也可以是非金属氧化膜;可以是透明的膜 层,也可以是不透明的膜层。第三组导线膜线33的宽度小于绝缘膜线36的宽度,第三组导 线膜线33的长度大于绝缘膜线36的长度,以此将第二组导电膜线32桥接起来。第四组导电膜线34也大大降低第一组导电膜线31的电阻。第四组导电膜线34 可以是一层导电膜,也可以多层导电膜;可以是金属膜,也可以是金属氧化膜;也可以是非 金属膜,也可以非金属氧化膜;可以是透明的膜层,也可以是不透明的膜层。优选的,第四组 导电膜线34与第三组导电膜线33为同一种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触控板的制作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1、在基板37正面镀上低电阻导电膜(可以是单层导电膜,也可以多层导电 膜;可以是金属膜,也可以是金属氧化膜;也可以是非金属膜,也可以非金属氧化膜;可以 是透明的膜层,也可以是不透明的膜层);步骤42、光刻低电阻导电膜,刻蚀出第三组导电膜线33和第四组导电膜线34 ;步骤43、在基板37的正面(第三组导电膜线33和第四组导电膜线34的同一面)涂覆一层绝缘膜;步骤44、光刻绝缘膜线36,绝缘膜线36覆盖在第三组导电膜线33上,第三组导电 膜线33的两端超出绝缘膜线36的范围;步骤45、在基板37上的正面(有绝缘膜的那一面)镀上一层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触摸板,包括布置在基板上的第一组导电膜线和第二组导电膜线,其中第一组导电膜线为连续的透明导电膜线,透明的第二组导电膜线被第一组导电膜线分割而分段设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组导电膜线和第二组导电膜线交叉处设置绝缘膜线,绝缘膜线设置在第一组导电膜线下表面,在绝缘膜线的下表面设置第三组导电膜线,所述第三组导电膜线将分段设置的第二组导电膜线进行联接,在第一组导电膜线的最窄处的下表面设置第四组导电膜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伏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