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隔音垫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85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隔音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隔音垫,包括隔音棉,所述隔音棉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透明结构,每个所述透明结构的一端上均设有抑震结构,每个所述抑震结构的一端上均设有吸音结构;通过安装在隔音棉外壁上的薄膜层可有效减少隔音棉中短小的纤维状粉尘,从而降低组合后的汽车隔音垫在使用时,短小的纤维状粉尘的排放,由此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短小的纤维状粉尘,穿透面料飘浮于空气中而危害到人体的健康,通过合成的止震板,可替代避免现有汽车隔音垫中产生的一些有毒有害气体,防止对人体产生危害,泡沫层可在汽车隔音垫使用过程中,有效起到对噪声经过汽车隔音垫时进行吸音,起到降噪效果。起到降噪效果。起到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隔音垫及其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隔音垫
,具体是一种汽车隔音垫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隔音即针对多种噪音,施加隔音资料来停止改善,以到达衰减车厢内环境噪音效果的工作办法,而隔音材料必需耐高温、防火,才契合平安的要求,隔音的方法就是隔音资料将声源与车厢隔离,使其辐射的噪声不能直接或经过共振传播到车厢,从而达到控制噪音的目的;在隔音垫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再生纤维毡,由于再生纤维毡含有较多短小的纤维状粉尘,其体积小、重量轻,很容易穿透棉产的面料飘浮于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能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等,同时再生纤维毡内部纤维间隙小隔音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由于在隔音垫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再生纤维毡,由于再生纤维毡含有较多短小的纤维状粉尘,被人体吸入后可能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等,同时再生纤维毡内部纤维间隙小隔音效果差,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隔音垫及其制造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隔音垫,包括隔音棉,所述隔音棉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透明结构,每个所述透明结构的一端上均设有抑震结构,每个所述抑震结构的一端上均设有吸音结构。
[0005]优选地,所述透明结构为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的一端和隔音棉的一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薄膜层具体为塑料薄膜材质所构成,且薄膜层的单位面积克重为20~120g/m2,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0.02毫米~0.12毫米。
[0007]优选地,所述抑震结构为止震板,所述止震板的一端和薄膜层另一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止震板的厚度为2厘米~2.5厘米。
[0008]优选地,所述吸音结构为泡沫层,所述泡沫层的一端和止震板的另一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泡沫层具体为聚氨酯软质泡沫层,且所述泡沫层的密度为40~80kg/m3,厚度为2.5,厘米~3厘米。
[0009]一种汽车隔音垫的制造工艺,具体制造过程如下:
[0010]S1、将聚酯放入聚酯加工机中,得到聚酯纤维棉半成,将聚酯纤维棉半成放入成型机中,得到压缩聚酯纤维棉,将压缩聚酯纤维棉放入涂抹设备中,将聚丙烯酸酯涂抹在压缩聚酯纤维棉两侧,得到隔音棉;
[0011]S2、将树脂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并将其过滤、消泡,利用流延嘴使溶液流延成一定厚度的塑料薄膜;
[0012]S3、将异丁烯和异戊二烯依次加入聚合釜,得到聚合物,将聚合物放入注塑机注塑加工后得到止震板;
[0013]S4、以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加入催化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等助剂,合成具有良好泡孔结构的聚氨酯软质泡沫。
[0014]优选地,所述S1中,需将聚酯加工机的温度控制提升在240~260℃,以1000~1500r/min和4~6m/s的风度进行加工,得到絮状细纤维,将絮状细纤维放入梳理机中,以150~180r/min低速梳理3~5分钟,得到聚酯纤维棉半成,将聚酯纤维棉半成放入成型机中后,以200~300kg的重量压制1~2分钟,得到压缩聚酯纤维棉,最后将压缩聚酯纤维棉放入涂抹设备中,以4~5m/s的速度将聚丙烯酸酯涂抹在压缩聚酯纤维棉的两侧,由此得到隔音棉。
[0015]优选地,所述S2中,先将树脂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做成浓度为10%~35%的溶液,并将其自然过滤、消泡,期间过滤、消泡的时间不可少于40分钟,随后送至流延机中,利用流延嘴使溶液流延成一定厚度的塑料薄膜。
[0016]优选地,所述S3中,聚合釜内的温度需控制

110~零下130℃,以2000~2500r/min高速搅拌1个小时~2个小时,才能得到聚合物,将聚合物放入注塑机注塑加工后得到止震板,其中聚合釜具体为立式圆柱形其容积为500L的不锈钢内衬反应釜,其涂覆机的设计喷涂速度为1~10m/s,涂覆厚度精度为0.01mm。
[0017]优选地,所述S4中,聚醚多元醇的含量要达到50%以上,分子量为2000

6000,首先聚醚多元醇必须预先进行高温120℃的真空脱水。水含量低于0.05%后,具备低活性的甲苯二异氰酸酯需要进行催化促进的反应进程,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反应温度不能低于80℃,由此将粘度控制在8000mpa.s/25℃,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等助剂的比例含量为17%~30%,助剂4%

7%。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安装在隔音棉外壁上的薄膜层可有效减少隔音棉中短小的纤维状粉尘,从而降低组合后的汽车隔音垫在使用时,短小的纤维状粉尘的排放,由此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短小的纤维状粉尘,穿透面料飘浮于空气中而危害到人体的健康,通过合成的止震板,可替代避免现有汽车隔音垫中产生的一些有毒有害气体,防止对人体产生危害,泡沫层可在汽车隔音垫使用过程中,有效起到对噪声经过汽车隔音垫时进行吸音,起到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隔音垫制造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隔音棉;2、薄膜层;3、止震板;4、泡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隔音垫,包括隔音棉1,隔音棉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透明结构,每个透明结构的一端上均设有抑震结构,每个抑震结构的一端上均设有吸音结构。
[002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聚酯纤维棉的添加,能够使得隔音垫在生产完成后,提高聚丙烯纤维棉的强度、弹性,从而减少断裂,同时聚丙烯纤维棉为整体纤维,纤维状粉尘数量大大降低,由此能够有效的减少纤维状粉尘被人体吸入的数量,避免刺激呼吸道诱发疾病和减少对健康的危害,同时聚丙烯纤维棉经过加工后纤维间隙较大,调高了隔音效果。
[0027]透明结构为薄膜层2,薄膜层2的一端和隔音棉1的一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薄膜层2具体为塑料薄膜材质所构成,且薄膜层2的单位面积克重为20~120g/m2,薄膜层2的厚度为0.02毫米~0.12毫米。
[002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安装在隔音棉1外壁上的薄膜层2可有效减少隔音棉1中短小的纤维状粉尘,从而降低组合后的汽车隔音垫在使用时,短小的纤维状粉尘的排放,由此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短小的纤维状粉尘,穿透面料飘浮于空气中而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0029]抑震结构为止震板3,止震板3的一端和薄膜层2另一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且止震板3的厚度为2厘米~2.5厘米。
[0030]采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隔音垫,包括隔音棉(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透明结构,每个所述透明结构的一端上均设有抑震结构,每个所述抑震结构的一端上均设有吸音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结构为薄膜层(2),所述薄膜层(2)的一端和隔音棉(1)的一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2)具体为塑料薄膜材质所构成,且薄膜层(2)的单位面积克重为20~120g/m2,所述薄膜层(2)的厚度为0.02毫米~0.12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抑震结构为止震板(3),所述止震板(3)的一端和薄膜层(2)另一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止震板(3)的厚度为2厘米~2.5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结构为泡沫层(4),所述泡沫层(4)的一端和止震板(3)的另一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泡沫层(4)具体为聚氨酯软质泡沫层,且所述泡沫层(4)的密度为40~80kg/m3,厚度为2.5,厘米~3厘米。6.一种汽车隔音垫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制造过程如下:S1、将聚酯放入聚酯加工机中,得到聚酯纤维棉半成,将聚酯纤维棉半成放入成型机中,得到压缩聚酯纤维棉,将压缩聚酯纤维棉放入涂抹设备中,将聚丙烯酸酯涂抹在压缩聚酯纤维棉两侧,得到隔音棉;S2、将树脂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并将其过滤、消泡,利用流延嘴使溶液流延成一定厚度的塑料薄膜;S3、将异丁烯和异戊二烯依次加入聚合釜,得到聚合物,将聚合物放入注塑机注塑加工后得到止震板;S4、以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加入催化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等助剂,合成具有良好泡孔结构的聚氨酯软质泡沫。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隔音垫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需将聚酯加工机的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元汪静王樱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樱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