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285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涉及日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包括植物油纳米乳,植物油纳米乳由甘油、水、小麦胚芽油、稻糠油、鳄梨油、聚甘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油纳米乳,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涉及日化用品


技术介绍

[0002]纳米乳液(nanoemulsion)又称微乳液(microemulsion),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等自发形成,粒径为1~100nm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分散体系.一般来说,纳米乳分为三种类型,即水包油型纳米乳(O/W)、油包水型纳米乳(W/O以及双连续型纳米乳(B.C);
[0003]纳米乳化技术已渗透到日用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成为当今国际上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研究领域;
[0004]根据公告号为CN 107753399 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动植物油纳米护肤乳,是属于中药化妆品动植物精油纳米护肤乳配制生产
是一种由天然动植物油和制作化妆的辅料粉碎成60目的粗粉,加入8倍的水,制成混悬液,在胶体磨中混合均匀进行细化处理,细化液再置于均质机中进行混匀细化,进行纳米化粉碎,制成粒径在30

100nm的天然动植物纳米乳,具有显著的淡化雀斑、排除色素沉着、保持皮肤细胞再生、抗衰营养,渗透肌肤,改善微循环,抑菌阻断痘的生成。增强肌肤弹性,减少皱纹,防冻治裂等多种护肤美容作用;
[0005]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发现,上述纳米乳在涂抹上皮肤上时虽然具有多种护肤效果,但是由于内部含有多种动物油以及多种不属于活性分子的各种精油以及植物油,导致其混合物不能够进一步的做细化处理,粘性较高,不仅影响皮肤吸收纳米乳的效果,在涂抹后脸部还会感到粘性带来的不适,同时在使用时由于内部各种精油以及动物油的混合,一些对精油或上述提到的动物油过敏者也无法进行涂抹使用。
[0006]因此,亟需一种植物油纳米乳,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多种植物油利用大豆卵磷脂与聚甘油乳化剂复配采用高压均质方法,制成与皮肤结构近似的双分子层磷脂结构的乳液基质,多种活性分子在高压均质的工艺制作下能形成与在皮肤结构近似双分子层磷脂结构的乳液基质,能稀释到水中,使制成的护肤品,吸收度以及利用率更高,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敏感肌以及受众群体,应用范围更广,同时实现无粘度爽肤水、无粘度喷雾乳液等剂型。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包括植物油纳米乳,所述植物油纳米乳由甘油、水、小麦胚芽油、稻糠油、鳄梨油、聚甘油

10硬脂酸酸酯、氢化磷脂酰胆碱、大豆卵磷脂为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包括氢化磷脂酰胆碱为乳化剂的乳化基质百分比配比调和而成;
[0009]其配比为:
[0010]甘油:20

35;
[0011]水:5

25%;
[0012]小麦胚芽油:15

25;
[0013]稻糠油:10

20%;
[0014]鳄梨油:10

20%;
[0015]聚甘油

10硬脂酸酸酯:3

8%;
[0016]氢化磷脂酰胆碱:0.1

3%;
[0017]大豆卵磷脂:0.1

3%。
[0018]优选的,最优的所述乳化基质配比为:
[0019]甘油:25%
[0020]水:20%;
[0021]小麦胚芽油:18%;
[0022]稻糠油:16%;
[0023]鳄梨油:13%;
[0024]聚甘油

10硬脂酸酸酯:5%;
[0025]氢化磷脂酰胆碱:2%;
[0026]大豆卵磷脂:1%。
[0027]优选的,所述甘油为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得到的天然甘油,其中天然甘油的具体配比为:
[0028]乳化棕榈油70~80%;
[0029]果糖10~16%;
[0030]改性剂6~8%;
[0031]单甘酯1~2%;
[0032]转化酶1~2%;
[0033]山梨醇4~5%;
[0034]稳定剂;1~2%。
[0035]优选的,所述水采用去离子水或天然泉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6]优选的,所述小麦胚芽油在小麦胚胎到出芽一周内,用冷压的方法提取,提炼出清纯的小麦胚芽油;其中所述小麦胚芽油的具体提取方法为:
[0037]S1:小麦胚芽粉与水混合,然后调pH值至2

3.5,得混合物;小麦胚芽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3;小麦胚芽粉的粒度为80

320目;
[0038]S2:混合物于105℃

110℃下保持5分钟,然后冷却;
[0039]S3:向冷却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小麦胚芽粉质量3%的酸性蛋白酶,水解7

8小时,离心分离,分别收集上层小麦胚芽油和下层液:
[0040]S4:下层液经低温干燥后进行冷榨,得到小麦胚芽油。
[0041]优选的,所述稻糠油是通过将稻米中的脂肪经压榨或浸出等工艺提取分离所得,其中每100千克稻米经过加工后得到20

30千克稻糠油,所述稻糠油的制备方法为:
[0042]S1:称取稻糠,采用风选除去碎米及其他杂质;
[0043]S2:取所述S1中清选好的稻糠,置于90

120℃处,在旋转条件下蒸8

14min,使其含水量达到35~45%;
[0044]S3:取所述S2中处理后的稻糠置于110~120℃,翻炒25~35min,使其水分降至4~6%;
[0045]S4:取所述S3中处理后的米糠于85~90℃压榨4~5min,过滤得到稻糠油。
[0046]优选的,所述鳄梨油通过牛油果提炼而成,所述鳄梨油内包括有维生素c以及其他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元素,所述聚甘油

10硬脂酸酸酯内含有高量的酸值以及硫酸灰分。
[0047]优选的,所述大豆卵磷脂构成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以及磷脂,其中所述磷脂为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8]优选的,所述氢化磷脂酰胆碱通过将所述大豆卵磷脂、溶剂和催化剂混合,在氢气环境下加热开始反应,之后冷却,除去催化剂和溶剂,之后干燥,得到所述氢化磷脂酰胆碱。
[0049]一种植物油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0]S1:将所述去离子水、所述甘油、所述聚甘油

10硬脂酸酸酯、所述氢化磷脂酰胆碱、所述大豆卵磷脂混合加热至80

85℃,将所述小麦胚芽油、所述稻糠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包括植物油纳米乳,所述植物油纳米乳由甘油、水、小麦胚芽油、稻糠油、鳄梨油、聚甘油

10硬脂酸酸酯、氢化磷脂酰胆碱、大豆卵磷脂为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包括氢化磷脂酰胆碱为乳化剂的乳化基质百分比配比调和而成;其配比为:甘油:20

35;水:5

25%;小麦胚芽油:15

25;稻糠油:10

20%;鳄梨油:10

20%;聚甘油

10硬脂酸酸酯:3

8%;氢化磷脂酰胆碱:0.1

3%;大豆卵磷脂:0.1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最优的所述乳化基质配比为:甘油:25%水:20%;小麦胚芽油:18%;稻糠油:16%;鳄梨油:13%;聚甘油

10硬脂酸酸酯:5%;氢化磷脂酰胆碱:2%;大豆卵磷脂: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为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得到的天然甘油,其中天然甘油的具体配比为:乳化棕榈油70~80%;果糖10~16%;改性剂6~8%;单甘酯1~2%;转化酶1~2%;山梨醇4~5%;稳定剂;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采用去离子水或天然泉水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油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胚芽油在小麦胚胎到出芽一周内,用冷压的方法提取,提炼出清纯的小麦胚芽油;其中所述小麦胚芽油的具体提取方法为:S1:小麦胚芽粉与水混合,然后调pH值至2

3.5,得混合物;小麦胚芽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3;小麦胚芽粉的粒度为80

320目;S2:混合物于105℃

110℃下保持5分钟,然后冷却;
S3:向冷却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小麦胚芽粉质量3%的酸性蛋白酶,水解7

8小时,离心分离,分别收集上层小麦胚芽油和下层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通屈冬冬周国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曦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