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料用卸料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的悬挑体系施工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倒料用卸料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房屋建筑高层和小高层为建筑市场的主要结构形式,而大部分结构中木模板的使用较为普遍,为满足下层拆模倒料到上层使用,倒料用卸料平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卸料平台主要形式为:采用型钢制作,其中主梁一部分固定在顶板上作为固定段,一部分悬挑在外作为悬挑段,悬挑段四周焊接围护结构,在悬挑段底面和立面固定上木模板,从而形成工作面以供塔吊倒运材料。上述卸料平台一般需要8个吊环,其中4个吊环用来吊运卸料平台使用,另外4个用来固定卸载钢丝绳悬吊卸料平台使用。由于上述2组各4个吊环的作用不同,受力点不同,因此焊接的位置也不相同,且普遍都焊接在围护结构外侧。在吊运用吊环处的围护木模板上要进行开孔,以便将钢丝绳穿孔固定在吊环上吊运卸料平台。而在围护用木模板上开孔就容易导致材料的掉落,从而导致坠物和砸伤事故,安全风险很大。本技术是对普通的卸料平台进行改进,从而避免围护木模板上进行开孔,规避坠物和砸伤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料用卸料平台,规避普通卸料平台在围护木模板上开孔,易造成坠物和砸伤事故的风险。
[0004]本技术包括主梁1、次梁2、竖向围护结构3、横向围护结构4、卸载钢丝绳用吊环5、卸料平台吊运用吊环6、围护木模板7。
[0005]卸料平台底部为主梁1,主梁上焊接次梁2,在主梁上焊接竖向围护结构3,在竖向围护结构上焊接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料用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次梁(2)、竖向围护结构(3)、横向围护结构(4)、卸载钢丝绳用吊环(5)、卸料平台吊运用吊环(6)、围护木模板(7);卸料平台底部为主梁(1),主梁上焊接次梁(2),在主梁上焊接竖向围护结构(3),在竖向围护结构上焊接横向围护结构(4),在主梁外侧焊接卸载钢丝绳用吊环(5),在主梁内侧焊接卸料平台吊运用吊环(6),在底面上和三个立面内侧固定围护木模板(7),卸料平台吊运用吊环(6)也在围护木模板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料用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主梁(1):长度为7米,型号和材质为[20槽钢,主梁间距为1.9米,凹口朝向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料用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次梁(2):长度为1.9米,型号和材质为[16槽钢,最内侧次梁距主梁固定段头部1.3米,从最内侧次梁开始间距1.2米向远端依次焊接剩余次梁,主梁悬挑段头部单独焊接一根次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料用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竖向围护结构(3):高度为1.5米,型号和材质为50方钢,最里侧竖向围护结构与最内侧次梁平齐,间距1.5米向远端依次焊接剩余竖向围护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日成,王振涛,魏佳鑫,杨旭,高乔超,靳光旭,孔令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