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408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涉及游乐设施安全控制设备领域。包括立柱,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立柱和栏杆共同组成围栏结构,所述栏杆的上方设置有红外探测器,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灯,所述栏杆的背面设置有副围栏,所述副围栏的底部螺纹套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围栏结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围栏结构正面设置有门框,所述门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进出门,所述进出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智能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加有利于监管游乐设施的操作管理,防止操作人员擅自离岗,更加适合监管游乐设施的正常稳定运行。更加适合监管游乐设施的正常稳定运行。更加适合监管游乐设施的正常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游乐设施安全控制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型游乐设施属于国家立法监管的特种设备,其型式结构、运动形式多变复杂,目前特种设备目录将其分为观览车类、飞行塔类、自控飞机类、陀螺类、滑行车类、转马类、架空游览车类、碰碰车类、滑道类、无动力游乐设施、小火车类、赛车类、水上游乐设施等十三大类。大型游乐设施具有社会关注度高、安全风险隐患容忍度低的特点,因而对其的安全风险要求也更为严苛。监管部门为准确掌握特定区域内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风险情况,往往需要对该区域内的大型游乐设施企业及其设备进行安全风险排查及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但是,由于大型游乐设施型式多样,企业分布分散且隐患管理水平低,不能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隐患。这就导致监管人员无法准确评估区域内大型游乐设施安全风险状况,以及难以实现对问题隐患的有效监管与追踪。
[0003]现有的电动游乐设施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有人攀爬发生意外危险,通常会在外部围上围栏,现有的围栏只能够起到简单的隔离作用,人依然能够翻越围栏爬上塔架,不能够及时的对管理人员进行提醒,以及对翻越人员进行阻止,为此我们提供了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包括立柱,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立柱和栏杆共同组成围栏结构,所述栏杆的上方设置有红外探测器,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灯,所述栏杆的背面设置有副围栏,所述副围栏的底部螺纹套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围栏结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围栏结构正面设置有门框,所述门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进出门,所述进出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智能锁。
[0007]作为优选方案:
[0008]所述红外探测器固定安装在立柱的侧面,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探测器对称分布在立柱上。
[0009]所述副围栏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件,所述活动套件活动套接在栏杆上。
[0010]所述摄像头的数量有三个且关于支撑杆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摄像头的监控角度为360度。
[0011]所述智能锁的正面设置有按键和指纹模块,所述智能锁的型号为EVDON—K668。
[0012]所述围栏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于红外探测器、报警灯和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该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通过设置红外探测器,当有人要翻越栏杆时,红外探测器感应到人员翻越栏杆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然后由控制装置控制报警灯闪烁,能够对管理人员进行提醒,同时能够对翻越者起到警告的作用,通过设置副围栏,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有人翻越时,伺服电机会带动丝杠转动,使副围栏沿着丝杠向上移动,能够增加围栏的高度,从而对翻越者造成阻碍,阻止翻越者继续翻越。
[0015]2、该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通过在围栏的内部设置摄像头,利用摄像头对围栏周围的情况进行实时的录像以及人脸识别,方便对围栏进行检测,同时实现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监控,记录操作人员在岗记录,保障游乐设施运行安全规范。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副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立柱;2、栏杆;3、红外探测器;4、报警灯;5、副围栏;6、活动套件;7、丝杠;8、伺服电机;9、支撑杆;10、摄像头;11、门框;12、进出门;13、智能锁;14、按键;15、指纹模块;16、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3所示,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包括立柱1,立柱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栏杆2,立柱1和栏杆2共同组成围栏结构。栏杆2的上方设置有红外探测器3,红外探测器3固定安装在立柱1的侧面,红外探测器3包括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通过设置红外探测器3,当有人要翻越栏杆2时,红外探测器3感应到人员翻越栏杆2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16,然后由控制装置16控制报警灯4闪烁,能够对管理人员进行提醒,同时能够对翻越者起到警告的作用。
[0023]红外探测器3对称分布在立柱1上,立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灯4。栏杆2的背面设置有副围栏5,副围栏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件6,活动套件6活动套接在栏杆2上。副围栏5的底部螺纹套接有丝杠7,丝杠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通过设置副围栏5,当红外探测器3检测到有人翻越时,伺服电机8会带动丝杠7转动,使副围栏5沿着丝杠7向上移动,能够增加围栏的高度,从而对翻越者造成阻碍,阻止翻越者继续翻越。
[0024]围栏结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0,摄像头10的数量有三个且关于支撑杆9中心对称分布,摄像头10的监控角度为360度。通过在围栏结构的内部设置摄像头10,利用摄像头10对围栏周围的情况进行实时的录像,方便对围栏进行检测,能够留下翻越者翻越围栏的证据,方便后续对翻越者进行追责;同时也可以记录操作人员在岗行为,提高安全规范。
[0025]围栏结构正面设置有门框11,门框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进出门12,进出门1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智能锁13,智能锁13的正面设置有按键14和指纹模块15,通过设置智能锁13,利用智能锁13记录下管理人员设置的密码以及指纹,只有管理人员能够打开进出门12,使用智能锁13更加的智能方便,不需要携带钥匙,避免钥匙丢失。智能锁13的型号为EVDON—K668。
[0026]围栏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16,控制装置16分别于红外探测器3、报警灯4和伺服电机8电性连接。
[0027]控制装置16包括电气连接的内部功能模块及硬件,如人脸识别装置、信号延时装置、信号转换装置、信号采集装置等,属于现有技术。
[0028]使用时,通过红外探测器3发出红外线进行检测,当有人翻越围栏时,红外探测器3检测到翻越人员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16,再由控制装置16控制报警灯4进行闪烁,同时伺服电机8带动丝杠7转动,使副围栏5快速的上升对翻越人员进行阻挡,通过摄像头10对围栏进行录像,记录下翻越人员的翻越时证据及操作人员在岗记录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栏杆(2),所述立柱(1)和栏杆(2)共同组成围栏结构,所述栏杆(2)的背面设置有副围栏(5),所述副围栏(5)的底部螺纹套接有丝杠(7),所述丝杠(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2)的上方设置有红外探测器(3),所述立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灯(4),所述围栏结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0),所述围栏结构正面设置有门框(11),所述门框(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进出门(12),所述进出门(1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智能锁(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3)固定安装在立柱(1)的侧面,所述红外探测器(3)包括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机的游乐设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魏万军罗志强葛艳乔伟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特种设备检验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