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35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由浇注烟气捕集部和冷却烟气捕集部构成,前者包括第一支架、第一罩体和第一捕集组件,第一捕集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其进出口分别连接有一L形弯管,两个L形弯管的横管段上分别开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后者包括第二支架、第二罩体和第二捕集组件,第二捕集包括设置在第二罩体最高处的排烟管,排烟管的底部设置有吸风口,顶部设置有循环管和排风管;循环管与设置在第二罩体顶部两侧的送风管相连通,送风管上开设有屋顶贴附射流口;排风管则通过滑动密封管机构与排风总管相连,排风总管与除尘净化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浇注和冷却烟气捕集率大于90%,节能量降低80%。节能量降低80%。节能量降低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捕集
,尤其是涉及一种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面浇注是铸造工业重要的工艺技术之一。铸件浇注时产生大量的烟尘,铸件浇注后高温铸件和砂箱继续向外排放烟尘。上述浇注和铸件冷却过程中的烟尘需要捕集并进行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地面浇注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占地面积大、浇注作业点不固定、砂箱冷却过程中持续释放烟尘、砂箱和铁水包采用行车运送方式。基于地面浇注工艺的特点,铸件浇注和冷却烟气的捕集存在如下问题:1)行车运输方式造成捕集设施布置空间受限,捕集罩在设置时应考虑行车运输砂箱的空间需求;2)浇注烟气的短时间释放和砂箱长时间冷却之间的矛盾,浇注和砂箱冷却分别设置排风罩和净化设备,存在通风量大、初投资高、运行费用高的问题,同时净化设备布置空间受限甚至无法布置;3)烟气通风量大造成设备占地面积大、初投资和运行成本高、系统运行能耗高。上述困难限制了地面浇注中相关环保措施的实施,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所述的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适用于浇注区设置在砂箱冷却区端部的工况,包括
[0005]浇注烟气捕集部,包括
[0006]第一支架,横跨浇注区设置;
[0007]第一罩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滑动相连,并沿第一支架横向移动;
>[0008]第一捕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上,包括轴流式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进出口分别连接有一L形弯管,所述L形弯管位于第一风机的同侧,且靠近砂箱冷却区的L形弯管上开设有回风口,远离砂箱冷却区的L形弯管上开设有送风口,所述回风口和送风口均在L形弯管的横管段上呈单排间隔设置;
[0009]冷却烟气捕集部,包括
[0010]第二支架,设置在砂箱冷却区上方;
[0011]第二罩体,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相连,并沿第二支架纵向移动,所述第二罩体的顶部为人字形结构;
[0012]第二捕集组件,设置在第二罩体上,包括沿纵向设置在第二罩体最高处的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底部设置有吸风口,排烟管的顶部设置有循环管和排风管;所述循环管与设置在第二罩体顶部两侧的送风管相连通,所述送风管上开设有屋顶贴附射流口;所述排风管则通过滑动密封管机构与排风总管相连,所述排风总管与除尘净化装置相连。
[0013]为了方便移动,所述地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架滑动相连的导轨,用于使第一支架沿纵向在浇注区两端的砂箱冷却区之间进行转移。
[0014]所述第一风机为连接有正反转电路的轴流风机或者混流风机,用于使回风口和送风口相互调换。
[0015]所述L形弯管上的回风口和送风口均在靠近第一风机侧并斜向下设置,以便能够实现部分风回流和部分风进入砂箱冷却区的第二罩体中。
[0016]所述排烟管的横截面为倒三角结构,所述吸风口设置在排烟管的底部两侧,所述循环管至少为两个,分别向排烟管的两侧延伸。
[0017]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轴流式的第二风机。
[0018]所述送风管上的屋顶贴附射流口为沿纵向设置的线性口,且屋顶贴附射流口设置有角度调节型导流板。
[0019]所述第二罩体的顶部内侧为平滑钢板,所述平滑钢板外侧设置有骨架或檩条,为在顶板形成贴附射流创造条件。
[0020]所述第二罩体的两端设置有升降式垂帘,可根据实际情况升降垂帘,保持第二罩体的密封。
[0021]所述循环管上的第二风机与除尘净化装置的风机采用联动控制,第一罩体上的第一风机为独立控制。
[0022]本技术提供的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将浇注烟气捕集和冷却烟气捕集合二为一,其结构简单、易于操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减少了一套浇注烟气净化装置,同时使用轴流式风机,降低了主通风机的风量,方便管道布置;2)降低了系统的通风量,通过在冷却烟气捕集罩(即第二罩体)内设置轴流风机或混流风机(即第二风机)将罩内捕集的烟气返回罩内形成顶板贴附射流再次参与烟气的捕集,降低了罩体的排风量;3)通过送风射流的方式将浇注烟气捕集后送至冷却烟气捕集罩内,降低了浇注烟气捕集系统的通风量;4)浇注烟气捕集罩(即第一罩体)可以通过冷却烟气捕集罩从一端到达另一端,减小了罩体的占地面积,同时浇注烟气捕集罩的轴流或混流风机(即第一风机)通过反向运转实现送风方向的变化,扩大的装置的使用范围和满足浇注区全覆盖的需求。试验证明,本技术实现浇注和冷却烟气捕集率大于90%,可以使通风量降低70%左右,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约70%,节能量降低80%,运行成本降低50%,运行能耗降低70%,有效改善了车间内的职业卫生状况,具有良好的绿色低碳特点和较好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的A

A剖面图。
[0025]图3是图1中的B

B剖面图。
[0026]图4是图1中的C

C剖面图。
[0027]图5是图1中罩内烟气捕集的气流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29]本技术所述的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适用于浇注区设置在砂箱冷却区端部的工况,其由浇注烟气捕集部和冷却烟气捕集部构成。
[0030]具体地,如图1

5所示,浇注烟气捕集部包括横跨浇注区设置的第一支架11,第一支架1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罩体12,其能够沿着第一支架11横向移动;第一罩体12上安装有第一捕集组件,包括轴流式的第一风机13(可以采用轴流风机或者混流风机),第一风机13的进出口分别连接有一L形弯管,两个L形弯管均在第一风机13的同侧,且靠近砂箱冷却区的L形弯管上开设有回风口14,远离砂箱冷却区的L形弯管上开设有送风口15,上述回风口14和送风口15均在L形弯管的横管段上且呈单排间隔设置。进行浇注作业时,产生的大量高温烟尘向上蒸腾,在第一风机13的作用下,被第一捕集组件捕获,其中,从送风口15送出的气流一部分被回风口14抽吸,再次回到第一捕集组件中,一部分则在送风气流的作用下进入砂箱冷却区,由冷却烟气捕集部捕获。通常情况下,L形弯管上的回风口14和送风口15均在靠近第一风机侧并斜向下设置,以便能够实现部分风回流和部分风进入砂箱冷却区。当浇注区两端均设置有砂箱冷却区时,在地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架11滑动相连的导轨,方便第一支架11沿纵向在两个砂箱冷却区之间进行转移。此时,第一风机13选用正反转的风机,方便回风口14和送风口15的互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适用于浇注区设置在砂箱冷却区端部的工况,其特征在于:包括浇注烟气捕集部,包括第一支架,横跨浇注区设置;第一罩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滑动相连,并沿第一支架横向移动;第一捕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上,包括轴流式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进出口分别连接有一L形弯管,所述L形弯管位于第一风机的同侧,且靠近砂箱冷却区的L形弯管上开设有回风口,远离砂箱冷却区的L形弯管上开设有送风口,所述回风口和送风口均在L形弯管的横管段上呈单排间隔设置;冷却烟气捕集部,包括第二支架,设置在砂箱冷却区上方;第二罩体,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相连,并沿第二支架纵向移动,所述第二罩体的顶部为人字形结构;第二捕集组件,设置在第二罩体上,包括沿纵向设置在第二罩体最高处的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底部设置有吸风口,排烟管的顶部设置有循环管和排风管;所述循环管与设置在第二罩体顶部两侧的送风管相连通,所述送风管上开设有屋顶贴附射流口;所述排风管则通过滑动密封管机构与排风总管相连,所述排风总管与除尘净化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架滑动相连的导轨,用于使第一支架沿纵向在浇注区两端的砂箱冷却区之间进行转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高举潘武轩池佳春徐宏锦苏见波王腾蛟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