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输液泵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379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输液泵,包括依次设置的选择阀、脱气机、进液三通、泵头机构以及缓冲混合器;所述选择阀、脱气机以及进液三通呈依次连接,所述进液三通上设有进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所述泵头机构包括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呈连接的第一泵体与第一放空阀,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呈连接的第二泵体与第二放空阀,所述第二泵体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放空阀及所述第二放空阀分别与外部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缓冲混合器分别与第一放空阀、第二放空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进液三通分别与第一泵体、第二泵体连接,能够对液体进行分流。行分流。行分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输液泵


[0001]本技术属于输液泵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输液泵。

技术介绍

[0002]液相色谱是一类分离与分析技术,其特点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固定相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纸、薄板和填充床等。在色谱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区分各种方法,根据固定相的形式产生了各自的命名,如纸色谱、薄层色谱和柱液相色谱。
[0003]对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来说,其内部输液泵需要具备较强的耐高压性能,以满足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在实际中的运用需求,而现有的输液泵内存在多个单元共用压力传感器,存在脉动相互干扰严重的情况,导致稳定性较差,并且延迟体积大于500ul,影响输液泵的耐高压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输液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输液泵,包括依次设置的选择阀、脱气机、进液三通、泵头机构以及缓冲混合器;
[0006]所述选择阀、脱气机以及进液三通呈依次连接,所述进液三通上设有进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
[0007]所述泵头机构包括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呈连接的第一泵体与第一放空阀,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呈连接的第二泵体与第二放空阀,所述第二泵体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放空阀及所述第二放空阀分别与外部压力传感器连接;
[0008]所述缓冲混合器分别与第一放空阀、第二放空阀连接。
[000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泵体入口位置处及所述第二泵体入口位置处均设置有入口阀,所述第一泵体出口位置处及所述第二泵体出口位置处均设置有出口阀。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泵体包括第一主泵与第一副泵,所述入口阀与所述第一主泵入口位置处及所述第一副泵入口位置处分别对应,所述出口阀与所述第一主泵出口位置处及所述第一副泵出口位置处分别对应。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泵体包括第二主泵与第二副泵,所述入口阀与所述第二主泵入口位置处及所述第二副泵入口位置处分别对应,所述出口阀与所述第二主泵出口位置处及所述第二副泵出口位置处分别对应。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入口阀与所述出口阀均为单向阀。
[0013]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空阀、第二放空阀以及缓冲混合器均
为三通结构。
[001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空阀、第二放空阀分别通过不锈钢管与所述缓冲混合器连接。
[0015]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采用进液三通分别与第一泵体、第二泵体连接,能够对液体进行分流;
[0017](2)缓冲混合器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延迟体积至200ul以下,提高了输液泵的耐高压性能;
[0018](3)缓冲混合器与第一放空阀、第二放空阀形成了三通结构,有效减少管路接头的使用数量,进而降低输液泵的泄露风险。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2]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0023]图中:10、选择阀;20、脱气机;30、进液三通;31、进液口;32、第一出液口;33、第二出液口;40、泵头机构;41、第一组件;411、第一泵体;4111、第一主泵;4112、第一副泵;412、第一放空阀;42、第二组件;421、第二泵体;4211、第二主泵;4212、第二副泵;422、第二放空阀;50、缓冲混合器;60、入口阀;70、出口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5]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输液泵,包括依次设置的选择阀10、脱气机20、进液三通30、泵头机构40以及缓冲混合器50,选择阀10、脱气机20以及进液三通30呈依次连接,进液三通30上设有进液口31、第一出液口32以及第二出液口33,泵头机构40包括第一组件41与第二组件42,第一组件41包括呈连接的第一泵体411与第一放空阀412,第一泵体411与第一出液口32连接,第二组件42包括呈连接的第二泵体421与第二放空阀422,第二泵体421与第二出液口33连接,第一放空阀412及第二放空阀422分别与外部压力传感器连接,采用进液三通30分别与第一泵体411、第二泵体421连
接,能够对液体进行分流,第一放空阀412接入外部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液路压力,将第一泵体411的液体汇集到一起,再通过第一放空阀412排出作为一个三通作用,最后可以通过旋开旋钮排出存积在第一泵体411内的气体,第二放空阀422接入外部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液路压力,将第二泵体421的液体汇集到一起,再通过第二放空阀422排出作为一个三通作用,最后可以通过旋开旋钮排出存积在第二泵体421内的气体。
[0027]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混合器50分别与第一放空阀412、第二放空阀422连接,缓冲混合器50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延迟体积至200ul以下,提高了输液泵的耐高压性能,缓冲混合器50与第一放空阀412、第二放空阀422形成了三通结构,有效减少管路接头的使用数量,进而降低输液泵的泄露风险。
[0028]进一步地,第一泵体411入口位置处及第二泵体421入口位置处均设置有入口阀60,第一泵体411出口位置处及第二泵体421出口位置处均设置有出口阀70,第一泵体411包括第一主泵4111与第一副泵4112,入口阀60与第一主泵4111入口位置处及第一副泵4112入口位置处分别对应,出口阀70与第一主泵4111出口位置处及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选择阀(10)、脱气机(20)、进液三通(30)、泵头机构(40)以及缓冲混合器(50);所述选择阀(10)、脱气机(20)以及进液三通(30)呈依次连接,所述进液三通(30)上设有进液口(31)、第一出液口(32)以及第二出液口(33);所述泵头机构(40)包括第一组件(41)与第二组件(42),所述第一组件(41)包括呈连接的第一泵体(411)与第一放空阀(412),所述第一泵体(411)与所述第一出液口(32)连接,所述第二组件(42)包括呈连接的第二泵体(421)与第二放空阀(422),所述第二泵体(421)与所述第二出液口(33)连接,所述第一放空阀(412)及所述第二放空阀(422)分别与外部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缓冲混合器(50)分别与第一放空阀(412)、第二放空阀(42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411)入口位置处及所述第二泵体(421)入口位置处均设置有入口阀(60),所述第一泵体(411)出口位置处及所述第二泵体(421)出口位置处均设置有出口阀(7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输液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耀武赵富荣张欣史保营
申请(专利权)人:科诺美苏州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