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622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本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从上到下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搅拌装置;箱体连接有进水管、送药装置、出水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装置连通,所述送药装置与箱体内过滤装置以外的空间连通,所述出水管、出料管均设置于箱体底部。本装置能够实现过滤和/或絮凝沉淀这两类工艺,既可用于水质检测中对水样的过滤絮凝等预处理操作,又可实现对过滤和絮凝工艺的模拟。实现对过滤和絮凝工艺的模拟。实现对过滤和絮凝工艺的模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手段,去除悬浮于水中或溶于水中的污染物。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污水处理、生活净水等领域。常见的水处理工艺环节中,除去悬浮污染物是必要的处理步骤。悬浮物SS(suspended solid)不溶于水,常可通过过滤、絮凝沉淀等方式去除。
[0003]在水质检测中,为准确测定水质相关指标,如COD、TN、TP等,常需对水样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亦需去除水中的包括悬浮污泥、颗粒物在内的各种悬浮物。目前水质检测中缺乏对悬浮物预处理的专门装置,往往是通过烧杯、漏斗、滤纸等搭建简单的过滤装置,这些简单的过滤装置能够处理的水样量小、过滤速度慢、操作繁琐、占用操作台面积大,且依赖实验人员人工操作,导致水质检测的整体效率和速度低下。
[0004]同样地,对水处理工艺进行研发和科研实验的过程中,需在实验室规模下进行水处理工艺环节的模拟和实验。实际的水处理工程中,格栅池、初沉池、二沉池以及一些池体中悬浮污泥格挡过滤装置等能够实现污水中悬浮物的去除。而对这些工艺环节的研发和实验,需要小型的实验装置实现过滤絮凝功能、模拟悬浮物去除效果。但现有技术中缺乏这样的专门实验装置,而往往只是通过烧杯、搅拌器等简易搭建实现。
[0005]上述可知,现有相关技术中,对于涉及水中悬浮物去除的实验用或检测用装置,仅是通过现有实验仪器简易搭建组装获得,这样的简易装置能够处理的水样量小、速度慢、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影响水质检测、水处理研发实验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涉及水中悬浮物去除的实验或检测用专门装置较为缺乏,以及简易搭建的装置处理量小、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从上到下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搅拌装置;箱体连接有进水管、送药装置、出水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装置连通,所述送药装置与箱体内过滤装置以外的空间连通,所述出水管、出料管均设置于箱体底部。
[0008]可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外壳,在所述过滤器外壳上设有过滤网,在所述过滤器内设有滤芯。
[0009]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与传动杆连接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设于箱体底部。
[0010]可选的,所述搅拌头为圆柱形框架结构,圆柱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圆形固定环,上
下固定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竖直向的搅拌棍,圆柱顶面中心设有连接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呈放射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连接环连接,另一端与圆柱顶面的固定环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上贯穿连接有滑块,滑块与连接杆滑动连接,滑块底面连接有搅拌叶。
[0012]可选的,搅拌棍底端连接的固定环设有滑槽,所述搅拌棍的底端位于所述滑槽内。
[0013]可选的,所述送药装置包括送药口以及通过电动送药机与送药口连通的送药管,所述送药管与位于搅拌装置上方的箱体侧面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出料管上连接有真空吸料机。
[0015]可选的,所述箱体顶面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连接有增压气阀,所述增压气阀与箱体内部连通。
[0016]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下方的箱体上设有滤水口,所述滤水口与出水管连接。
[0017]可选的,本装置还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分别固定连接进水管、送药装置、出料管以及出水管。
[0018]本技术的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通过过滤装置、搅拌装置和送药装置,能够实现过滤和/或絮凝沉淀这两类工艺,既可用于水质检测中对水样的过滤絮凝等预处理操作,又可实现对过滤和絮凝工艺的模拟。装置集成式设计、所占空间小、涉及的人工操作少,方便了水处理相关研发以及水质检测工作的进行。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电动送药、真空吸料、增压阀等装置,能够加速过滤、絮凝的水处理速度,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箱结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装置外壳,2

水箱,21

箱体,22

顶盖,221

增压气阀,23

进水管,24

过滤装置,241

过滤器外壳,242

过滤网,243

滤芯,25

送药装置,251

送药口,252

电动送药机,253

送药管,26

滤水口,27

底座,28

出水管,29

排污装置,291

真空吸料机,292

出料口,293

出料管,3

搅拌装置,31

电机,32

传动杆,33

搅拌头,331

连接环,332

搅拌棍,333

固定环,334

连接杆,335

滑块,336

紧固螺母,337

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4]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结构为水箱,水箱包括箱体,箱体内从上到下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搅拌装置;箱体连接有进水管、送药装置、出水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装置连通,所述送药装置与箱体内过滤装置以外的空间连通,所述出水管、出料管均设置于箱体底部。
[0025]本装置实现对水体的过滤及絮凝沉淀功能。具体而言,待处理水体通过进水管进入箱体内的过滤装置中,过滤去除大颗粒物等悬浮物,通过送药装置向初步过滤后水中加入絮凝药剂,并通过搅拌装置的搅拌,发生絮凝反应,絮凝后的出水通过出水管排出,实现
了对待处理水的过滤和絮凝处理,絮体沉淀则可通过出料管排出。
[0026]本技术的装置,能够实现过滤和/或絮凝沉淀这两个工艺环节,装置实际制作时的容积大小等可按需求定制。小型化的本装置既可用于水质检测、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对水样的预处理,包括过滤悬浮物、悬浮物絮凝沉淀去除、絮凝去除某些离子等,也可用于研发试验,用于模拟水处理工程工艺的过滤或絮凝沉淀工艺环节。
[0027]如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内从上到下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搅拌装置;箱体连接有进水管、送药装置、出水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装置连通,所述送药装置与箱体内过滤装置以外的空间连通,所述出水管、出料管均设置于箱体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外壳,在所述过滤器外壳上设有过滤网,在所述过滤器内设有滤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与传动杆连接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设于箱体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为圆柱形框架结构,圆柱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圆形固定环,上下固定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竖直向的搅拌棍,圆柱顶面中心设有连接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呈放射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连接环连接,另一端与圆柱顶面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睿王敏赵珊珊杨晴崔呈呈居晨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