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樱草试管开花诱导培养基及其在试管花卉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23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樱草试管开花诱导培养基及其在试管花卉中的应用,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培养基为花宝1号3g/L+NAA0.5mg/L+蔗糖2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所述培养基可以完成诱导樱草试管内开花,具有实验操作简单、周期短、实用性强等优点,为观花类试管花卉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樱草试管开花诱导培养基及其在试管花卉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樱草试管开花诱导培养基及其在试管花卉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樱草(Primula sieboldii),隶属于报春花科(Primulaceae)报春花属(Primula),多年生草本,国内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叶基生,长圆形或截形,莲座状,花葶直立,伞形花序顶生,花朵繁密,花冠紫红色至淡红色,花色艳丽,整体显得十分典雅娟秀,亭亭玉立,常用于室内盆栽、园林造景及鲜切花使用,具有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
[0003]试管花卉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人工控制的无菌环境条件下,在具有较好观赏性、可携带、微型的透明密闭容器中培养植物的技术。与传统的园艺种植方式相比,是一种非常新颖,较为独特的花卉观赏及栽培方式,具有不受季节限制、避免病害和自然灾害、便于管理等优点。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求新、求异猎奇心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试管开花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使植物在密闭的培养容器内完成开花过程,是试管花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场的主流主要是以生长周期长、把玩时间久的观叶和株型为主的试管花卉,品种单调,而观花类试管花卉培养技术在物种选择、开花诱导、花期物候等方面依然存在难题。樱草试管开花实验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报春花属植物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的生理代谢、基因差异表达以及试管杂交种质创新等提供简便可控的实验平台,也为试管花卉市场多元化提供更多可能。目前,关于樱草的试管开花诱导相关方面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樱草试管开花诱导培养基及其在试管花卉中的应用,利用开花诱导培养基可以完成诱导樱草试管内开花,具有实验操作简单、周期短、实用性强等优点,为观花类试管花卉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樱草试管开花诱导培养基为花宝1号3g/L+ NAA0.5mg/L+蔗糖2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樱草试管开花诱导培养基,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培养,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樱草无菌苗的叶柄切成1cm长度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继代培养30d后分化出不定芽,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BA0.5mg/L+ NAA0.2mg/L+蔗糖30g/L+琼脂6g/L,pH为5.8;2)将分化出的不定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增殖,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BA1.0mg/L+ NAA0.2mg/L+蔗糖3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
1g/L+琼脂7g/L,pH为5.8)上进行不定芽增殖(图1c)。培养温度25
±
2℃,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12h/d,30d后增殖系数为3.17。
[0017]将增殖后的不定芽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1/2MS+NAA0.5+蔗糖3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上进行生根培养(图1d)。培养温度25
±
2℃,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12h/d,30d后统计生根率达100%。
[0018]将具有9

10片叶的生根苗接种到开花诱导培养基(花宝1号3g/L+ NAA0.5mg/L+蔗糖2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上进行试管开花诱导,诱导开花瓶直径7.0cm,高11cm,培养温度15℃,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12h/d,培养60d后有花芽形成,继续培养20d左右花朵开放(图1e),伞形花序,试管开花诱导率达73.33%。
[0019]实施例2申请植物离体库中樱草(Primula sieboldii)试管苗为材料,其材料系用2017年采自黑龙江的樱草种子材料建立的无菌无性系,并以试管苗形式保存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植物离体库。具体方法为:以樱草种子为原材料,将种子表面消毒和无菌萌发得到的无菌小苗,建立无菌无性系。
[0020]将申请得到的樱草无菌苗叶柄切成1cm长度接种到诱导培养基(MS+BA0.5mg/L+ NAA0.2mg/L+蔗糖30g/L+琼脂6g/L,pH为5.8)上进行愈伤诱导,培养温度25
±
2℃,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12h/d,30d后统计愈伤诱导率达99.17%。将愈伤组织继续继代培养30d后,有愈伤分化出不定芽,诱导率为79.66%。
[0021]把分化的不定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MS+BA1.0mg/L+ NAA0.2mg/L+蔗糖3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上进行不定芽增殖。培养温度25
±
2℃,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12h/d,30d后增殖系数为3.17。
[0022]将增殖后的不定芽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1/2MS+NAA0.5+蔗糖3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上进行生根培养。培养温度25
±
2℃,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12h/d,30d后统计生根率达100%。
[0023]将具有9

10片叶的生根苗接种到开花诱导培养基(1/2MS+NAA0.5mg/L+活性炭1g/L+蔗糖20g/L+琼脂6g/L,pH为5.8)上进行试管开花诱导,诱导开花瓶直径7.0cm,高11cm,培养温度15℃,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12h/d,培养90d后植株未见开花。
[0024]实施例3申请植物离体库中樱草(Primula sieboldii)试管苗为材料,其材料系用2017年采自黑龙江的樱草种子材料建立的无菌无性系,并以试管苗形式保存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植物离体库。具体方法为:以樱草种子为原材料,将种子表面消毒和无菌萌发得到的无菌小苗,建立无菌无性系。
[0025]将申请得到的樱草无菌苗叶柄切成1cm长度接种到诱导培养基(MS+BA0.5mg/L+ NAA0.2mg/L+蔗糖30g/L+琼脂6g/L,pH为5.8)上进行愈伤诱导,培养温度25
±
2℃,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12h/d,30d后统计愈伤诱导率达99.17%。将愈伤组织继续继代培养30d后,有愈伤分化出不定芽,诱导率为79.66%。
[0026]把分化的不定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MS+BA1.0mg/L+ NAA0.2mg/L+蔗糖3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上进行不定芽增殖。培养温度25
±
2℃,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12h/d,30d后增殖系数为3.17。
[0027]将增殖后的不定芽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1/2MS+NAA0.5+蔗糖3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上进行生根培养。培养温度25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樱草试管开花诱导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花宝1号3g/L+ NAA0.5mg/L+蔗糖2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樱草试管开花诱导培养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培养,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樱草无菌苗的叶柄切成1cm长度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继代培养30d后分化出不定芽,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BA0.5mg/L+ NAA0.2mg/L+蔗糖30g/L+琼脂6g/L,pH为5.8;2)将分化出的不定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增殖,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BA1.0mg/L+ NAA0.2mg/L+蔗糖3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3)将增殖后的不定芽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蔗糖30g/L+AC 1g/L+琼脂7g/L,pH为5.8;4)将具有9

10片叶的生根苗接种到开花诱导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李村富李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