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的出风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55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0
本申请提供车顶的出风口机构,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该车顶的出风口机构包括车顶、用于对车内通风的通风机构和用于调节风向的调节机构,所述车顶的下表面与通风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固定板。该车顶的出风口机构,通过进风口、上挡板、下挡板和固定板配合,将车载空调的出风管道与进风口连接,然后通过上挡板和灯管支撑板对风流的限制,使得车载空调吹出的风流从灯管支撑板上表面与车顶下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向车内,进而可以对出风口进行隐藏,避免了车内的出风口暴露在外部,影响车辆内饰的美观,且通过将凹槽内安装灯管,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人员的舒适度。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人员的舒适度。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人员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顶的出风口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
,具体为车顶的出风口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车顶的出风口机构也需要不断改进,车顶的出风口机构是为了让车内空气流通,调节车内温度和湿度,提高乘坐舒适度而设计的。但传统的出风口机构通常裸露于车体的内部,进而影响车体内部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车顶的出风口机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车顶的出风口机构,包括车顶、用于对车内通风的通风机构和用于调节风向的调节机构,所述车顶的下表面与通风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与下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的远离通风机构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灯管支撑板,固定板外表面与调节机构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车顶的下表面。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板、灯管支撑板、车顶和下挡板可以形成一个半包围的密闭腔体,进而便于将车载空调吹出的气流,传输至车体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灯管支撑板的上表面与车顶的下表面互不接触,且所述灯管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外表面安装灯带,进而使得单调的车内装饰变得灵动多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人员的舒适程度。
[0008]优选的,所述下挡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开设有进风口。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挡板和上挡板对气流进行导向,进而使得气流可以快速的从灯管支撑板与车顶之间的空隙,流向车体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框架,所述调节框架的外表面与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调节框架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与灯管支撑板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调节框架的上下两面为中空状态。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框架的两侧面与固定板和灯管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增加了固定板和灯管支撑板之间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了因气流过大灯管支撑板出现抖动的情况发生。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框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挡风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杆对螺纹块进行限位,进而防止了螺纹块跟随着丝杆一同转动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螺纹块移动时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挡风板的外表面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于调节框架的内壁。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轴对挡风板限位,使得挡风板能够在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进而便于调整挡风板之间的夹角,使得挡风板能够改变流过调节框架内部的气流方向。
[0016]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调节框架的外表面,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调节框架的内壁与挡风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电机,对螺纹块和丝杆之间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0018]本申请提供了车顶的出风口机构。具备有益效果如下:
[0019]1. 通过进风口、上挡板、下挡板和固定板配合,将车载空调的出风管道与进风口连接,然后通过上挡板和灯管支撑板对风流的限制,使得车载空调吹出的风流从灯管支撑板上表面与车顶下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向车内,进而可以对出风口进行隐藏,避免了车内的出风口暴露在外部,影响车辆内饰的美观,且通过将凹槽内安装灯管,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人员的舒适度。
[0020]2. 通过挡风板、丝杆、电机、连杆和转轴配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块沿着丝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得螺纹块带动连杆转动,同时连杆拉动挡风板以转轴的外表面为中心转动,进而便于调整挡风板之间的距离,以及便于调整出风的角度,使得气流可以在车顶顶部形成漩涡气流,进而可以将冷空气迅速散布到车辆的各个角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的主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的顶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中调节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车顶;2、通风机构;201、进风口;202、固定板;203、上挡板;204、灯管支撑板;205、下挡板;206、凹槽;3、调节机构;301、调节框架;302、挡风板;303、丝杆;304、电机;305、螺纹块;306、转轴;307、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0]参照图1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车顶的出风口机构,包括车顶1、用于对车内通风的通风机构2和用于调节风向的调节机构3,车顶1的下表面与通风机构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风机构2包括固定板202,固定板202的外表面与下挡板2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下挡板205的远离通风机构2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灯管支撑板204,固定板202外表面与调节机构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板2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车顶1的下表面。
[0031]灯管支撑板204的上表面与车顶1的下表面互不接触,且灯管支撑板204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06。
[0032]下挡板205的上方设置有上挡板203,上挡板2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固定板202的外表面,固定板202的外表面开设有进风口201,且下挡板205和上挡板203的外表面均为凹形的圆弧状态,便于调整风向。车载空调的出风管道与进风口201连接,然后通过上挡板203和灯管支撑板204对风流的限制,使得车载空调吹出的风流从灯管支撑板204上表面与车顶1下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向车内。
[0033]参照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框架301,调节框架301的外表面与固定板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调节框架301远离固定板202的一端固定与灯管支撑板204外表面固定连接,且调节框架301的上下两面为中空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顶的出风口机构,包括车顶(1)、用于对车内通风的通风机构(2)和用于调节风向的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1)的下表面与通风机构(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通风机构(2)包括固定板(202),所述固定板(202)的外表面与下挡板(2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205)的远离通风机构(2)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灯管支撑板(204),固定板(202)外表面与调节机构(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2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车顶(1)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1)的出风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支撑板(204)的上表面与车顶(1)的下表面互不接触,且所述灯管支撑板(204)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1)的出风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205)的上方设置有上挡板(203),所述上挡板(2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固定板(202)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板(202)的外表面开设有进风口(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1)的出风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坤张世东方晶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宏轩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