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封装工艺,所述层压机包括固定座、支撑机构和压制机构,且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相对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移动块的顶部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固定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加热箱。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提高光伏组件的固定效果,防止在通过层压机对光伏组件进行压制的过程中由于EVA的融化而导致光伏组件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对光伏组件的封装造成影响。装造成影响。装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封装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封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光伏组件进行加工时,通常会对光伏组件进行封装处理,而封装工序是电池组件生产工序最为严格的工序,在光伏组件的封装过程中,需要用层压机对光伏组件进行压制。
[0003]经检索,申请公布号为CN10890914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光伏组件层压机,包括传送带底座、空腔传送带、气道、抽气泵、传送带转轴、传送带支撑板、控制箱、电源输入线、控制面板、压力板支架、升降机、数据传输线、升降杆、导热油箱、进油管、出油管、观察管和压力板,所述传送带底座上设置有空腔传送带,所述升降机右侧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有控制箱,且升降机下侧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下侧设置有导热油箱,所述导热油箱左侧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右侧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右侧设置有观察管,所述导热油箱下侧设置有压力板,该新型光伏组件层压机采用无损真空吸附,层压效果好,缩短了加热板的预热时间,确保了温度稳定。
[0004]在通过层压机对光伏组件进行压制处理时,将组件串、玻璃、切割的EVA以及背板按照一定的层次铺设好,铺设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为玻璃
‑
EVA
‑
电池
‑
EVA
‑
玻璃纤维
‑
背板,而在通过层压机对光伏组件进行压制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EVA的融化而导致光伏组件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对光伏组件的封装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封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电池进行分选: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的大小对电池进行分类处理,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S2:对电池进行单焊处理: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的铜带,而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连接;S3:对电池进行串焊处理:将多张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串,并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S4:对电池进行叠层处理:将组件串、玻璃、切割的EVA以及背板按照一定的层次铺设好,铺设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为玻璃
‑
EVA
‑
电池
‑
EVA
‑
玻璃纤维
‑
背板;S5:对电池组件进行层压处理:将铺设好的电池组件放入到层压机上,通过加热使EVA进行熔化,从而将电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S6:对电池组件进行修边处理:层压时EVA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层压完毕后将毛边切除,切除完成后,对电池组件进行装框。
[0006]优选地,所述层压机包括固定座、支撑机构和压制机构,且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移
动槽,移动槽相对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移动块的顶部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固定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加热箱,加热箱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的顶部内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密封板,加热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压制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压制机构包括液压杆和压板,且压板和液压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液压杆与连接孔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加热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且通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加热器,加热箱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加热器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加热箱的一侧开设有穿孔,穿孔的内壁插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支撑座,且支撑板与支撑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相对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夹板,限位槽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座的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空腔,空腔顶部的两侧与限位槽之间开设有导口,两个导口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相邻的两个滑块的顶部均与支撑台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有推杆,两个推杆之间呈八字形分布。
[0010]优选地,所述空腔的顶部和支撑座之间开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摆动板,摆动板的一侧靠近顶部的位置与夹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有连接轴,摆动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与滑块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有支撑轴。
[0011]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底部开设有滚珠槽,且滚珠槽的内壁滚动连接有滚珠,滚珠与空腔的底部滚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且两个定位槽对称分布在移动槽的两侧,两个定位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顶起机构,且顶起机构包括挡板、缓冲垫、推板和鼓气囊,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支撑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推板与支撑板和支撑座之间滑动连接,推板与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弹簧,缓冲垫位于挡板和推板之间,缓冲垫为柔性弹性材质,鼓气囊位于支撑台和限位槽之间,鼓气囊和缓冲垫之间设置有导管,固定座顶部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杆。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当光伏组件叠层在一起时,将叠层好的光伏组件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通过支撑台对光伏组件的底部进行支撑处理,通过第一弹簧和夹板对叠层好的光伏组件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光伏组件能够整齐的叠层在一起,固定完成后,启动电机,电机会带动螺纹杆进行转杆,从而使螺纹杆带动光伏组件进行移动,当光伏组件移动至压制机构的下方时,此时,启动液压杆,液压杆会带动压板进行下移,从而使压板对光伏组件进行压制处理,支撑台会在压板的作用下进行下移,而两个推杆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两侧展开,滑块会在推杆的作用下向一侧滑移,此时,支撑轴会在滑块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板和摆动板向一侧偏转,而摆动板的另一侧则会带动连接轴向另一侧偏转,从而使夹板对
光伏组件的夹持力度增大,以便于提高光伏组件的固定效果,防止在通过层压机对光伏组件进行压制的过程中由于EVA的融化而导致光伏组件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对光伏组件的封装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顶起机构,当光伏组件压制完成后,启动电机,螺纹杆会带动光伏组件继续移动,当推板与顶杆接触时,随着光伏组件的继续移动,此时,顶杆会推动着推板向一侧滑移,而推板在滑移时会对缓冲垫进行挤压处理,缓冲垫内部的气体在受到挤压后会通过导管输送至鼓气囊的内部,此时,鼓气囊会由于气体的输入而鼓起,鼓起的鼓气囊会推动着支撑台向上移动,此时,两个推杆之间会进行收拢,支撑轴会带动连接板向另一侧进行偏转,此时,两个夹板会远离光伏组件,以便于对压制后的光伏组件取出,防止由于EVA的融化导致部分融化的EVA粘附在夹板上,从而使光伏组件粘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电池进行分选: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的大小对电池进行分类处理,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S2:对电池进行单焊处理: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的铜带,而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连接;S3:对电池进行串焊处理:将多张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串,并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S4:对电池进行叠层处理:将组件串、玻璃、切割的EVA以及背板按照一定的层次铺设好,铺设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为玻璃
‑
EVA
‑
电池
‑
EVA
‑
玻璃纤维
‑
背板;S5:对电池组件进行层压处理:将铺设好的电池组件放入到层压机上,通过加热使EVA进行熔化,从而将电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S6:对电池组件进行修边处理:层压时EVA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层压完毕后将毛边切除,切除完成后,对电池组件进行装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机包括固定座(1)、支撑机构(2)和压制机构(6),且固定座(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14),移动槽(14)相对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移动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纹杆(15)螺纹连接,固定座(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输出轴的一端与螺纹杆(15)固定连接,移动块的顶部与支撑机构(2)固定连接,固定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加热箱(3),加热箱(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口和出口(7),进口和出口(7)的顶部内壁均通过铰链连接有密封板(8),加热箱(3)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压制机构(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机构(6)包括液压杆(36)和压板(37),且压板(37)和液压杆(3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液压杆(36)与连接孔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3)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5),且通口(5)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加热器(4),加热箱(3)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与加热器(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加热箱(3)的一侧开设有穿孔,穿孔的内壁插接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与控制器(13)之间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李长江,王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