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包括储冷箱和制冷机组,所述储冷箱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两组支架,两组所述支架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并均匀分布的蓄冷管,所述储冷箱内填充有蓄冷介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峰谷电中价低的低谷电给制冷机组通电,使载冷剂流经流动腔进行热交换,蓄冷内管将冷量传递至内部的相变蓄冷材料,蓄冷外管将冷量传递至外部的蓄冷介质,相变蓄冷材料和蓄冷介质快速充冷,利用夜间低价位电力充冷,降低了制冷成本,储冷箱可与中央空调风机盘管连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进行释冷,调和峰谷用电负荷差,合理利用峰谷电来实现节能和能源合理利用,并且降低用电成本。并且降低用电成本。并且降低用电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峰谷电制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物价局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工业局联合发文的文件精神,居民生活用电峰谷电,是在城市居民当中开展试点的一种新电价类别。它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成两个时间段,把8:00—22:00共14小时称为峰段,执行峰电价为0.568元/kwh;22:00—次日8:00共10个小时称为谷段,执行谷电价为0.288元/kwh。
[000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商业用电负荷也日益提升,目前在国内写字楼中普遍采用常规的空调系统,而夜间的用电负荷明显低于日间用电负荷,出现了峰谷用电负荷差,为了调和峰谷用电负荷差,合理利用峰谷电来实现节能和能源合理利用,并且降低用电成本,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应用于常规的空调系统中实现节能并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包括:
[0007]储冷箱,所述储冷箱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两组支架,两组所述支架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并均匀分布的蓄冷管,所述储冷箱内填充有蓄冷介质,所述蓄冷管的内部填充有相变蓄冷材料,所述蓄冷管内设有用于载冷剂流通的流动腔,所述蓄冷管的顶部与底部安装有与流动腔连通的进入接头和排出接头;
[0008]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上安装有分别与进入接头和排出接头相连接的流入管和流出管,所述制冷机组使载冷剂通过流入管进入蓄冷管进行热交换,所述制冷机组使载冷剂通过流出管从蓄冷管回流至制冷机组内完成循环。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蓄冷管包括有蓄冷内管和蓄冷外管,所述流动腔开设于蓄冷内管的外壁上,所述蓄冷外管固定连接于蓄冷内管的外侧并包裹住流动腔。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流动腔为螺旋式设置。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流动腔内设置有两处螺纹,所述流动腔内设置的两处螺纹分别位于蓄冷管的两端,所述进入接头和排出接头分别通过螺纹与流动腔的两端相连,且所述进入接头和排出接头远离蓄冷管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蓄冷箱外。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相变蓄冷材料为固-液转换的相变蓄能材料,具体可采用共晶相变蓄冷材。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蓄冷介质为氯化钠溶液,所述蓄冷介质的高度超过蓄冷管的上表面。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流入管包括有流入总管,所述流入总管的一端与制冷机组的载冷剂流出端相连,所述流入总管的另一端连通安装有若干流入支管,所述进入接头远离蓄冷管的一端与流入支管相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流出管包括有流出总管,所述流出总管的一端与制冷机组的载冷剂回流端相连,所述流出总管的另一端连通安装有若干流出支管,所述排出接头远离蓄冷管的一端与流出支管相连接。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本方案利用峰谷电中价低的低谷电给制冷机组通电,使载冷剂流经流动腔进行热交换,蓄冷内管将冷量传递至内部的相变蓄冷材料,蓄冷外管将冷量传递至外部的蓄冷介质,相变蓄冷材料和蓄冷介质快速充冷,利用夜间低价位电力充冷,降低了制冷成本,储冷箱可与中央空调风机盘管连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进行释冷,调和峰谷用电负荷差,合理利用峰谷电来实现节能和能源合理利用,并且降低用电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储冷箱上方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储冷箱仰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储冷箱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蓄冷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
[0024]1、储冷箱;11、支架;2、蓄冷管;21、蓄冷内管;22、蓄冷外管;3、相变蓄冷材料;4、流动腔;5、进入接头;6、排出接头;7、制冷机组;8、流入管;81、流入总管;82、流入支管;9、流出管;91、流出总管;92、流出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请参阅图1~5,本技术中,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包括:
[0027]储冷箱1,储冷箱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两组支架11,两组支架11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并均匀分布的蓄冷管2,储冷箱1内填充有蓄冷介质,蓄冷管2的内部填充有相变蓄冷材料3,蓄冷管2内设有用于载冷剂流通的流动腔4,蓄冷管2的顶部与底部安装有与流动腔4连通的进入接头5和排出接头6;
[0028]制冷机组7,制冷机组7上安装有分别与进入接头5和排出接头6相连接的流入管8和流出管9,制冷机组7使载冷剂通过流入管8进入蓄冷管2进行热交换,制冷机组7使载冷剂通过流出管9从蓄冷管2回流至制冷机组7内完成循环。
[00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蓄冷管2包括有蓄冷内管21和蓄冷外管22,流动腔4开设于蓄冷内管21的外壁上,蓄冷外管22固定连接于蓄冷内管21的外侧并包裹住流动腔4,通过在蓄
冷内管21上开设出流动腔4后,将蓄冷外管22固定在蓄冷内管21外,方便流动腔4的加工。
[003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流动腔4为螺旋式设置,螺旋式设置的流动腔4增加载冷剂流经的路径与时间,热交换效果更好,蓄冷更加充分。
[00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流动腔4内设置有两处螺纹,流动腔4内设置的两处螺纹分别位于蓄冷管2的两端,进入接头5和排出接头6分别通过螺纹与流动腔4的两端相连,且进入接头5和排出接头6远离蓄冷管2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蓄冷箱外。
[003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相变蓄冷材料3为固-液转换的相变蓄能材料,具体可采用共晶相变蓄冷材。
[003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蓄冷介质为氯化钠溶液,蓄冷介质的高度超过蓄冷管2的上表面。
[003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流入管8包括有流入总管81,流入总管81的一端与制冷机组7的载冷剂流出端相连,流入总管81的另一端连通安装有若干流入支管82,进入接头5远离蓄冷管2的一端与流入支管82相连接。
[003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流出管9包括有流出总管91,流出总管91的一端与制冷机组7的载冷剂回流端相连,流出总管91的另一端连通安装有若干流出支管92,排出接头6远离蓄冷管2的一端与流出支管92相连接。
[003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利用峰谷电中价低的低谷电给制冷机组7通电,制冷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冷箱(1),所述储冷箱(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两组支架(11),两组所述支架(11)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并均匀分布的蓄冷管(2),所述储冷箱(1)内填充有蓄冷介质,所述蓄冷管(2)的内部填充有相变蓄冷材料(3),所述蓄冷管(2)内设有用于载冷剂流通的流动腔(4),所述蓄冷管(2)的顶部与底部安装有与流动腔(4)连通的进入接头(5)和排出接头(6);制冷机组(7),所述制冷机组(7)上安装有分别与进入接头(5)和排出接头(6)相连接的流入管(8)和流出管(9),所述制冷机组(7)使载冷剂通过流入管(8)进入蓄冷管(2)进行热交换,所述制冷机组(7)使载冷剂通过流出管(9)从蓄冷管(2)回流至制冷机组(7)内完成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管(2)包括有蓄冷内管(21)和蓄冷外管(22),所述流动腔(4)开设于蓄冷内管(21)的外壁上,所述蓄冷外管(22)固定连接于蓄冷内管(21)的外侧并包裹住流动腔(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腔(4)为螺旋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峰谷电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少煊,丁腾晖,曹胜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共享钢板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