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接头松动的线束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16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束连接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接头松动的线束连接器,插头机构和插座结构通过卡接机构相连接,插头机构包括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块,插座结构包括连接插座,连接插座的前侧开设有连接插槽,连接插头通过连接插块连接于连接插槽的内侧,卡接机构设置于连接插座的顶部,卡接机构包括限位卡条,连接器区别于传统的卡扣式限位结构,采用插入式的限位结构,利用限位卡条对连接插块进行限位锁死,结构简单可靠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且不需要对连接插座与连接插头的内部进行开槽加工,大大降低了连接器的制造难度与加工成本,且仅需通过简单的掀翘即可完成对限位卡条的拆卸,相比于卡扣结构拆卸更加方便。相比于卡扣结构拆卸更加方便。相比于卡扣结构拆卸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接头松动的线束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防接头松动的线束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线束连接器是端子的一种,连接器又称插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连接器是汽车电路中线束的中继站,是汽车构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连接器包括端子、护套等部件,其中端子是关键,端子决定连接器的性能,根据不同电气性能需求,会选用不同的端子。
[0003]除了端子的类型,端子处连接的稳固性同样对线束连接器的性能造成关键性影响,传统的线束连接器对端子多采用插入式的连接方式,并配合卡扣式的限位结构对端子进行限位锁死,防止端子因振动等因素发生松动,以保证端子连接后的稳固性,但采用卡扣结构,在插头与插座的上部均需要设置有对应的卡头与槽口,对线束连接器的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要求,卡头与槽口的设置会增加连接器的制造难度与加工成本,且在安装与拆卸时需对卡头进行用力按压,不但拆卸十分不便且卡扣结构在被反复按压与卡接后,易发生损坏,结构稳定性较差且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接头松动的线束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接头松动的线束连接器,包括插头机构和插座结构,所述插座结构的上部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插头机构和插座结构通过卡接机构相连接;
[0006]所述插头机构包括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块,所述插座结构包括连接插座,所述连接插座的前侧开设有连接插槽,所述连接插头通过连接插块连接于连接插槽的内侧,所述卡接机构设置于连接插座的顶部,所述卡接机构包括限位卡条。
[0007]作为优选,上述连接插块固定连接于连接插头的前侧,所述连接插块与连接插槽相适配,所述连接插块插入于连接插槽的内侧。
[0008]作为优选,上述连接插座的顶部两侧呈对称状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连接插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限位卡条的底部两侧设置的插柱贯穿第一插孔且插入于第二插孔的内侧,所述连接插块通过限位卡条固定卡接于连接插槽的内侧。
[0009]作为优选,上述连接插座的顶部设置有卡条固定座,所述卡条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条固定座呈对称状固定于连接插座的顶部两侧,两个所述卡条固定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限位卡条卡接于卡接槽的内部。
[0010]作为优选,上述连接插座的内部均匀固定有通讯针柱,所述连接插块的前侧均匀开设有针柱插孔,所述针柱插孔与通讯针柱相适配,所述针柱插孔插入于针柱插孔的内侧。
[0011]作为优选,上述连接插座与连接插头的后侧均均匀开设有方形接线孔,所述连接插座的后侧通过方形接线孔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所述连接插头的后侧通过方形接线孔固
定连接有第二接线。
[001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线束连接器区别于传统的卡扣式限位结构,采用插入式的限位结构,在连接插座与连接插块的上部均开设有插孔,并在连接插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卡条,在连接插块插入连接插槽后,将限位卡条插入插孔的内部,利用限位卡条与插孔的插入卡接作用对连接插块进行限位锁死,结构简单可靠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且不需要对连接插座与连接插头的内部进行开槽加工,大大降低了连接器的制造难度与加工成本,且仅需通过简单的掀翘即可完成对限位卡条的拆卸,相比于卡扣结构拆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插座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插座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插头上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插头下侧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插头机构;2、插座结构;3、卡接机构;4、连接插座;5、连接插槽;6、通讯针柱;7、卡条固定座;8、第一插孔;9、限位卡条;10、方形接线孔;11、第一接线;12、连接插头;13、连接插块;14、针柱插孔;15、第二插孔;16、第二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接头松动的线束连接器,包括插头机构1和插座结构2,插头机构1和插座结构2通过卡接机构3相连接,插头机构1包括连接插头12和连接插块13,如附图5所示,连接插头1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凸块,用于对连接插块13插入方向进行确认,可避免连接插块13插反,连接插块13固定连接于连接插头12的
前侧,用于与连接插座4上部的连接插槽5相连接。
[0026]插座结构2包括连接插座4,连接插座4的前侧开设有连接插槽5,连接插块13与连接插槽5相适配,连接插块13插入于连接插槽5的内侧,用于对端子进行连接,对汽车电路的控制信号进行传递。
[0027]连接插座4的内部均匀固定有通讯针柱6,通讯针柱6为铜制金属针柱,连接插块13的前侧均匀开设有针柱插孔14,针柱插孔14内设置有用于与通讯针柱6插接的铜制套筒,针柱插孔14与通讯针柱6相适配,针柱插孔14插入于针柱插孔14的内侧,通过通讯针柱6与针柱插孔14的插接完成信号电路的连通。
[0028]连接插座4与连接插头12的后侧均均匀开设有方形接线孔10,连接插座4的后侧通过方形接线孔10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11,连接插头12的后侧通过方形接线孔10固定连接有第二接线16,第一接线11与第二接线16均为铜制导线,第一接线11与第二接线16分别与通讯针柱6和针柱插孔14电性相连通。
[0029]卡接机构3设置于连接插座4的顶部,卡接机构3包括限位卡条9,限位卡条9为不锈钢材质的金属卡条,限位卡条9为U形,限位卡条9的底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接头松动的线束连接器,包括插头机构(1)和插座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结构(2)的上部设置有卡接机构(3),所述插头机构(1)和插座结构(2)通过卡接机构(3)相连接;所述插头机构(1)包括连接插头(12)和连接插块(13),所述插座结构(2)包括连接插座(4),所述连接插座(4)的前侧开设有连接插槽(5),所述连接插头(12)通过连接插块(13)连接于连接插槽(5)的内侧,所述卡接机构(3)设置于连接插座(4)的顶部,所述卡接机构(3)包括限位卡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接头松动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块(13)固定连接于连接插头(12)的前侧,所述连接插块(13)与连接插槽(5)相适配,所述连接插块(13)插入于连接插槽(5)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接头松动的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座(4)的顶部两侧呈对称状开设有第一插孔(8),所述连接插块(1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插孔(15),所述限位卡条(9)的底部两侧设置的插柱贯穿第一插孔(8)且插入于第二插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亮赵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郯城鸿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