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686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包括:基座,成开口盒状,固定在模拟人胸腔骨架上,开口朝向模拟人胸腔侧;弹性材质的气囊,成开口盒状,倒扣在基座上,将基座开口封闭;所述气囊内侧与基座外侧面无缝连接;气囊与基座形成容置腔体;可穿刺的内导电层,设置在气囊底部外表面;可穿刺的绝缘层,设置在内导电层的外表面;可穿刺的外导电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表面;所述内导电层和外导电层被绝缘层分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模拟战伤导致的气胸和血胸病症,并在正确的救援后消除气胸和血胸病症,实现救援训练的目的。实现救援训练的目的。实现救援训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拟人体器官损伤状态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战伤救援是战士必学科目,可以有效减少或减轻人员的伤亡,有理论学习以及实践操作,实践操作一般在模拟人身上进行,模拟对应项目的救援训练。
[0003]当外力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形成气胸,气胸属于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将气胸内部气体排出。
[0004]血胸是指全血积存在胸腔内,又称胸膜腔积血,胸腔积血,绝大多数血胸是因穿透性或钝性胸部创伤引起,非创伤性血胸很少见。如果积血量较多,需尽早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净积血,促使肺复张。
[0005]模拟战伤导致的气胸和血胸疾病时需要模拟人的胸腔可以模拟气胸和血胸的伤情状态,如胸部微凸起以及胸部内有积蓄的气体或模拟血液的液体。而目前的战伤救援模拟人不具备模拟血胸和气胸伤情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可以模拟战伤导致的气胸和血胸病症,并在正确的救援后消除气胸和血胸病症,实现救援训练的目的。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包括:
[0009]基座,成开口盒状,固定在模拟人胸腔骨架上,开口朝向模拟人胸腔侧;
[0010]弹性材质的气囊,成开口盒状,倒扣在基座上,将基座开口封闭;所述气囊内侧与基座外侧面无缝连接;气囊与基座形成容置腔体;
[0011]可穿刺的内导电层,设置在气囊底部外表面;
[0012]可穿刺的绝缘层,设置在内导电层的外表面;
[0013]可穿刺的外导电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表面;所述内导电层和外导电层被绝缘层分隔。
[0014]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
[0015]固定座,成开口盒状,开口端面倾斜于固定座的轴线,开口端指向模拟人胸腔骨架;
[0016]若干固定耳板,与固定座的外壁固接,所述固定耳板上设有供螺钉穿过的穿孔;
[0017]腔体座,成开口盒状,开口朝向模拟人胸腔侧;所述腔体座的底部与固定座的底部固接在一起;
[0018]两条环形凸起,平行并列的设置在腔体座的外表面上;所述环形凸起的轴线与腔体座的轴线共线;所述气囊的外套在腔体座上,与环形凸起相互弹性挤压密封。
[0019]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座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起颗粒,若干凸起颗粒位于两条环形凸起之间。
[0020]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凸起颗粒成两排设置,每排上的凸起颗粒相互均间隔设置;所述凸起颗粒成圆台形,下底面与腔体座的外壁固接;所述凸起颗粒的轴线与腔体座的轴线相交。
[0021]进一步地,两条所述环形凸起分别为第一凸起环和第二凸起环;所述第一凸起环的环面与腔体座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第二凸起环的外径大于第一凸起环的外径;所述气囊的侧壁将第一凸起环包裹,端面与第二凸起环相抵。
[0022]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凸起匹配的环形卡嵌槽;所述气囊的外侧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正对于第一凸起环和第二凸起环之间。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环形卡箍,外套在环形凹槽内,将气囊向第一凸起环和第二凸起环之间的腔体座表面挤压。
[0024]进一步地,所述内导电层和外导电层均采用导电海绵制作;
[0025]所述绝缘层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折板,所述折板弯折后紧贴气囊的外表面;所述绝缘层、折板均采用绝缘海绵制作;
[0026]所述内导电层、外导电层、绝缘层、折板均通过弹性粘胶与其他部件连接固定。
[0027]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与内导电层之间还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具有吸水性。
[0028]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侧壁设有对导线固定和限位的耳环以及与容置腔体内部连通的接头。
[002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30]1、基座与模拟人胸腔骨架固定,将气胸和血胸设置在人体胸腔对应位置,模拟较为真实的伤情部位,弹性气囊与基座形成的容置腔体可以容置气体或液体,并使得气囊上鼓,从而形成气胸和血胸后胸部凸起的伤情状态,并且在穿刺排出气体或者液体后气囊回缩,胸部回复正常不再凸起,整个模拟更为真实。
[0031]2、内导电层以及外导电层形成导电回路,用于检测穿刺针是否插对位置,训练救援时伤情位置的判断。
[0032]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33]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34]图1为实施例中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分别设置气胸装置和血胸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35]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图2中A

A剖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图2中C

C剖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图5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0]图7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8为实施例中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分别设置气胸装置和血胸装置外露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0042]图9为实施例中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分别设置气胸装置和血胸装置置入模拟人胸腔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3]图10为实施例中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分别设置气胸装置和血胸装置置入模拟人胸腔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中:11.固定座;12.固定耳板;13.腔体座;14.凸起颗粒;15.第一凸起环;16.第二凸起环;2.气囊;21.环形卡嵌槽;22.环形凹槽;3.内导电层;4.绝缘层;41.折板;5.外导电层;6.容置腔体;7.耳环;8.接头;9.环形卡箍;10.绝缘板;100.模拟人胸腔骨架;200.肋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6]实施例:
[0047]如图1至图7所示,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分别设置气胸装置和血胸装置,血胸和气胸装置(血胸装置位于图右侧、气胸装置位于图左侧)具体的包括如下:
[0048]基座,成开口盒状,固定在模拟人胸腔骨架100上,开口朝向模拟人胸腔侧;
[0049]弹性材质的气囊2,成开口盒状,倒扣在基座上,将基座开口封闭;所述气囊2内侧与基座外侧面无缝连接;气囊2与基座形成容置腔体6;
[0050]可穿刺的内导电层3,设置在气囊2底部外表面;
[0051]可穿刺的绝缘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成开口盒状,固定在模拟人胸腔骨架上,开口朝向模拟人胸腔侧;弹性材质的气囊,成开口盒状,倒扣在基座上,将基座开口封闭;所述气囊内侧与基座外侧面无缝连接;气囊与基座形成容置腔体;可穿刺的内导电层,设置在气囊底部外表面;可穿刺的绝缘层,设置在内导电层的外表面;可穿刺的外导电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表面;所述内导电层和外导电层被绝缘层分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固定座,成开口盒状,开口端面倾斜于固定座的轴线,开口端指向模拟人胸腔骨架;若干固定耳板,与固定座的外壁固接,所述固定耳板上设有供螺钉穿过的穿孔;腔体座,成开口盒状,开口朝向模拟人胸腔侧;所述腔体座的底部与固定座的底部固接在一起;两条环形凸起,平行并列的设置在腔体座的外表面上;所述环形凸起的轴线与腔体座的轴线共线;所述气囊的外套在腔体座上,与环形凸起相互弹性挤压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座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起颗粒,若干凸起颗粒位于两条环形凸起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战伤救援模拟人模拟气血胸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凸起颗粒成两排设置,每排上的凸起颗粒相互均间隔设置;所述凸起颗粒成圆台形,下底面与腔体座的外壁固接;所述凸起颗粒的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炜锋谭皓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军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