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NG冷能回收及储运系统,涉及低温气体冷能回收技术领域,包括LNG储罐、LNG冷能回收装置、相变式冷储运撬、终端换冷装置和水冷空调系统,所述LNG储罐的底端连通有LNG主管,所述LNG主管的一端连通有LNG冷能回收管,所述LNG冷能回收管的一端连通有LNG气化管,所述LNG储罐通过LNG主管和LNG冷能回收管与LNG冷能回收装置相连接,所述LNG冷能回收装置的一端连通有NG返回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将LNG冷能回收通过移动式蓄冷装置将冷量输送至远距离用冷终端能避免LNG气化过程中冷量浪费,节约了成本,解决了气化器表面结冰、形成气化雾气等问题,提高了气化器效率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了气化器效率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了气化器效率和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NG冷能回收及储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气体冷能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LNG冷能回收及储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气应用比较广泛,在天然气管网没有覆盖的区域多采用LNG气化站气化供气。气化站常规气化方式有水浴式气化和空浴式气化,将LNG从
‑
162℃升温气化至5℃以上,在气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冷能,不仅造成非常大的能量损失,而且气化冷能还导致气化器表面结冰严重,大大降低气化器效率,同时形成气化雾气,存在安全隐患。
[0003]一般地,气化站LNG冷能回收后,优先考虑就地利用。但实际中,LNG气化站周边没有用冷需求或者没有冷能利用的空间,回收冷能无法就地消纳,如果通过管道输冷的方式,冷能损失较大且投资成本较高。因此存在LNG冷能回收后无处利用的情形。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LNG冷能回收及储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NG冷能回收及储运系统,包括LNG储罐、LNG冷能回收装置、相变式冷储运撬、终端换冷装置和水冷空调系统,所述LNG储罐的底端连通有LNG主管,所述LNG主管的一端连通有LNG冷能回收管,所述LNG冷能回收管的一端连通有LNG气化管,所述LNG储罐通过LNG主管和LNG冷能回收管与LNG冷能回收装置相连接,所述LNG冷能回收装置的一端连通有NG返回管,所述LNG冷能回收装置的表面连通有载冷剂供给管A、载冷剂回流管A、快速接头A和快速接头B,所述LNG冷能回收装置通过载冷剂供给管A、载冷剂回流管A、快速接头A、快速接头B与相变式冷储运撬相连,所述相变式冷储运撬的顶端连通有快速接头C、快速接头D、载冷剂供给管B、载冷剂回流管B,所述相变式冷储运撬通过快速接头C、快速接头D、载冷剂供给管B、载冷剂回流管B与终端换冷装置相连,所述终端换冷装置的顶面连通有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所述终端换冷装置通过供水管路、回水管路与水冷空调系统相连接。
[0007]较佳的,所述LNG冷能回收装置的表面并联有气化器A和气化器B,所述气化器A和气化器B的一端连通有用气用户,所述LNG冷能回收管的表面安装有气动控制阀门A和气动控制阀门B。此处,通过气动控制阀门A和气动控制阀门B可以相互切换,不影响气化站运行。
[0008]较佳的,所述LNG储罐由LNG接收站和LNG卫星站构成。
[0009]较佳的,所述相变式冷储运撬包括半挂车,所述半挂车上安装有相变储冷柜、载冷剂罐、循环泵及管路、阀门A、阀门B、温度传感器D、温度传感器C、快速接头F和快速接头E。
[0010]较佳的,所述供水管路的表面安装有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A,所述回水管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B。此处,为了自动调节实现末端温度精准控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本专利技术中,将LNG冷能回收通过移动式蓄冷装置将冷量输送至远距离用冷终端,带
来了以下益处:
[0013](1)能避免LNG气化过程中冷量浪费,节约了成本;
[0014](2)有效的解决了气化器表面结冰、形成气化雾气等问题,提高了气化器效率和消除安全隐患;
[0015](3)解决冷能无法就地消纳的问题,拓展了冷能利用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LNG冷能回收及储运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LNG冷能回收及储运系统中相变式冷储运撬组成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LNG储罐;2、LNG主管;3、LNG气化管;4、气化器A;5、气化器B;6、用气用户;7、LNG冷能回收管;8、NG返回管;9、LNG冷能回收装置;10、载冷剂供给管A;11、载冷剂回流管A;12、快速接头A;13、快速接头B;14、相变式冷储运撬;15、快速接头C;16、快速接头D;17、载冷剂供给管B;18、载冷剂回流管B;19、终端换冷装置;20、供水管路;21、回水管路;22、水冷空调系统;23、气动控制阀门A;24、气动控制阀门B;25、流量计;26、温度传感器A;27、温度传感器B;28、快速接头E;29、快速接头F;30、温度传感器C;31、温度传感器D;32、阀门B;33、阀门A;34、载冷剂罐;35、循环泵;36、相变储冷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
‑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LNG冷能回收及储运系统,包括LNG储罐1、LNG冷能回收装置9、相变式冷储运撬14、终端换冷装置19和水冷空调系统22,其中水冷空调系统22为用冷终端,可以是冷库、冷链等其他的带有循环介质的用冷应用场景,相变式冷储运撬14包括半挂车,半挂车上安装有相变储冷柜36、载冷剂罐34、循环泵及管路35、阀门A33、阀门B32、温度传感器D31、温度传感器C30、快速接头F29和快速接头E28,载冷剂通过循环泵循环,将冷能储存在相变储冷柜36内,LNG储罐1由LNG接收站和LNG卫星站构成,LNG储罐1的底端连通有LNG主管2,LNG主管2的一端连通有LNG冷能回收管7,LNG冷能回收管7的一端连通有LNG气化管3,LNG储罐1通过LNG主管2和LNG冷能回收管7与LNG冷能回收装置9相连接,LNG冷能回收装置9属于特殊的管壳式换热器,管程内流通的是LNG,壳程内流通的是载冷剂,常见载冷剂有乙二醇水溶液,根据蓄冷温度可以采用其他的载冷剂溶液,LNG与载冷剂换热后升温,变成气态的NG,通过NG返回管8连接气化器A4和气化器B5进一步升温气化,LNG冷能回收装置9的一端连通有NG返回管8,LNG冷能回收装置9的表面连通有载冷剂供给管A10、载冷剂回流管A11、快速接头A12和快速接头B13,LNG冷能回收装置9通过载冷剂供
给管A10、载冷剂回流管A11、快速接头A12、快速接头B13与相变式冷储运撬14相连。
[0024]请参阅图1
‑
2,相变式冷储运撬14的顶端连通有快速接头C15、快速接头D16、载冷剂供给管B17、载冷剂回流管B18,相变式冷储运撬14通过快速接头C15、快速接头D16、载冷剂供给管B17、载冷剂回流管B18与终端换冷装置19相连,终端换冷装置19的顶面连通有供水管路20和回水管路21,供水管路20的表面安装有流量计25和温度传感器A26,回水管路21的表面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G冷能回收及储运系统,包括LNG储罐(1)、LNG冷能回收装置(9)、相变式冷储运撬(14)、终端换冷装置(19)和水冷空调系统(22),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储罐(1)的底端连通有LNG主管(2),所述LNG主管(2)的一端连通有LNG冷能回收管(7),所述LNG冷能回收管(7)的一端连通有LNG气化管(3),所述LNG储罐(1)通过LNG主管(2)和LNG冷能回收管(7)与LNG冷能回收装置(9)相连接,所述LNG冷能回收装置(9)的一端连通有NG返回管(8),所述LNG冷能回收装置(9)的表面连通有载冷剂供给管A(10)、载冷剂回流管A(11)、快速接头A(12)和快速接头B(13),所述LNG冷能回收装置(9)通过载冷剂供给管A(10)、载冷剂回流管A(11)、快速接头A(12)、快速接头B(13)与相变式冷储运撬(14)相连,所述相变式冷储运撬(14)的顶端连通有快速接头C(15)、快速接头D(16)、载冷剂供给管B(17)、载冷剂回流管B(18),所述相变式冷储运撬(14)通过快速接头C(15)、快速接头D(16)、载冷剂供给管B(17)、载冷剂回流管B(18)与终端换冷装置(19)相连,所述终端换冷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其,周鼎程,孟庆岩,彭芳,刘兴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