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出水高度的饮水机,包括机身、设于机身上的出水座以及固定连接于出水座上的出水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裹住出水主体并与出水座滑动连接,从而使所述外壳组件能够相对于出水座上下移动,外壳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出水主体连通的出水嘴。相比现有技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户可直接拉动外壳整体来调节出水高度,抓手空间更大且远离出水端,提升操作手感的同时不易被出水口烫伤或水流溅伤。时不易被出水口烫伤或水流溅伤。时不易被出水口烫伤或水流溅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出水高度的饮水机
[0001]本技术涉及饮水机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出水高度的饮水机。
技术介绍
[0002]饮水机的热水从出水嘴流出时会含有气泡,这可能导致出水过程中会存在水流抖动、飘摆、溅壁等问题。为了减轻以上情况给用户带来的困扰,现有技术中采用可调节出水高度的饮水机设计,使用户无论选用哪种高度的杯子都能获得更好的体验。然而目前公开的技术中,改变饮水机的出水高度通常只通过上下移动出水嘴部分来实现。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1520876100.0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升降嘴直饮水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端面设有升降嘴,所述升降嘴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内管上端设有进水嘴,所述外管可活动的套设在内管外,所述外管下端设有螺口,所述螺口上设有凸片。再例如申请号为201721620495.3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出水口可调节的台式饮水机,包括:杯座、出水座以及升降接头,所述升降接头可升降的连接在所述出水座上,且所述升降接头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升降接头包括位于上端的滑动端以及位于下端的出水端,所述滑动端穿设在所述出水座内,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出水端上。
[0004]上述设计方案中:前者,用户捏住凸片来操控升降嘴从而调整出水高度,然而其出水管直接裸露在空气中,美观性较差,且容易不小心碰到出水管导致烫伤;后者,通过滑动端在出水座内滑动来实现出水高度调节,结构上类似于伸缩套筒,但该方案仅拉动变化出水组件中出水端的高度,升降过程中升降接头占用的空间会不断变化,整体性较差,操作体验欠佳。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同类型产品都只移动出水端口这一个小主体部分,整体性上不强,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既可以满足可变出水高度的要求且外观上更美观、可让出水组件整体移动、操作手感更好的新设计来给予用户更佳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出一种操作体验感较好、整体性较强的可调节出水高度的饮水机。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出水高度的饮水机,包括机身、设于机身上的出水座以及固定连接于出水座上的出水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裹住出水主体并与出水座滑动连接,从而使所述外壳组件能够相对于出水座上下移动,外壳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出水主体连通的出水嘴。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主体包括气液分离室以及出水内管,所述出水座将饮用水输送到气液分离室,所述出水内管开口于所述气液分离室底部。出水座输送饮用水到气液分离室实现气液分离,液体由重力引导向下流入出水内管后从出水嘴出水,气体留在气液分离室内由出气口排出,从而防止含有大量气泡的水从出水嘴流出而造成的液流不畅、液体飞溅等现象。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组件包括上部壳体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
下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上固定安装有出水外管且出水外管底部形成所述出水嘴,出水外管套设于所述出水内管外。饮用水由出水内管流入出水外管,最后由出水嘴流出,拖动外壳组件时会带动出水外管相对出水内管上下移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座上设有上下延伸的导轨,所述上部壳体上设有下端开口的豁口,且该豁口两侧形成与该导轨适配的滑槽,从而使得所述外壳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出水座上下移动。上部壳体的豁口对准出水座所在位置,自上至下套入到出水主体外部,出水座上设有的导轨进入到豁口两侧的滑槽内,即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外壳组件与出水座的滑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内设有顶针组件,顶针组件包括顶针及与所述顶针抵接的弹性件,从而使所述顶针始终具有向所述滑槽移动的趋势,所述滑槽侧壁与所述顶针配合的区域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顶针配合的定位卡口。外壳组件上下拖动到位后,顶针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与定位卡口抵接,外壳组件被锁定在当前位置,当需要再次拖动外壳组件时只需使用较大力量,顶针就会向内收缩使外壳组件可移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侧壁与所述顶针配合的区域呈波浪形。波浪形滑槽可提供更多段的定位卡口,使饮水机出水高度有更多档可调。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壳体设有折边,折边位于所述滑槽旁,所述出水主体设有卡接条,卡接条卡接于所述折边形成的折角内。用户在上下拖动外壳组件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其施加其他方向的作用力,通过卡接条对折边的限制作用可以避免外壳组件左右扭动。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外管与所述出水内管之间留有气隙,气隙与所述气液分离室连通。气隙用于排出出水外管与出水内管内的气体,进一步减少出水嘴中出水的气泡含量。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液分离室与所述出水内管连接处设有十字连接部。饮用水进入气液分离室,内含的气泡与十字连接部接触破碎,减少进入出水内管的气体,保证最终出水水流的稳定性。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卡接。上部壳体的滑槽接入出水座的导轨后,再安装下部壳体将其与上部壳体卡接,这也使出水外管更容易套设于出水内管外。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出水座固定在机身上,出水主体固定在出水座上,外壳组件包裹住出水主体并与出水座滑动连接使外壳组件能够相对于出水座上下移动,外壳组件上设有与出水主体连通的出水嘴,外壳组件上下移动带动出水嘴移动,从而调节饮水机的出水高度。相比现有技术,采用本技术的用户可直接拉动外壳整体来调节出水高度,抓手空间更大且远离出水端,提升操作手感的同时不易被出水口烫伤或水流溅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出水座及出水组件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出水高度最低时的出水组件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出水高度最高时的出水组件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平行出水组件安装面的出水组件剖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水平方向的出水组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图1~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可调节出水高度的饮水机,包括机身1、设于机身1上的出水座2以及固定连接于出水座2上的出水主体3。
[0025]饮水机还包括外壳组件4,外壳组件4包裹住出水主体3并与出水座2滑动连接,从而使外壳组件4能够相对于出水座2上下移动,外壳组件4包括上部壳体42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下部壳体43,下部壳体43上固定安装有出水外管44且出水外管44底部形成出水嘴41,出水嘴41与出水主体3连通,外壳组件4上下移动带动出水嘴41移动,从而调节饮水机的出水高度。
[0026]出水主体3包括气液分离室31以及出水内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出水高度的饮水机,包括机身(1)、设于机身(1)上的出水座(2)以及固定连接于出水座(2)上的出水主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组件(4),外壳组件(4)包裹住出水主体(3)并与出水座(2)滑动连接,从而使所述外壳组件(4)能够相对于出水座(2)上下移动,外壳组件(4)上设有与所述出水主体(3)连通的出水嘴(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主体(3)包括气液分离室(31)以及出水内管(32),所述出水座(2)将饮用水输送到气液分离室(31),所述出水内管(32)开口于所述气液分离室(31)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4)包括上部壳体(42)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下部壳体(43),所述下部壳体(43)上固定安装有出水外管(44)且出水外管(44)底部形成所述出水嘴(41),出水外管(44)套设于所述出水内管(32)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座(2)上设有上下延伸的导轨(21),所述上部壳体(42)上设有下端开口的豁口,且该豁口两侧形成与该导轨(21)适配的滑槽(45),从而使得所述外壳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昱东,张宗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心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