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301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及其施工方法,属于现状混凝土护坡生态化改造领域,解决了如何在不破坏现状混凝土护岸的前提下对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表面设有多个顺坡向的混凝土格梁,相邻的混凝土格梁之间设有土工格室,土工格室上端通过钢筋锚杆锚固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上。施工方法: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上浇筑混凝土格梁;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上端锚固钢筋锚杆;在混凝土格梁之间铺设土工格室并挂于钢筋锚杆上;在土工格室内填筑种植土。混凝土格梁减少近岸水流切向流速,减缓水流冲刷;土工格室为多个独立单元,以防土工格室被整体冲毁;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对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造成破坏。坡式护岸造成破坏。坡式护岸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现状混凝土护坡生态化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洪水对河道两岸的冲刷,在中小河流治理时,以混凝土坡式护岸为主,河道两岸均为光滑的混凝护岸。河道岸坡是河流水陆交错带的主要组成部分,河道两岸采用硬质护岸,造成自然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物种数量减少。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中小河流混凝土护岸的生态化改造势在必行。
[0003]现有的生态护岸建设技术,比如预制混凝土联锁块、格宾石笼等仅适用于新建河道护岸,而采用前述技术对现状混凝土护岸进行改造,需拆除现状混凝土护岸,拆除混凝土护岸不能被河道行政主管单位所接受。为此,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对现状混凝土护岸进行覆绿和生态化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以解决如何在不破坏现状混凝土护岸的前提下对护岸进行覆绿和生态化改造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的施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表面设有多个顺坡向的混凝土格梁,相邻的混凝土格梁之间设有土工格室,土工格室上端通过钢筋锚杆锚固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上。
[0007]进一步地,土工格室侧部锚固于混凝土格梁上。r/>[0008]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上要浇筑混凝土格梁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打毛,然后在浇筑混凝土格梁处绑扎钢筋,架立模板,完成混凝土格梁的浇筑;B、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上端钻孔,将钢筋锚杆锚固于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中;C、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上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格梁之间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土工格室,将土工格室挂置于钢筋锚杆上,土工格室临混凝土格梁处锚固于混凝土格梁上;D、在土工格室内填筑种植土,种植土表层播种草籽或铺设草皮。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表面设计了混凝土格梁,可减少近岸水流切向流速,减缓洪水期水流对生态护岸的冲刷;通过混凝土格梁将土工格室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单元,以防土工格室被整体冲毁;混凝土格梁为土工格室侧面锚固提供条件,使得土工格室固定更加稳固,且不对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

土工格室;2

混凝土格梁;3

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5

钢筋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3]如图1所示,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表面设有多个顺坡向的混凝土格梁2,相邻的混凝土格梁2之间设有土工格室1,土工格室1上端通过钢筋锚杆5锚固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上。
[0014]土工格室1侧部临混凝土格梁2处采用水泥钉锚固于混凝土格梁2上。
[0015]施工方法如下:A、在设计阶段确定土工格室1的材料幅宽(一般为3~6m),根据土工格室1的材料幅宽和混凝土格梁2宽度确定混凝土格梁2的中线间距,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上定出混凝土格梁2的中线,在中线处根据设计间距钻孔植钢筋,采用风砂枪将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上要浇筑混凝土格梁2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打毛,然后在浇筑混凝土格梁2处绑扎钢筋,架立模板,完成混凝土格梁2的浇筑,混凝土格梁2宽度0.2m,混凝土格梁2与土工格室1同高;B、在土工格室1锚固处的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上端钻孔并采用植筋胶将钢筋锚杆5锚固于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中;C、待混凝土格梁2和植筋胶干化后,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上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格梁2之间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土工格室1,将土工格室1挂置于钢筋锚杆5上,土工格室1临混凝土格梁2处采用水泥钉锚固于混凝土格梁2上;D、土工格室1锚固张拉开后,在土工格室1内填筑种植土,种植土表层播种草籽或铺设草皮。
[0016]本专利技术在实现中小河流混凝土护岸的生态化改造的同时,避免对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产生破坏,保证防洪安全。混凝土格梁2可减少近岸水流切向流速,减缓洪水期水流对生态护岸的冲刷;通过混凝土格梁2将土工格室1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单元,以防土工格室1被整体冲毁;混凝土格梁2为土工格室1侧面锚固提供条件,使得土工格室1固定更加稳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表面设有多个顺坡向的混凝土格梁(2),相邻的混凝土格梁(2)之间设有土工格室(1),土工格室(1)上端通过钢筋锚杆(5)锚固在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室(1)侧部锚固于混凝土格梁(2)上。3.一种河流混凝土坡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结构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现状混凝土坡式护岸(3)上要浇筑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军辉郭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