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272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1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人机、安防、汽车、气象、医疗、VR、AR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其搭载的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广角镜头通过引入桶形畸变,尽可能压缩边缘视场光线,可获得视场角超过218
°
的超广角镜头。然而,超广角镜头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光圈较小、像差校正难度大、头部尺寸过大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至少具有超大视场角、大光圈、小型化的优点。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150
°
<FOV/FNO<180
°

[000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光焦度分配、光阑位置、镜片厚度及镜片间间距设置合理,使该光学镜头具有紧凑型的大光圈结构,且可使光学镜头内进入更多的光通量,以使光学镜头在昏暗环境中也能成像清晰,实现了超大视场、大光圈以及小型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0008]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09]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0]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曲线图。
[0011]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0013]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4]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5]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曲线图。
[0016]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0018]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9]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20]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滤光片,且各个透镜的光学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0024]具体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为玻璃球面镜片,第二透镜至第六透镜为塑胶非球面镜片。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与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150
°
<FOV/FNO<180
°
。满足上述范围,有利于扩大光学镜头的视场角并增大光学镜头的光圈,实现超大视场角和大光圈的均衡。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IH与光学镜头的光瞳直径EPD满足:4.5<IH/EPD<5.5。满足上述范围,有利于平衡像面大小与边缘视场相对照度,实现大视场、大光圈以及小型化的均衡。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和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满足:

0.2<f12/f3<

0.05。满足上述范围,通过合理搭配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的焦距,把超大角度的入射光线在光学系统中转化成小角度光线,能够更好的修正系统场曲以及畸变,达到提升成像质量的效果。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满足:4.0<f3/f4<10.0。满足上述范围,通过合理搭配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的光焦度,能够很好的修正轴外光线的垂轴色差,同时也能够修正慧差、场曲,减小镜头的偏心敏感度。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和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13.0<f45/f<

8.0。
[0030]满足上述范围,通过合理搭配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的焦距,能够很好的控制光学镜头的高级球差,同时能够降低光学镜头的场曲,更好的提升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满足:4.5<f3/f6<9.0。满足上述范围,通过合理控制第三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的光焦度,能够保证镜片的加工性,同时能够降低入射光的转折趋势,使光线入射至像面具有更小的入射角度,增强芯片接收效率。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与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满足:

11.0<R21/R22<

2.0;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与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满足:1.0<R31/R32<2.0。满足上述范围,能够很好的矫正光学镜头的像差,提升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AT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AT2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AT34满足:4.8<(AT12+AT23)/AT34<6.5。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共六片透镜,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150
°
<FOV/FNO<18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4.5<IH/EPD<5.5;其中,IH表示所述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EPD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瞳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2<f12/f3<

0.05;其中,f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4.0<f3/f4<10.0;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3.0<f45/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瑶章彬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