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68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稳压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体装置、保护装置以及稳定装置,外体装置,包括箱体以及承重板,保护装置包括防撞板以及保护棉,箱体四端均设有保护棉,保护棉外侧为弧形,稳定装置包括底座、放置仓、内置槽、升降槽以及滑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箱体外侧的防撞板以及保护棉对箱体的表面起到保护效果,砂砾箱内部装满砂砾,起到增重的同时还能预防火灾情况的出现,发生碰撞时,移动块拉动悬挂件向下移动,增加底端的重量,避免出现倾倒的情况,相比于传统设备,底端的重量更大,倾倒的可能性降低,安全系数更高。全系数更高。全系数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稳压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稳压器设备是指电子工程中的一种被设计来自动维持恒定电压的装置。一个稳压器可能是简单的“前馈”设计或者可能包含负反馈控制回路。稳压器还可能使用了机电机制或电子模块。根据不同的设计,稳压器可以分为直流稳压和交流稳压。稳压器常在电源供应系统中使用,与整流器、电子滤波器等配合工作,提供稳定输出的电压。
[0003]现在在使用的稳压器都是直接坐落在需要使用的位置,外壳只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缺乏一定的保护设备,一旦出现碰撞或是其他情况时,就会对稳压器的外壳造成一定的损坏,更加严重时会推倒整个装置,导致内部电器的损坏,存在安全隐患,为此设计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包括
[0006]外体装置,包括箱体以及承重板,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四周表面与箱体内部四周表面固定连接;
[0007]保护装置,包括防撞板以及保护棉,所述箱体四端均设有保护棉,所述保护棉外侧为弧形,两个所述保护棉中间设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一侧表面与箱体一侧表面连接;
[0008]稳定装置,包括底座、放置仓、内置槽、升降槽以及滑动槽,所述底座上端与箱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两侧表面分别与两个防撞板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底座上端设有放置仓,所述底座下端设有卡槽,所述放置仓内部下端设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下端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两端均设有升降槽。
[0009]优选的,所述外体装置还包括门板,所述门板一侧表面与箱体一侧表面通过铰链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外体装置还包括散热板以及通孔,所述散热板一侧表面与箱体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散热板四端均设有六边螺栓,所述散热板上设有若干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底板以及防滑垫,所述底板上端与底座下端卡槽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两侧表面分别与两个防撞板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底板下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垫。
[0012]优选的,所述稳定装置还包括固定块、放置板以及砂砾箱,所述固定块一侧表面与放置仓内部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固定块中间固定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表面设有砂砾箱。
[0013]优选的,所述稳定装置还包括连接弹簧、连接块、悬挂件、连接绳、移动块以及缓冲垫,所述连接弹簧上端与放置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下端与连接块上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中间设有悬挂件,所述连接绳上端与连接块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绳下端与移动块上端连接,所述移动块位于滑动槽内部,所述移动块两端均设有缓冲垫。
[0014]优选的,所述稳定装置还包括连接杆以及受压弹簧,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下表面与受压弹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受压弹簧下端与升降槽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6]1.本技术通过在箱体的四个角设置外侧为弧形的保护棉,以及在两端设置防撞板,能够有效的对箱体表面起到保护效果,避免出现碰撞导致外体结构磨损的情况。
[0017]2.本技术通过在底座内部设置砂砾箱,内部放有砂砾时再起到增重的同时,还能再出现火灾等意外情况时进行及时补救,提高了一定的安全性。
[0018]3.本技术通过在底座内部设置重量为200KG的悬挂件,利用若干弹簧对其位置进行固定,下端通过连接绳连接在移动块上,移动块在发生碰撞后移动时,带动悬挂件向下移动,增加稳压器底端的重量,避免出现碰撞后摔倒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外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稳定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稳定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图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为:1、外体装置;101、箱体;102、承重板;103、门板;104、散热板;105、通孔;2、保护装置;201、底板;202、防滑垫;203、防撞板;204、保护棉;3、稳定装置;301、底座;302、放置仓;303、固定块;304、放置板;305、砂砾箱;306、内置槽;307、升降槽;308、滑动槽;309、连接弹簧;310、连接块;311、悬挂件;312、连接杆;313、受压弹簧;314、连接绳;315、移动块;316、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包括
[0028]外体装置1,包括箱体101以及承重板102,箱体101内部设有承重板102,承重板102四周表面与箱体101内部四周表面固定连接;
[0029]保护装置2,包括防撞板203以及保护棉204,箱体101四端均设有保护棉204,保护
棉204外侧为弧形,两个保护棉204中间设有防撞板203,防撞板203一侧表面与箱体101一侧表面连接;
[0030]稳定装置3,包括底座301、放置仓302、内置槽306、升降槽307以及滑动槽308,底座301上端与箱体101下表面固定连接,底座301两侧表面分别与两个防撞板203一侧表面连接,底座301上端设有放置仓302,底座301下端设有卡槽,放置仓302内部下端设有内置槽306,内置槽306下端设有滑动槽308,滑动槽308的两端均设有升降槽307。
[0031]进一步的,外体装置1还包括门板103,门板103一侧表面与箱体101一侧表面通过铰链连接。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效果,避免灰尘的堆积。
[0032]进一步的,外体装置1还包括散热板104以及通孔105,散热板104一侧表面与箱体101一侧表面连接,散热板104四端均设有六边螺栓,散热板104上设有若干通孔105,起到一定的散热通风的效果。
[0033]进一步的,保护装置2还包括底板201以及防滑垫202,底板201上端与底座301下端卡槽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底座301两侧表面分别与两个防撞板203一侧表面连接,底板201下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垫202,提高与地面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外体装置(1),包括箱体(101)以及承重板(102),所述箱体(101)内部设有承重板(102),所述承重板(102)四周表面与箱体(101)内部四周表面固定连接;保护装置(2),包括防撞板(203)以及保护棉(204),所述箱体(101)四端均设有保护棉(204),所述保护棉(204)外侧为弧形,两个所述保护棉(204)中间设有防撞板(203),所述防撞板(203)一侧表面与箱体(101)一侧表面连接;稳定装置(3),包括底座(301)、放置仓(302)、内置槽(306)、升降槽(307)以及滑动槽(308),所述底座(301)上端与箱体(101)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01)两侧表面分别与两个防撞板(203)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底座(301)上端设有放置仓(302),所述底座(301)下端设有卡槽,所述放置仓(302)内部下端设有内置槽(306),所述内置槽(306)下端设有滑动槽(308),所述滑动槽(308)的两端均设有升降槽(3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装置(1)还包括门板(103),所述门板(103)一侧表面与箱体(101)一侧表面通过铰链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装置(1)还包括散热板(104)以及通孔(105),所述散热板(104)一侧表面与箱体(101)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散热板(104)四端均设有六边螺栓,所述散热板(104)上设有若干通孔(1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型电力稳压控制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2)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孟珈戈淳剑廖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众合恒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