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室异物清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65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腔室异物清除器,包括夹取钳,所述夹取钳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留有缝隙,缝隙中固定有平行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套管,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设置有吸取器;缝隙中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探视装置,所述探视装置包括照明灯、摄像头和外部显示屏,所述摄像头通过蓝牙与外部显示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颌窦钳难以快速准确地取出上颌窦内的异物,导致手术效率和成功率较低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室异物清除器


[0001]本技术涉及夹持式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腔室异物清除器。

技术介绍

[0002]上颌窦为上颌骨体内的锥形空腔,窦壁为骨质,大部分为薄的密质骨板,内稍有松质骨,最薄的地方只有密质骨。窦壁直接被覆粘膜,支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血管、神经,通行于骨内牙槽管之中或粘膜下。
[0003]关于上颌窦的手术在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通常是采用夹持器械取出上颌窦中的异物,公开号为CN21294044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上颌窦钳及牙椅,包括钳体、夹持机构和控制机构,还包括有用于照明的光纤和/或用于清理的管道,该上颌窦钳在探入深处时仍能依靠自身的照明功能为医生提供视野,并进行及时的冲洗,避免血液遮挡视野。
[0004]但由于手术创口的口径限制,导致医生的视野受限,因此当上述专利中的上颌窦钳伸入深处时,医生依然无法清楚地了解到上颌窦的内部情况,从而无法快速找到异物的位置,并且上颌窦内通常存在无法被夹取的液体异物,上述专利中的上颌窦钳无法清理液体异物,从而导致手术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腔室异物清除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颌窦钳难以快速准确地取出上颌窦内的异物,导致手术效率和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腔室异物清除器,其包括夹取钳,所述夹取钳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留有缝隙,缝隙中固定有平行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套管,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设置有吸取器;缝隙中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探视装置,所述探视装置包括照明灯、摄像头和外部显示屏,所述摄像头通过蓝牙与所述外部显示屏连接。
[0007]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医生将夹取钳的一端伸入患者的上颌窦内,照明灯发出光线提供视野,摄像头对上颌窦内的景象进行拍摄,医生可通过外部显示屏查看上颌窦内的情况,以此快速地找到异物的位置;
[0008]控制第二夹持块靠近固体异物后,第二夹持块转动,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将固体异物夹持住,然后将固体异物取出,吸取器能够将上颌窦内的液体异物吸出,以此将上颌窦内的异物清除。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照明灯能够提供上颌窦内的视野,摄像头可以拍摄上颌窦内的景象,以此帮助医生快速地找到异物的位置,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再通过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以及吸取器对上颌窦内的固体异物和液体异物进行取出,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腔室异物清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腔室异物清除器的剖面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上述附图中:1、夹取钳;11、第一钳体;111、第一夹持块;12、第二钳体;121、第二夹持块;122、挡板;2、套管;3、吸取器;31、吸引球;32、吸取软管;4、探视装置;5、按钮;6、传动杆;7、拉簧;8、把手;81、凹槽;9、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腔室异物清除器,包括夹取钳1,夹取钳1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钳体11与第二钳体12,第一钳体1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夹持块111,第二钳体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靠近第一夹持块111的第二夹持块121;第一钳体11与第二钳体12之间留有缝隙,缝隙中固定有平行于第一钳体11的套管2,套管2远离第一夹持块111的一端设置有吸取器3;缝隙中还设置有靠近第一夹持块111的探视装置4,探视装置4包括照明灯、摄像头和外部显示屏,摄像头通过蓝牙与外部显示屏连接。
[0016]具体的,第一钳体11与第二钳体12均呈长条状,第一钳体11与第二钳体12的端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并且第一钳体11与第二钳体12的表面为平滑的曲面,以此使患者不易被划伤,第一夹持块111与第二夹持块121纵向对齐,第二夹持块121与第二钳体12铰接,套管2分别与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固定,套管2的端部与第一钳体11的端部平齐,照明灯与摄像头均设置在套管2的端部并且照明灯与摄像头均指向第二夹持块121。
[001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医生将夹取钳1的一端伸入患者的上颌窦内,照明灯发出光线提供视野,摄像头对上颌窦内的景象进行拍摄,医生可通过外部显示屏查看上颌窦内的情况,以此快速地找到异物的位置,从而提高手术的效率;
[0018]控制第二夹持块121靠近固体异物后,第二夹持块121转动,第一夹持块111与第二夹持块121将固体异物夹持住,然后将固体异物取出,吸取器3能够将上颌窦内的液体异物吸出,以此将上颌窦内的异物清除,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0019]如图3所示,吸取器3包括吸引球31,吸引球31上连通有吸取软管32,吸取软管32滑动插设在套管2内,吸引球31置于缝隙之外。套管2对吸取软管32进行限位和导向,使吸取软管32能够迅速准确地接近液体异物,再由吸引球31将液体异物吸出。
[0020]如图3所示,吸引球31为具有弹性的软体球。具体的,软体球可选用但不限于橡胶球,医生挤压吸引球31,以此将吸引球31内的空气排出,然后放松吸引球31,吸引球31的外壁回弹,吸引球31内的压力减小,从而使吸取软管32将上颌窦内的液体异物吸出。
[002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腔室异物清除器,探视装置4还包括冲洗管。具体的,冲洗管的管口朝向摄像头,冲洗管能够缓缓流出生理盐水对摄像头的镜头进行清洗,使摄像头的镜头不易被血液挡住视线。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钳体12上转动连接有按钮5,按钮5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钳体12内与第二钳体12外,按钮5与第二夹持块121之间连接有传动杆6,按钮5和第二夹持块121均与传动杆6转动连接。
[0023]具体的,第二钳体12呈中空设置,按钮5靠近第二钳体12的端部并且远离第二夹持块121,按钮5位于第二钳体12外的部分为半月状,以此使医生能更好地按动按钮5;按钮5的中段与第二钳体12铰接,按钮5位于第二钳体12内的一端与传动杆6的一端铰接,第二夹持块121的中段与第二钳体12铰接,传动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夹持块121的下端。
[002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医生按动按钮5时,按钮5转动带动传动杆6移动,传动杆6移动带动第二夹持块121转动,以此使第一夹持块111与第二夹持块121相互靠拢,从而实现在夹取钳1远离第二夹持块121的一端对第二夹持块121进行操控,以此对上颌窦内的固体异物进行夹取。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钳体12内固定有挡板122,挡板122与按钮5之间连接有拉簧7。拉簧7初始状态即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室异物清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取钳(1),所述夹取钳(1)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钳体(11)与第二钳体(12),所述第一钳体(1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夹持块(111),所述第二钳体(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111)的第二夹持块(121);所述第一钳体(11)与所述第二钳体(12)之间留有缝隙,缝隙中固定有平行于所述第一钳体(11)的套管(2),所述套管(2)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块(111)的一端设置有吸取器(3);缝隙中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111)的探视装置(4),所述探视装置(4)包括照明灯、摄像头和外部显示屏,所述摄像头通过蓝牙与所述外部显示屏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室异物清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器(3)包括吸引球(31),所述吸引球(31)上连通有吸取软管(32),所述吸取软管(32)滑动插设在所述套管(2)内,所述吸引球(31)置于缝隙之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腔室异物清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球(31)为具有弹性的软体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室异物清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视装置(4)还包括冲洗管。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筱佳刘庆国张松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