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261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包括有机物精准脱离模块、尾水粒子沉降模块、生物消解氧化模块、水力空化富氧模块、脱氮除磷模块、微生物菌群分解净化模块、促循环和转化模块、富营养化消减模块;由上述模块组合构成多层级处理子系统,一个层级处理子系统包括上述模块的多个或全部;多层级处理子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别为独立单元,独立单元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或多层级处理子系统包括由多个模块组合形成的模块单元,模块单元设置多个,模块单元内部的模块之间、多个模块单元之间均依次连接;各邻接模块之间、各邻接模块单元之间均通过流道或隔网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投入与运行成本低、治理效率与效果好等优点。与效果好等优点。与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尾水治理领域,具体涉及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565.46吨,水产养殖产值125018742.3万元,渔业从业人员1177.92万人,然而我国的池塘、普通网箱、深水网箱、筏式、吊笼、底播、工厂化养殖产量分别为2923468、640849、393299、6823971、1760921、5629280、389583吨,从上述数据可以知道,我国的水产养殖方式仍然是池塘养殖等为主的传统的开放式模式,传统的开放式模式排出的尾水含有较多的悬浮颗粒物和氮、磷营养元素等物质,进入周边自然水域的尾水,会造成自然水域底部淤泥堆积、发酵发黑,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进而影响自然水域水体活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0003][0004]然而,现有技术对于水产淡水或海水养殖尾水的治理一般采用“多池多坝”的治理形式,在该种形式下,治理系统的占地面积较大,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且治理效果仍然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包括有机物精准脱离模块、尾水粒子沉降模块、生物消解氧化模块、水力空化富氧模块、脱氮除磷模块、微生物菌群分解净化模块、促循环和转化模块、富营养化消减模块等;所述治理系统由上述模块组合构成多层级处理子系统,一个层级处理子系统包括上述模块的多个或全部;其中,所述多层级处理子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别为独立单元,独立单元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或所述多层级处理子系统包括由多个模块组合形成的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设置多个,且模块单元内部的模块之间、多个模块单元之间均依次串联连接;在水体的流通方向上,各邻接模块之间、各邻接模块单元之间均通过流道或隔网连通,并传递物质与能量。
[0007]进一步地,相邻接的模块之间可拆卸式拼接。
[0008]进一步地,各个模块的主体结构采用3D打印工艺制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治理系统的组成模块以多排多列的形式排列并横向或纵向蛇形串联连接。
[0010]进一步地,各个模块内的两个流道的开口设置在对角处或对面距离相对远位置,确保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达到净化效果。
[0011]进一步地,邻接的模块单元之间通过隔断装置分隔。
[0012]进一步地,所述隔断装置是隔网、隔膜、分隔隔板、砖混结构墙体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
[0013]进一步地,在水产养殖尾水初入的层级处理子系统中的有机物精准脱离模块、尾水粒子沉降模块、生物消解氧化模块分别至少包括两个。
[0014]进一步地,所述治理系统用于淡水或海水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品种等不同种类的所有水产养殖尾水治理。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多层级处理子系统的级数、各模块单元内的模块组合形式均根据养殖品种、养殖模式、排水规律、水产养殖尾水指标理化特征或地理地势等因素进行相应调整。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相较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治理系统为多层级治理形式,能够加强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
[0018]2.模块化的治理形式,能够减小占地面积,由于模块内的自有空间有限,能够提高水体在模块内的处理效果和效率,从而大大降低整体的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
[0019]3.增加模块单元式的治理情形下,通过改变水体在各模块单元内的停留时间,以此来提高水体在各模块单元内的处理效果,便于降低投入的成本和运行成本;
[0020]4.使各个模块内的水体流通方向在对角处或对面距离相对远位置,从而能够延长水体在模块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水体的实际处理效果;
[0021]5.能够根据养殖品种、养殖模式、排水规律、水产(淡水或海水)养殖尾水指标理化特征或地理地势等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使用灵活性得到了提升;
[0022]6.各个模块采用3D打印的工艺制成,便于运输、安装,且便于对单个模块进行维修更换,使用更加灵活;
[0023]总而言之,该治理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投入成本与运行成本低、治理效率与效果好、使用灵活等优点,能够适应淡水、海水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品种等不同种类的所有水产养殖尾水的治理,解决了淡水或海水水产养殖尾水污染周边自然水域生态环境问题,构建了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最终实现水产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或循环回用,综合效益高,从而推动水产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助力水产养殖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走向平面图一;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走向平面图二;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走向平面图三;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走向平面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
[0032]参看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理系统主要由有机物精准脱离模块、尾水粒子沉降模块、生物消解氧化模块、水力空化富氧模块、脱氮除磷模块、微生物菌群分解净化模块、促循环和转化模块、富营养化消减模块等构成,且该治理系统由上述的模块组合构成多层级处理子系统,一个层级处理子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模块的多个或全部,水产养殖尾水依次进入各个层级处理子系统的各个模块,水体在各个模块内依次进行相应的功能处理,最终实现水产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或循环回用。
[0033]其中,相邻接的模块之间可以通过可拆卸式的拼接方式连接,各个模块的主体结构则可以采用3D打印工艺制成,方便运输至治理区域安装使用,更加灵活便捷,并且便于对各个模块分别进行维修、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0034]本专利技术的治理系统可用于淡水或海水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品种等不同种类的所有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适应范围广。
[0035]另外,在水产养殖尾水初次进入的层级处理子系统中的有机物精准脱离模块、尾水粒子沉降模块、生物消解氧化模块的数量分别至少设置两个,目的在于加强养殖尾水水体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物精准脱离模块、尾水粒子沉降模块、生物消解氧化模块、水力空化富氧模块、脱氮除磷模块、微生物菌群分解净化模块、促循环和转化模块、富营养化消减模块;所述治理系统由上述模块组合构成多层级处理子系统,一个层级处理子系统包括上述模块的多个或全部;其中,所述多层级处理子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别为独立单元,独立单元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或所述多层级处理子系统包括由多个模块组合形成的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设置多个,且模块单元内部的模块之间、多个模块单元之间均依次串联连接;在水体的流通方向上,各邻接模块之间、各邻接模块单元之间均通过流道或隔网连通,并传递物质与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接的模块之间可拆卸式拼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模块的主体结构采用3D打印工艺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系统的组成模块以多排多列的形式排列并横向或纵向蛇形串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登高郑惠东林法玲林琪林向阳刘智禹吴建绍温凭李雷斌吴水清许贻斌钟晨辉祁剑飞宁岳郭少鹏郭辰涛陈小红罗辉玉陈思源林永青丁兰蔡文鸿许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