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57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包括堆砌于屋面板外表面上的烟囱,烟囱的排烟口设置有法兰,法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风帽本体,位于烟囱上方的所述屋面板外表面设置有补偿驱动部,补偿驱动部包括设置于屋面板外表面的支撑组件、固定架、固定连接于固定架底部内壁通过轴与风帽本体中心轴相连接的电机、风速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上的能量收集结构;所述支撑组件由一组固定连接于屋面板外表面的固定支脚、固定连接于一组固定支脚顶端的支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风能+太阳能的配合,增加风帽本体的转动时间,提高其工作性稳定,节能低碳环保,使住宅风道长时间处于负压状态,减少串味,提升住宅品质。提升住宅品质。提升住宅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


[0001]本技术涉及风帽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业大型厂房、民用建筑高大空间、住宅等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广泛采用无动力风帽,无动力风帽是利用自然界的自然风速推动风机的涡轮旋转及室内外空气对流的原理,将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转变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气流动,以提高室内通风换气效果的一种装置。现有技术中的无动力风帽虽能很好与建筑通风相结合,但只利用风能,在外界无风或弱风的情况下起不到通风效果,而且设备本身增加系统阻力,也弱化了建筑自然通风能力。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98953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屋顶通风帽,包括风帽、空心转轴和电机,空心转轴的下端连接电机,转轴的上端连接风帽,还包括十字绝缘空心管、金属圆筒和导线;风帽包括通风叶片和光电半导体薄片,光电半导体薄片贴附于风帽上表面,空心转轴的下端连接十字绝缘空心管,十字绝缘空心管套接金属圆筒,金属圆筒上设置有金属片,金属片和电机之间连接有绝缘连杆。上述专利中的太阳能驱动的屋顶通风帽存在以下不足:只依靠太阳能动力进行驱动风帽,由于天气的多变性,若遇到连续几天为阴天时,那么太阳能则无法支撑风帽转动,进而不能实现室内外的通风换气功能,因此该结构存在风帽的工作性不稳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包括堆砌于屋面板外表面上的烟囱,烟囱的排烟口设置有法兰,法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风帽本体,位于烟囱上方的所述屋面板外表面设置有补偿驱动部,补偿驱动部包括设置于屋面板外表面的支撑组件、固定架、固定连接于固定架底部内壁通过轴与风帽本体中心轴相连接的电机、风速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上的能量收集结构。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由一组固定连接于屋面板外表面的固定支脚、固定连接于一组固定支脚顶端的支架组成,且固定架的两侧面分别通过螺栓与支架的相对应一侧面连接,风速传感器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固定支脚的顶部面。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能量收集结构包括固定于支架顶端的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固定架顶部内壁的蓄电池。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囱的内部设置有集尘组合件,集尘组合件由固定连接于烟囱圆周内壁的锥形导流板、固定连接于锥形导流板顶部面的导向柱、套设于导向柱外壁的弹簧、与导向柱外壁形成滑动配合的锥形滤罩构成;
[0010]所述锥形滤罩的圆周外壁与烟囱的圆周内壁相贴合。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锥形导流板和锥形滤罩的相对应一侧面。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囱位于底端的圆周内壁留设有集污槽,锥形导流板与集污槽呈上下高低差设置。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污槽的内径与锥形导流板外径一致。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包裹烟囱外壁的所述屋面板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罩。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通过设置有补偿驱动部,外界环境有风时,风帽本体在风力带动下稳定转动,风速传感器实时检测外界风力,当风力较小不足以带动风帽本体启动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以便其操控电机启动,进而带动风帽本体转动,以便实现室内外的通风换气效果,利用风能+太阳能的配合,增加风帽本体的转动时间,提高其工作性稳定,节能低碳环保,使住宅风道长时间处于负压状态,减少串味,提升住宅品质。
[0017]2.该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通过设置有集尘组合件,室内气体在风帽本体的吸附作用下会进入烟囱内,气体从锥形导流板与集污槽的上下间隙处流通再上涌穿过锥形滤罩时,气体中掺杂的固体杂质会被锥形滤罩过滤直接落下或粘附于锥形滤罩下表面,再落至锥形导流板外表面上,并顺延其表面下滑,直至落入集污槽内收集,人们可定期打开密封块对集污槽内的杂质进行清理,降低灰尘杂质再次从烟囱内落至室内的可能性,也避免灰尘直接排放至大气环境中。
[0018]3.该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由于锥形滤罩会在风帽本体和弹簧的作用下顺延导向柱上下颠动,故而粘附杂质会被锥形滤罩震落至锥形导流板外表面上,从而可避免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导致锥形滤罩出现堵塞情况;通过设置锥形罩,有效防止雨水灰尘等从屋面板与烟囱之间缝隙渗入室内。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的侧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的风帽本体底端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屋面板、2风帽本体、3法兰、4烟囱、5锥形罩、6支架、601固定支脚、7太阳能电池板、8固定架、9蓄电池、10电机、11风速传感器、12导向柱、1201弹簧、13集污槽、1301密封块、14锥形导流板、15锥形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为了使得风帽本体2持续工作,如图1

2所示,包括堆砌于屋面板1外表面上的烟囱4,烟囱4的排烟口设置有法兰3,法兰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风帽本体2;外界环境有风时,风帽本体2在风力带动下能稳定转动,从而实现室内外的换气效果。
[0026]进一步的,包裹烟囱4外壁的所述屋面板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止雨水灰尘等从屋面板1与烟囱4之间缝隙渗入室内的锥形罩5;
[0027]位于烟囱4上方的所述屋面板1外表面设置有为风帽本体2补充动力支撑的补偿驱动部,补偿驱动部包括设置于屋面板1外表面的支撑组件、固定架8、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架8底部内壁通过轴与风帽本体2中心轴相连接的电机10、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风速传感器11,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上的能量收集结构,优选的,电机10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风速传感器11实时检测外界风力,当风力较小不足以带动风帽本体2启动时,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以便其操控电机10启动,进而带动风帽本体2转动,以便实现室内外的通风换气效果,利用风能+太阳能的配合,增加风帽本体2的转动时间,提高其工作性稳定,节能低碳环保,使住宅风道长时间处于负压状态,减少串味,提升住宅品质。
[0028]其中,所述支撑组件由一组通过螺栓固定于屋面板1外表面的固定支脚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包括堆砌于屋面板(1)外表面上的烟囱(4),烟囱(4)的排烟口设置有法兰(3),法兰(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风帽本体(2),其特征在于,位于烟囱(4)上方的所述屋面板(1)外表面设置有补偿驱动部,补偿驱动部包括设置于屋面板(1)外表面的支撑组件、固定架(8)、固定连接于固定架(8)底部内壁通过轴与风帽本体(2)中心轴相连接的电机(10)、风速传感器(11),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上的能量收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由一组固定连接于屋面板(1)外表面的固定支脚(601)、固定连接于一组固定支脚(601)顶端的支架(6)组成,且固定架(8)的两侧面分别通过螺栓与支架(6)的相对应一侧面连接,风速传感器(1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固定支脚(601)的顶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风能动力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收集结构包括固定于支架(6)顶端的太阳能电池板(7)、设置于固定架(8)顶部内壁的蓄电池(9)。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炜陈健费腾蔡健张丹丹华超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宇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