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云广专利>正文

推拉平开翻转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2498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推拉平开翻转门窗,其特点为:当扇体通过框体的滑槽滑动时,挂接管套装在第一挂接杆和第二挂接杆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插入槽口中;当防脱杆和支撑杆穿过竖向缺口并使得旋转管与扇体的对应一侧竖边框接触时,支撑杆与横向缺口在位置上相对应、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与扇体的对应另一侧的两个相邻挂接管在位置上相对应、两个相邻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与扇体上的剩余挂接管在位置上相对应、凸块与凹槽在位置上相对应;当挂接管与第二挂接杆套接且框体靠近第二挂接杆的那侧竖边框与扇体的对应一侧竖边框接触时,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与扇体的对应另一侧的那个挂接管在位置上相对应、扇体上的剩余挂接管与上述耳孔在位置上相对应、凸块与凹槽在位置上相对应。本门窗具有推拉、平开、翻转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门窗,特别是提供一种推拉平开翻转门窗,以实现扇体的推拉开启、平开开启及翻转开启。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门窗包括框体、扇体,且扇体只能实现一种开启方式,S卩推拉门窗的扇 体只能推拉,平开门窗的扇体只能平开,而翻转门窗的扇体只能翻转。可见,现有同一门窗 中的扇体无法实现推拉开启、平开开启及翻转开启,换言之,现有门窗不具有上述的三种开 启功能,这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推拉、平开、翻转功能的推拉平开翻转 门窗。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推拉平开翻转门窗,它包括框体、扇体,扇体 的下横边框上设有凸块,框体的下横边框设有用来安置凸块的滑槽,凸块置于滑槽中,滑槽 的外槽板上均布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 框体的上横边框的一侧下设若干等距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板,每个第一连接板下 与一个水平布置的圆形第一挂接杆连接,框体的上横边框的另一侧下设若干等距间隔布置 的第二连接板,所有第二连接板下与一个水平布置的圆形第二挂接杆连接,第二挂接杆、框 体的上横边框、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一个耳孔,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 个第一挂接杆之间有间隙,第一挂接杆和第二挂接杆共轴线且直径相同,第一连接板和第 二连接板的高度及厚度相同; 扇体的上横边框设有与第一挂接杆和/或第二挂接杆套接的若干等距间隔布置 的圆形挂接管,每一挂接管的上侧开有一个供第一连接板和/或第二连接板插入的槽口 , 槽口的宽度小于挂接管的内径; 第一挂接杆的长度、两个相邻第一挂接杆之间的距离、第二连接板的长度、两个相 邻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挂接管的长度、两个相邻挂接管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第二挂接杆 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的距离为挂接管长度的3倍,耳孔的形状和规格允许挂 接管的槽口处管壁边缘穿入其内,挂接管和第二连接板的数量为N, N为自然数,且N^ 3, 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N-l ; 当扇体通过框体的滑槽滑动时,挂接管套装在第一挂接杆和第二挂接杆上,第一 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插入槽口中; 扇体靠近第一挂接杆的那侧竖边框的上、下部各固设一旋转部件,旋转部件由水平支撑杆、竖直防脱杆构成,支撑杆的一端与扇体固接、另一端与防脱杆固接; 框体靠近第一挂接杆的那侧竖边框上安装有立撑,立撑上贴靠一个与其等高的旋转管,旋转管与扇体相正对的一侧开有一个供防脱杆和支撑杆插入的竖向缺口,竖向缺口3的宽度小于旋转管的内径,旋转管的上、下部各开有一个分别供两个支撑杆穿入的横向缺 口 ,且横向缺口使得旋转管断为三段; 当防脱杆和支撑杆穿过竖向缺口并使得旋转管与扇体的对应一侧竖边框接触时, 支撑杆与横向缺口在位置上相对应、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 与扇体的对应另一侧的两个相邻挂接管在位置上相对应、两个相邻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 与扇体上的剩余挂接管在位置上相对应、凸块与凹槽在位置上相对应; 当挂接管与第二挂接杆套接且框体靠近第二挂接杆的那侧竖边框与扇体的对应 一侧竖边框接触时,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与扇体的对应另 一侧的那个挂接管在位置上相对应、扇体上的剩余挂接管与上述耳孔在位置上相对应、凸 块与凹槽在位置上相对应。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推拉平开翻转门窗均简称为本门窗。 采用以上的结构后,让挂接管上沿第一挂接杆和第二挂接杆、凸块下沿滑槽滑行,实现扇体的推拉开启; 当防脱杆和支撑杆穿过竖向缺口并使得旋转管与扇体的对应一侧竖边框接触时, 用手抓住扇体远离旋转管的对应另一侧,往怀里一拉,这时,使两个支撑杆穿入两个横向缺口 中,使扇体的对应另一侧的两个相邻挂接管自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 的间隙中跑出,使扇体上的剩余挂接管自两个相邻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中跑出,使凸块自 凹槽中跑出,扇体在两个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下绕旋转管作90度转动,实现扇体的平开开启; 当挂接管与第二挂接杆套接且框体靠近第二挂接杆的那侧竖边框与扇体的对应 一侧竖边框接触时,用手抓住扇体的对应另一侧竖边框,往上方一送,这时,使扇体的对应 另一侧的那个挂接管穿入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中,使扇体 上的剩余挂接管的槽口处的对应侧管壁边缘穿入耳孔中,使凸块自凹槽中跑出,扇体在第 二挂接杆的挂接作用下绕第二挂接杆作大于90度的翻转,实现扇体的翻转开启。可见,本 门窗的扇体既可以推拉开启、平开开启,也可以翻转开启。 因此,本门窗具有推拉、平开、翻转的功能。 另外,本门窗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 图1是本门窗在其后方的那个扇体处于翻转开启状态时的立体图(将前方的那个 扇体删去); 图2是本门窗在其前方的那个扇体处于推拉开启状态时的立体图(将后方的那个 扇体删去); 图3是本门窗在其前方的那个扇体处于平开开启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是本门窗在其前方的那个扇体处于推拉开启状态时的主视图(将后方的那个扇体删去); 图5是图4的A-A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5,本门窗包括方形框体1、设置在框体1内的前后两个方形扇体2。 为能简捷而清楚地说明问题起见,仅对前方的那个扇体2及框体1中与该扇体2 配合的相关结构进行介绍,而对后方的那个扇体2及框体1中与该扇体2配合的相关结构 则不再赘述。 扇体2的下横边框上设有六个长方形凸块2a,框体1的下横边框设有用来安置凸 块2a的滑槽la,凸块2a置于滑槽la中,滑槽la的外槽板上均布与凸块2a相配合的凹槽 lb。 框体1的上横边框的左侧下设四个等距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板lc,每个第一连接 板lc下与一个水平布置的圆形第一挂接杆ld连接,框体1的上横边框的右侧下设五个等 距间隔布置的第二连接板le,所有第二连接板le下与一个水平布置的圆形第二挂接杆lf 连接,第二挂接杆lf、框体1的上横边框、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板le之间形成一个耳孔 lg,第二挂接杆lf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ld之间有间隙,第一挂接杆ld和第二挂 接杆lf共轴线且直径相同,第一连接板lc和第二连接板le的高度及厚度相同。 扇体2的上横边框设有与第一挂接杆ld和/或第二挂接杆lf套接的五个等距间 隔布置的圆形挂接管2b,每一挂接管2b的上侧开有一个供第一连接板lc和/或第二连接 板le插入的槽口 2c,槽口 2c的宽度小于挂接管2b的内径。 第一挂接杆ld的长度、两个相邻第一挂接杆ld之间的距离、第二连接板le的长 度、两个相邻第二连接板le之间的距离、挂接管2b的长度、两个相邻挂接管2b之间的距离 均相等,第二挂接杆lf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ld之间的距离为挂接管2b长度的3 倍,耳孔lg的形状和规格允许挂接管2b的槽口 2c处的管壁边缘穿入其内,挂接管2b和第 二连接板le的数量为5,第一连接板lc的数量为4。 当扇体2通过框体1的滑槽la滑动时,挂接管2b套装在第一挂接杆ld和第二挂 接杆lf上,第一连接板lc和第二连接板le插入槽口 2c中。 扇体2靠近第一挂接杆ld的左侧竖边框的上、下部各固设一旋转部件,旋转部件 由水平支撑杆2d、竖直防脱杆2e构成,支撑杆2d的一端与扇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推拉平开翻转门窗,包括框体、扇体,扇体的下横边框上设有凸块,框体的下横边框设有用来安置凸块的滑槽,凸块置于滑槽中,滑槽的外槽板上均布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其特征在于:  框体的上横边框的一侧下设若干等距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板,每个第一连接板下与一个水平布置的圆形第一挂接杆连接,框体的上横边框的另一侧下设若干等距间隔布置的第二连接板,所有第二连接板下与一个水平布置的圆形第二挂接杆连接,第二挂接杆、框体的上横边框、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一个耳孔,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有间隙,第一挂接杆和第二挂接杆共轴线且直径相同,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高度及厚度相同;  扇体的上横边框设有与第一挂接杆和/或第二挂接杆套接的若干等距间隔布置的圆形挂接管,每一挂接管的上侧开有一个供第一连接板和/或第二连接板插入的槽口,槽口的宽度小于挂接管的内径;  第一挂接杆的长度、两个相邻第一挂接杆之间的距离、第二连接板的长度、两个相邻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挂接管的长度、两个相邻挂接管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的距离为挂接管长度的3倍,耳孔的形状和规格允许挂接管的槽口处管壁边缘穿入其内,挂接管和第二连接板的数量为N,N为自然数,且N≥3,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N-1;  当扇体通过框体的滑槽滑动时,挂接管套装在第一挂接杆和第二挂接杆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插入槽口中;  扇体靠近第一挂接杆的那侧竖边框的上、下部各固设一旋转部件,旋转部件由水平支撑杆、竖直防脱杆构成,支撑杆的一端与扇体固接、另一端与防脱杆固接;  框体靠近第一挂接杆的那侧竖边框上安装有立撑,立撑上贴靠一个与其等高的旋转管,旋转管与扇体相正对的一侧开有一个供防脱杆和支撑杆插入的竖向缺口,竖向缺口的宽度小于旋转管的内径,旋转管的上、下部各开有一个分别供两个支撑杆穿入的横向缺口,且横向缺口使得旋转管断为三段;  当防脱杆和支撑杆穿过竖向缺口并使得旋转管与扇体的对应一侧竖边框接触时,支撑杆与横向缺口在位置上相对应、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与扇体的对应另一侧的两个相邻挂接管在位置上相对应、两个相邻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与扇体上的剩余挂接管在位置上相对应、凸块与凹槽在位置上相对应;  当挂接管与第二挂接杆套接且框体靠近第二挂接杆的那侧竖边框与扇体的对应一侧竖边框接触时,第二挂接杆和与其相邻的那个第一挂接杆之间的间隙与扇体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云广
申请(专利权)人:丁云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