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96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包括截面为圆筒状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顶盖和底盖,顶盖顶端设置有盖帽,壳体内设置有内装火药,顶盖上设置有用于引燃内装药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盖的底端沿轴向设置有环形孔,环形孔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多个等间距设置有的连接筋进行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筋的相对一侧与环形孔两侧的内壁形成通气孔,盖帽与顶盖之间采用密封胶粘剂的弱连接方式固定,点火装置与内装药之间存在间距,而盖帽与顶盖之间采用密封胶粘剂的弱连接方式固定,可以确保在火药气体及其压力作用下两者能够便捷分离。用下两者能够便捷分离。用下两者能够便捷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外源点火装置,属于红外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红外源是空空导弹拖靶及靶机用红外源,是一种红外靶标,属空空导弹类防空武器所要攻击目标的替代物。空空导弹拖靶和靶机主要由无人机、三叶靶、红外源和点火控制装置组成。无人机通过软体三叶靶拖曳红外源,模拟来袭飞机飞行的红外特性。点火控制装置由搭载在无人机上的发射器和连接在红外源上的接收器组成,点火时由无人机发出点火指令给发射器,接收器收到信号接通电源,点燃红外源(点火部件)。点火部件作用后引燃红外源壳体内装药并持续燃烧,空空导弹识别其产生的红外辐射信号予以锁定、瞄准后,进行实施打击。红外源装药有引燃剂、传火剂、红外曳光剂三种药剂组成,红外曳光药剂能够增强拖靶和靶机的目标显示特征,可有效模拟真实飞行目标。
[0003]红外源对保障部队战斗力提高和促进防空武器产品研制具有重要意义。点火可靠性是其最基本的性能指标要求,点火装置是影响和保证红外源在使用中能否实现这一指标的关键因素。某型红外源在研制过程中,初期设计为目前通常采用的封闭式点火装置,在部队演习、训练过程中,点火故障较高,影响了完成时间和使用实效,也增加了费用成本。通过分析现有点火装置对点火可靠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改进设计一种新型的敞开式点火装置,点火可靠性显著提升,满足了产品设计和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br/>[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包括截面为圆筒状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顶盖和底盖,顶盖顶端设置有盖帽,壳体内设置有内装火药,顶盖上设置有用于引燃内装药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盖的底端沿轴向设置有环形孔,环形孔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多个等间距设置有的连接筋进行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筋的相对一侧与环形孔两侧的内壁形成通气孔,盖帽与顶盖之间采用密封胶粘剂的弱连接方式固定,点火装置与内装药之间存在间距。
[0006]优选的,所述顶盖与壳体之间采用销钉的强连接结构固定,所述顶盖的外壁上涂敷硅橡胶。
[0007]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的截面呈腰形。
[0008]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气孔截面的总面积占环形孔截面面积的1/2~2/3。
[0009]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内壁底端一体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容置槽,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设置有内壁与容置槽内壁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盖帽的底端设置有外壁与顶盖内壁贴合的凸台,所述凸台底端的轴心处设置有内壁与连接轴外壁贴
合的通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底端设置有环形槽。
[0011]优选的,所述点火部件包括电点火头和设置于容置槽内的点火药包,所述电点火头内置于黑火药中,且电点火头远离点火药包的一端设置有引线,所述引线穿过安装孔并延伸至安装孔外部,所述点火药包由一种棉布制作包裹小粒黑火药。
[0012]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盖帽与顶盖之间采用密封胶粘剂的弱连接方式固定,确保在火药气体及其压力作用下两者能够便捷分离,同时通过顶盖与壳体之间采用销钉的强连接结构固定,以确保顶盖在火药气体及其压力作用下不会与壳体不分离,而顶盖的外壁上涂敷硅橡胶,可以增加顶盖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多个通气孔截面的总面积占环形孔截面面积的1/2~2/3的设置,可以增加内装药的持续可靠燃烧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的剖视图;
[0014]图2为顶盖底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顶盖顶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盖帽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点火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包括截面为圆筒状的壳体5,壳体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顶盖3和底盖6,顶盖3顶端设置有盖帽1,壳体5内设置有内装火药4,顶盖3上设置有用于引燃内装火药4的点火装置2,顶盖3的底端沿轴向设置有环形孔3

5,环形孔3

5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多个等间距设置有的连接筋3

2进行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筋3

2的相对一侧与环形孔3

5两侧的内壁形成通气孔3

1,盖帽1与顶盖3之间采用密封胶粘剂的弱连接方式固定,点火装置2与内装火药4之间存在间距。
[002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顶盖3与壳体5之间采用销钉的强连接结构固定,该固定方式可以保证在火药气体及其压力作用下两者不分离,同时顶盖3的外壁上涂敷硅橡胶,从而增加顶盖3与壳体5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1]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通气孔3

1的截面呈腰形。
[0022]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内装药的持续可靠燃烧,多个通气孔3

1截面的总面积占环形孔截面面积的1/2~2/3,降低内装火药4燃烧时与空气的接触面,从而增强内装火药4燃烧的持续性。
[0023]进一步的,如图2

4所示,顶盖3内壁的底端一体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底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容置槽3

3,连接轴的顶端设置有内壁与容置槽3

3内壁连通的安装孔3

4,盖帽1的底端设置有外壁与顶盖3内壁贴合的凸台1

3,凸台1

3底端的轴心处设置有内壁与连接轴外壁贴合的通孔1

2。
[0024]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了减轻盖帽的重量,凸台1

3的底端设置有环形槽1

1,从
而使盖帽1在火药气体及其压力作用下迅速飞离顶盖3。
[0025]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5所示,点火装置2包括电点火头7和设置于容置槽3

3内的点火药包8,电点火头7内置于黑火药中,且电点火头7远离点火药包8的一端设置有引线,引线穿过安装孔3

4并延伸至安装孔3

4外部,点火药包8由一种棉布制作包裹小粒黑火药药。
[0026]工作原理:点火装置2装配至容置槽3

3中,并将引线通过安装孔3

4引出,再将带点火装置2的顶盖3装入壳体5中,然后将盖帽1装配进顶盖3顶端,信号接收源接收启动信号,电源为通过引线为电点火头7提供电力,电点火头7点火并引燃点火药包8中小粒黑火药,点火药包8点燃内装火药4,火药气体及其形成的压力穿过通气孔3

1并作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包括截面为圆筒状的壳体(5),所述壳体(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顶盖(3)和底盖(6),所述顶盖(3)顶端设置有盖帽(1),所述壳体(5)内设置有内装火药(4),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用于引燃内装火药(4)的点火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的底端沿轴向设置有环形孔(3

5),所述环形孔(3

5)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多个等间距设置有的连接筋(3

2)进行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筋(3

2)的相对一侧与环形孔(3

5)两侧的内壁形成通气孔(3

1),所述盖帽(1)与顶盖(3)之间采用密封胶粘剂的弱连接方式固定,所述点火装置(2)与内装火药(4)之间存在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与壳体(5)之间采用销钉的强连接结构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3

1)的截面呈腰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源敞开式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气孔(3

1)截面的总面积占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可华昂秦常晓傅洁严定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