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包括散热孔、指示灯、按钮、显示屏、外壳、天线、支撑杆和散热装置,所述支撑杆对称设于外壳下,所述显示屏设于外壳正面中心处,所述按钮设于外壳正面上,所述指示灯设于外壳顶部且设于按钮正上方,所述散热孔均匀分布贯穿外壳侧壁设置,所述天线设于外壳背面上,所述散热装置设于外壳下且连接于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
[0001]本技术属于网络通信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
技术介绍
[0002]通信技术采集器是一种具有现场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功能的自动化设备,其具有的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即时显示、即时反馈、自动处理、自动传输等功能能够及时有效的为网络通信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现有的网络通信技术采集器,大都其散热性不足,易导致通信采集器由于长时间工作出现电子器件烧坏、工作效率缓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包括散热孔、指示灯、按钮、显示屏、外壳、天线、支撑杆和散热装置,所述支撑杆对称设于外壳下,所述显示屏设于外壳正面中心处,所述按钮设于外壳正面上,所述指示灯设于外壳顶部且设于按钮正上方,所述散热孔均匀分布贯穿外壳侧壁设置,所述天线设于外壳背面上,所述散热装置设于外壳下且连接于外壳内;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驱动仓、进气孔、齿轮二、旋转杆、齿轮一、驱动电机、扇叶、排气孔、半导体散热片、送气管、支撑板和散热仓,所述散热仓设于外壳下,所述支撑板设于散热仓内壁侧面中部,所述半导体散热片贯穿支撑板设置,所述排气孔均匀分布贯穿散热仓侧壁下端,所述送气管分别连接于散热仓侧面上端和外壳下,所述驱动仓设于散热仓侧面上且连接于散热仓内,所述进气孔均匀分布贯穿驱动仓侧壁设置,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仓内壁底面上,所述齿轮一设于驱动电机上,所述旋转杆旋转设于驱动仓内壁侧面中部,所述齿轮二套接于旋转杆上且啮合连接于齿轮二,所述扇叶设于旋转杆侧面上,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一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通过旋转杆带动扇叶转动,扇叶控制空气吹向半导体散热片,一侧空气降低半导体散热片的温度,通过排气孔排出,另一侧空气与半导体散热片接触温度降低,通过送气管进入外壳内,进而降低外壳的温度,实现散热处理。
[0005]其中,所述送气管为L型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天线对称设有两组。
[0007]为了促进外壳内的空气流动,所述散热孔与送气管分别位于外壳两侧。
[0008]其中,所述送气管和排气孔分别设于支撑板上下。
[0009]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一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通过旋转杆带动扇叶转动,扇叶控制空气吹向半导体散热片,一侧空气降低半导体散热片的温度,通过排气孔排出,另一侧空气与半导体散热片接触温度降低,通过送气管进入外壳内,进而降低外壳的温度,实现散热处理,进而减少高温对于电子元件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的整体结构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的主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的散热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0013]其中,1、散热孔,2、指示灯,3、按钮,4、显示屏,5、外壳,6、天线,7、支撑杆,8、散热装置,9、驱动仓,10、进气孔,11、齿轮二,12、旋转杆,13、齿轮一,14、驱动电机,15、扇叶,16、排气孔,17、半导体散热片,18、送气管,19、支撑板,20、散热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包括散热孔1、指示灯2、按钮3、显示屏4、外壳5、天线6、支撑杆7和散热装置8,支撑杆7对称设于外壳5下,显示屏4设于外壳5正面中心处,按钮3设于外壳5正面上,指示灯2设于外壳5顶部且设于按钮3正上方,散热孔1均匀分布贯穿外壳5侧壁设置,天线6设于外壳5背面上,散热装置8设于外壳5下且连接于外壳5内;散热装置8包括驱动仓9、进气孔10、齿轮二11、旋转杆12、齿轮一13、驱动电机14、扇叶15、排气孔16、半导体散热片17、送气管18、支撑板19和散热仓20,散热仓20设于外壳5下,支撑板19设于散热仓20内壁侧面中部,半导体散热片17贯穿支撑板19设置,排气孔16均匀分布贯穿散热仓20侧壁下端,送气管18分别连接于散热仓20侧面上端和外壳5下,驱动仓9设于散热仓20侧面上且连接于散热仓20内,进气孔10均匀分布贯穿驱动仓9侧壁设置,驱动电机14设于驱动仓9内壁底面上,齿轮一13设于驱动电机14上,旋转杆12旋转设于驱动仓9内壁侧面中部,齿轮二11套接于旋转杆12上且啮合连接于齿轮二11,扇叶15设于旋转杆12侧面上,驱动电机14通过齿轮一13带动齿轮二11转动,齿轮二11通过旋转杆12带动扇叶15转动,扇叶15控制空气吹向半导体散热片17,一侧空气降低半导体散热片17的温度,通过排气孔16排出,另一侧空气与半导体散热片17接触温度降低,通过送气管18进入外壳5内,进而降低外壳5的温度,实现散热处理。
[0017]如图2所示,送气管18为L型结构。
[0018]如图1所示,天线6对称设有两组。
[0019]如图2所示,为了促进外壳5内的空气流动,散热孔1与送气管18分别位于外壳5两侧。
[0020]如图2所示,送气管18和排气孔16分别设于支撑板19上下。
[0021]具体使用时,驱动电机14通过齿轮一13带动齿轮二11转动,齿轮二11通过旋转杆12带动扇叶15转动,扇叶15控制空气吹向半导体散热片17,一侧空气降低半导体散热片17的温度,通过排气孔16排出,另一侧空气与半导体散热片17接触温度降低,通过送气管18进入外壳5内,进而降低外壳5的温度,实现散热处理。
[0022]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孔、指示灯、按钮、显示屏、外壳、天线、支撑杆和散热装置,所述支撑杆对称设于外壳下,所述显示屏设于外壳正面中心处,所述按钮设于外壳正面上,所述指示灯设于外壳顶部且设于按钮正上方,所述散热孔均匀分布贯穿外壳侧壁设置,所述天线设于外壳背面上,所述散热装置设于外壳下且连接于外壳内;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驱动仓、进气孔、齿轮二、旋转杆、齿轮一、驱动电机、扇叶、排气孔、半导体散热片、送气管、支撑板和散热仓,所述散热仓设于外壳下,所述支撑板设于散热仓内壁侧面中部,所述半导体散热片贯穿支撑板设置,所述排气孔均匀分布贯穿散热仓侧壁下端,所述送气管分别连接于散热仓侧面上端和外壳下,所述驱动仓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中军,陈佳旭,郭俊,华力佳,李鸿鹄,李慧,李金聪,唐宇,王艳平,闻增学,吴秋红,徐跃军,杨磊,张俊,赵荣华,王忠生,王伟,李佳齐,李成亮,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智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