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轴总成、销轴副和滚轮罐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263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销轴总成、销轴副和滚轮罐耳,其中销轴总成是构成销轴副的基础,销轴副可以用作滚轮罐耳的销轴副,销轴总成则包括销轴,该销轴两端具有止口;销轴两端端面开有与销轴共轴线的锥形盲孔,确定出锥形盲孔的侧壁开有至少两个豁口;锥形塞,与锥形盲孔配合;端盖,端盖的套部套于止口的外柱面,端盖的盖体则用于抵压锥形塞,以将锥形塞压入锥形盲孔,致使止口胀形而与套体间形成过盈连接或型锁合。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销轴总成可靠性好,且与销轴孔配合间隙相对容易控制。轴孔配合间隙相对容易控制。轴孔配合间隙相对容易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销轴总成、销轴副和滚轮罐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轮罐耳用销轴总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借由该销轴总成所形成的销轴副,并涉及一种配有该销轴副的滚轮罐耳。

技术介绍

[0002]煤炭行业标准《MT236

2011矩形钢罐道滚轮罐耳》(下简称标准)规范了滚轮罐耳的基本构成和主要参数。标准规定滚轮罐耳由单排轮或双排轮滚轮、缓冲装置和底架组成,其中,缓冲装置采用蝶形弹簧或橡胶弹簧为缓冲元件,或采用弹簧和液压

气压缓冲减震器组合装置。据以产生缓冲的条件是,所述底架通常又被称为下支架,而滚轮则通过滚轮轴安装在上支架(又称摆转架)上,上支架通过主销轴与下支架间铰接,从而使得上支架具有摆转能力;进而缓冲器位于上支架的后侧,缓冲器的一端通过上销轴与上支架的上端铰接,缓冲器的另一端则通过下销轴与下支架铰接,借以构成三角形机构。
[0003]在本领域,以滚轮所冲或者说滚轮作用于罐道的方向为前,与之相背的方向则为后,基于所述三角形机构,当滚轮在罐道上运行而产生振动时,位于上支架后侧的缓冲器会产生伸缩,从而实现缓冲。相应地,缓冲器的伸缩相当于三角形机构中的一条边的长度发生变化,加以对应的,上支架需要摆转以适应这种变化。
[0004]由于上支架来来回回频繁的摆转,对主销轴的结构,以及其在滚轮罐耳上的安装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要求同样适用于所述上销轴和下销轴。
[0005]传统的主销轴的一端通常具有一个环形的头部,主销轴插入销轴孔后,头部形成一端限位,主销轴的另一端通常开有径向孔,该径向孔为开口销孔,开有开口销孔的部分自销轴孔穿出,然后适配开口销,形成对主销轴的另一端限位,从而避免主销轴自销轴孔脱出。
[0006]传统的主销轴与相对应的主销轴孔的配合间隙相对较大,属于相对粗放的配合,由于大多数的滚轮罐耳,滚轮轴的一端固定在上支架的一侧,呈悬伸装状态,显然,上述配合间隙的存在会使得滚轮轴产生一定的偏斜,从而使得滚轮不能正压在罐道上,配合间隙越大,这种偏斜越严重,进一步容易产生滚轮上胶轮的偏磨现象。
[0007]另外,如前所述,上支架频繁的摆转是常态,或者说是滚轮罐耳的使用环境,在此条件下,主销轴在主销轴孔内会产生轴向窜动,可能会使所述开口销与上支架间产生接触,进而产生摩擦磨损,而易于使开口销断裂而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好,且与销轴孔配合间隙相对容易控制的销轴总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借由该销轴总成形成的销轴副,并提供了一种配有该销轴副的滚轮罐耳。
[0009]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销轴总成,包括:销轴,该销轴包括销轴本体和位于销轴本体两端而与销轴本体一体构成阶梯轴的
止口,该止口直径小于销轴本体直径;销轴两端端面开有与销轴共轴线的锥形盲孔,确定出锥形盲孔的侧壁开有径向贯穿侧壁且自所在端端面向另一端延伸的至少两个豁口;锥形塞,与锥形盲孔配合;端盖,包括套部和封接套部一端的盖体,其中,套部套于止口的外柱面,盖体则用于抵压锥形塞,以将锥形塞压入锥形盲孔,致使止口胀形而与套体间形成过盈连接或型锁合;相应地,端盖用于销轴本体装入对应的销轴孔后的轴向限位。
[0010]可选地,所述锥形盲孔深度大于止口长度,超出的部分为止口长度的0.30~0.35倍。
[0011]可选地,所述豁口有四、六或八条,以锥形盲孔的轴线为轴环形均匀阵列。
[0012]可选地,套部的长度短于止口的长度,短出的部分为0.3~3.0mm。
[0013]可选地,所述套部的套孔为锥形孔,该锥形孔的大端在盖体侧;锥形孔的大端直径相较于小端直径大2.0~2.5mm;套部外廓为圆柱面;相应地,锥形塞小端直径小于锥形盲孔孔口直径,锥形塞的大端直径比锥形盲孔孔口直径大2.0~2.5mm;并且锥形塞的长度比锥形盲孔的深度小。
[0014]可选地,所述锥形孔的小端直径比止口的直径大0.1~0.3mm。
[0015]可选地,套部上设有副豁口,该副豁口径向透过套部,且自套部另一端向盖体所在端延伸。
[0016]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销轴副,该销轴副包括:第一支架,提供轴套;第二支架,提供位于轴套两端的各一个衬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销轴总成,该销轴总成中所配销轴本体与所述轴套配合形成转动副,销轴总成所配端盖位于衬套内,用于销轴本体在轴套内的轴向限位。
[0017]可选地,所述端盖与衬套间为间隙配合,基于止口的胀形而使端盖与衬套间形成过盈配合。
[0018]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滚轮罐耳,包括下支架、通过第一销轴总成铰装在下支架上的上支架、安装在上支架上端的滚轮总成,以及一端通过第二销轴总成铰装于上支架上部的缓冲器,该缓冲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总成铰装于所述下支架,至少第一销轴总成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销轴总成。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销轴本体用于与下支架所提供的轴套配合形成转动副,而位于销轴本体两端的各一个止口用于构造销轴本体在转动副中轴向限位的约束。约束的形式是止口基于豁口和主销轴的材质而能够被胀形,进而适配锥形塞和端盖,将端盖压入上支架所配的衬套的过程中,端盖的盖体与推动锥形塞向锥形盲孔内行进,而逐渐的将止口胀形,这种胀形显然是止口端部大于根部,即便是端盖的套部具有内圆柱面,也会导致套部在轴向内侧受到的结合力高于外侧收到的结合力(以套部深度方向计),从而形成型面连接或者类同于型面连接的结构(至少是过盈连接),连接可靠性相对较好,最终使得由端盖外廓形成的约束功能部分具有可靠的限位,使得主销轴不容易脱出。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实施例中滚轮罐耳中上支架通过销轴总成在下支架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实施例中下支架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一实施例中上支架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一实施例中销轴总成爆炸图。
[0024]图5为一实施例中销轴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下支架,2.销轴总成,3.上支架。
[0026]11.底板,12.立板,13.密封圈,14.耐磨套,15.轴套孔,16.轴套。
[0027]21.端盖,22.锥形塞,23.销轴。
[0028]31.衬套,32.衬套孔,33.上支架板,34.连接板,35.滚轮轴套,36.滚轮轴孔,37.紧定螺钉,38.背紧螺母。
实施方式
[0029]关于滚轮罐耳的一般结构在
技术介绍
部分已经做出了相对详细的描述,另参见说明书附图3,上支架3的上端通常装有滚轮轴套35,滚轮轴套35所提供滚轮轴孔36用于滚轮轴在上支架3上的安装,一般是滚轮轴穿入滚轮轴孔36后使用紧定螺钉37锁死。在一些应用中,还为滚轮轴配有轴向限位部件,例如轴用挡圈。
[0030]紧定螺钉37一般备有背紧螺母38,以进行防脱。
[0031]除了少数的滚轮罐耳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销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销轴,该销轴包括销轴本体和位于销轴本体两端而与销轴本体一体构成阶梯轴的止口,该止口直径小于销轴本体直径;销轴两端端面开有与销轴共轴线的锥形盲孔,确定出锥形盲孔的侧壁开有径向贯穿侧壁且自所在端端面向另一端延伸的至少两个豁口;锥形塞,与锥形盲孔配合;端盖,包括套部和封接套部一端的盖体,其中,套部套于止口的外柱面,盖体则用于抵压锥形塞,以将锥形塞压入锥形盲孔,致使止口胀形而与套体间形成过盈连接或型锁合;相应地,端盖用于销轴本体装入对应的销轴孔后的轴向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盲孔深度大于止口长度,超出的部分为止口长度的0.30~0.35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销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有四、六或八条,以锥形盲孔的轴线为轴环形均匀阵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轴总成,其特征在于,套部的长度短于止口的长度,短出的部分为0.3~3.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部的套孔为锥形孔,该锥形孔的大端在盖体侧;锥形孔的大端直径相较于小端直径大2.0~2.5mm;套部外廓为圆柱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臣黄利国李向南徐耀隆韩壮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诺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