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可调整的行车记录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
,具体为一种支架可调整的行车记录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行车记录仪是记录行车过程的仪器,其能够完整的记录下行车过程中的影响和声音。
[0003]目前,行车记录仪一般都是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但是安装好之后,行车记录仪本体就不能够进行调节了,由于不同的车型其前挡风玻璃的弧度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这样会使得行车记录仪的拍摄角度可能因为前挡风玻璃的弧度无法正对前方,导致其拍摄偏上或者偏下,使其拍摄范围受限,影响其正常使用,再者就是目前的行车记录仪在安装好之后,无法进行左右方向上的调整,这样在一些狭窄的道路会车或者车辆某一侧较为拥挤的时候,需要对车辆的某一侧进行详细的监测记录的时候,其就无法拍摄记录到车辆一侧的情况,使得行车记录仪的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可调整的行车记录仪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架可调整的行车记录仪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行车记录仪本体,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撑台轨,所述支撑台轨上开设有T型滑槽,且支撑台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凸轨板,所述上凸轨板上开设有限位移动孔,支撑台轨上靠近安装支架的一端开设有插接通孔,所述插接通孔与T滑槽相贯通,支撑台轨上远离安装支架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凹槽,且支撑台轨上开设有限位凹槽的一端下侧固定设置有下垂板,所述下垂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块,所述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可调整的行车记录仪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和行车记录仪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撑台轨(11),所述支撑台轨(11)上开设有T型滑槽,且支撑台轨(1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凸轨板(12),所述上凸轨板(12)上开设有限位移动孔(13),支撑台轨(11)上靠近安装支架(1)的一端开设有插接通孔(14),所述插接通孔(14)与T滑槽相贯通,支撑台轨(11)上远离安装支架(1)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凹槽(15),且支撑台轨(11)上开设有限位凹槽(15)的一端下侧固定设置有下垂板(16),所述下垂板(1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块(17),所述安装支架(1)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操作板(18),所述操作板(18)上开设有螺纹孔(181),且安装支架(1)的下端面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撑板块(19),所述支撑板块(19)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圆柱杆(191),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连柱(41),所述安装连柱(4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配合齿轮(42),且行车记录仪本体(4)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端凸连板(43),所述端凸连板(43)上开设有防转孔(44),行车记录仪本体(4)通过便捷调节机构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可调整的行车记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调节机构包括T型配合滑架(2)、安装条块(3)、长条驱动块(5)、连接套(6)、第一弹簧(62)、斜体连套(7)、第二齿条(8)、第二弹簧(82)和限转板架(9),所述T型配合滑架(2)插接在T型滑槽中,且T型配合滑架(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条块(21),所述支撑条块(21)的上侧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凸出配合板(22),且支撑条块(21)的两端端面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架可调整的行车记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块(3)上开设有安装通孔(31),且安装条块(3)的上侧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立杆(32),所述连接立杆(3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空心齿轮(33),所述空心齿轮(33)套接在限位螺栓(23)上,安装条块(3)的两端一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侧凸承板(34),所述侧凸承板(34)上开设有配合通孔(35),安装条块(3)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下移配合孔(36),所述下移配合孔(36)的外围嵌入安装有第一磁铁(37),且安装条块(3)的两端上侧对称固定设置有L型限位挡板(38),所述安装通孔(31)中插接有安装连柱(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架可调整的行车记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驱动块(5)上安装有轴承(51),所述轴承(51)配合有螺纹操作杆(52),所述螺纹操作杆(52)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81)中,长条驱动块(5)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撑端块(53),所述支撑端块(53)上固定设置有矩形轨杆(54),所述矩形轨杆(54)上套接有第一齿条(55),所述第一齿条(55)与空心齿轮(33)相啮合。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俊,汤显华,陈恩奇,李绍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猿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