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91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架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右两端内部均开设有第一伸缩槽,所述主套杆前端设有前防撞板,所述侧护板后端均设有副套杆,所述副套杆后端设有后防撞板,所述前防撞板及后防撞板内端均开设有第二伸缩槽,通过前防撞板、底板以及后防撞板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目前的多数新能源汽车的车架结构还是沿用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车架结构,而由于发动机舱内没有发动机作为缓冲区只有防撞梁,在碰撞中防撞梁容易直接产生形变破坏电池组引起自燃,影响车内人员人生安全的问题,极大的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防撞性能,具有不错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车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使用电池组作为动力输出的汽车,汽车结构分为承载式与非承载式两种,新能源汽车多为非承载式车身,车架分为底盘与车身壳体,电池组多数设置在底盘,不过目前的大多数新能源汽车车架的防撞性能还具有一些不足对电池组的保护不够好,有待进一步提升。
[0003]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实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的多数新能源汽车的车架结构还是沿用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车架结构,而由于发动机舱内没有发动机作为缓冲区只有防撞梁,在碰撞中防撞梁容易直接产生形变破坏电池组引起自燃,影响车内人员人生安全,并且目前多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为了方便检修都是铺装在底盘上,而传统车架底盘由于没有电池组的设置因此侧向防护性能不够高,没有缓冲结构很容易在轻微碰撞时就造成电池组受到挤压而损坏。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右两端内部均开设有第一伸缩槽,所述底板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电池仓,所述底板顶端位于电池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板顶端位于电池仓左右两端均设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前端均设有主套杆,所述主套杆前端设有前防撞板,所述侧护板后端均设有副套杆,所述副套杆后端设有后防撞板,所述前防撞板及后防撞板内端均开设有第二伸缩槽,所述前防撞板及后防撞板内端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杆。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从动杆共设有四组,所述第一从动杆内端均位于第一伸缩柱内,所述第一伸缩柱均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槽内。
[0008]进一步设置,四组所述第一伸缩柱上均套装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从动杆外端均套装有第一弹簧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外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弹簧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内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柱。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副套杆共设有两组,所述副套杆前端均套装于主套杆内,所述主套杆后端均套装于侧护板内。
[0010]进一步设置,两组所述侧护板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均位于限位槽内。
[0011]进一步设置,两组所述主套杆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组所述副套杆后端同样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端均与第二从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杆内端均
位于第二伸缩柱内,所述第二从动杆外端均套装有第二弹簧减震器。
[0012]进一步设置,四组所述第二伸缩柱均固定连接于第二伸缩槽内,所述第二伸缩柱上均套装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外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减震器,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内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二伸缩柱。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通过前防撞板、底板以及后防撞板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目前的多数新能源汽车的车架结构还是沿用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车架结构,而由于发动机舱内没有发动机作为缓冲区只有防撞梁,在碰撞中防撞梁容易直接产生形变破坏电池组引起自燃,影响车内人员人生安全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前部或后部受到撞击时,前防撞板及后防撞板受到撞击进行移动,此时四组第一从动杆均被撞击力带动向第一伸缩柱内移动,第一减震弹簧均被带动收缩对撞击动能进行吸收对底板内部的电池组提供稳定保护,整体结构简单稳定,极大的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防撞性能,具有不错的实用性。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通过侧护板、主套杆以及副套杆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目前多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为了方便检修都是铺装在底盘上,而传统车架底盘由于没有电池组的设置因此侧向防护性能不够高,没有缓冲结构很容易在轻微碰撞时就造成电池组受到挤压而损坏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左右两侧受到撞击时,侧护板被撞击力带动向内侧移动从而带动主套杆以及副套杆进行移动,此时第二从动杆被带动向第二伸缩柱内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减震弹簧收缩对撞击动能进行吸收对电池组提供稳定的侧向防撞保护,两组侧护板与前防撞板及后防撞板之间相互配合极大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防撞性能,增强了新能源车架的稳固性且不影响人员对电池组进行检修维护,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前防撞板;2、主套杆;3、侧护板;4、底板;5、电池仓;6、副套杆;7、后防撞板;8、第一从动杆;9、第一减震弹簧;10、第一伸缩柱;11、第一伸缩槽;12、第二伸缩柱;13、第二从动杆;14、第二伸缩槽;15、连接块;16、第二减震弹簧;17、限位槽;18、限位杆;19、第一弹簧减震器;20、第二弹簧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包括底板4,底板4左右两端内部均开设有第一伸缩槽11,底板4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电池仓5,底板4顶端位于电池仓5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7,底板4顶端位于电池仓5左右两端均设有侧护板3,侧护板3前端均
设有主套杆2,主套杆2前端设有前防撞板1,侧护板3后端均设有副套杆6,副套杆6后端设有后防撞板7,前防撞板1及后防撞板7内端均开设有第二伸缩槽14,前防撞板1及后防撞板7内端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杆8。
[0024]如图2所示,第一从动杆8共设有四组,第一从动杆8内端均位于第一伸缩柱10内,第一伸缩柱10均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槽11内。
[0025]如图2所示,四组第一伸缩柱10上均套装有第一减震弹簧9,第一从动杆8外端均套装有第一弹簧减震器19,第一减震弹簧9外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弹簧减震器19,第一减震弹簧9内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柱10。
[0026]实施中,通过前防撞板1、底板4以及后防撞板7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目前的多数新能源汽车的车架结构还是沿用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车架结构,而由于发动机舱内没有发动机作为缓冲区只有防撞梁,在碰撞中防撞梁容易直接产生形变破坏电池组引起自燃,影响车内人员人生安全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前部或后部受到撞击时,前防撞板1及后防撞板7受到撞击进行移动,此时四组第一从动杆8均被撞击力带动向第一伸缩柱10内移动,第一减震弹簧9均被带动收缩对撞击动能进行吸收对底板4内部的电池组提供稳定保护,整体结构简单稳定,极大的提升了新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新能源车架,包括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左右两端内部均开设有第一伸缩槽(11),所述底板(4)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电池仓(5),所述底板(4)顶端位于电池仓(5)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底板(4)顶端位于电池仓(5)左右两端均设有侧护板(3),所述侧护板(3)前端均设有主套杆(2),所述主套杆(2)前端设有前防撞板(1),所述侧护板(3)后端均设有副套杆(6),所述副套杆(6)后端设有后防撞板(7),所述前防撞板(1)及后防撞板(7)内端均开设有第二伸缩槽(14),所述前防撞板(1)及后防撞板(7)内端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杆(8),所述第一从动杆(8)共设有四组,所述第一从动杆(8)内端均位于第一伸缩柱(10)内,所述第一伸缩柱(10)均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槽(11)内,四组所述第一伸缩柱(10)上均套装有第一减震弹簧(9),所述第一从动杆(8)外端均套装有第一弹簧减震器(19),所述第一减震弹簧(9)外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弹簧减震器(19),所述第一减震弹簧(9)内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曲浩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银海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