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方法及装置,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164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9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及装置,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雷达传感器的回波数据;每次获取回波数据之后,基于回波数据及预先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的分区信息,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将每次所确定的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与前次所确定的用户所占分区集合进行比较,以确定分区集合变化情况;基于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本申请通过雷达传感器实现对用户情况的检测,较之采用摄像头的方案,一方面雷达传感器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有助于保护用户隐私。私。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方法及装置,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方法,检测装置,设备控制方法,设备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多种情况下均涉及对用户情况(例如,用户状态,位置等)的检测。例如,在智能家居的场景联动中,通常涉及到对用户位置的检测,然后基于所检测到的位置执行相应的场景联动方案;又如,在病患、留守老人等的监护情境下,通常涉及到对用户状态的检测,以便在用户情况危急时,及时地进行救治。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摄像头对用户情况进行检测。然而,摄像头通常成本较高,且容易导致用户隐私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方法,检测装置,设备控制方法,设备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采用摄像头对用户情况进行检测的方案中,摄像头成本较高且易泄漏用户隐私的问题。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方法,用于对用户情况进行检测,包括:获取雷达传感器的回波数据;每次获取所述回波数据之后,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的分区信息,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将每次所确定的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与前次所确定的用户所占分区集合进行比较,以确定分区集合变化情况;基于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
[0005]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基于雷达传感器的回波数据,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及其变化情况,由此确定用户当前状态,较之现有技术中采用摄像头对用户状态进行检测方案,雷达传感器不仅成本更低,且有助于保护用户隐私。
[0006]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包括:在确定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表征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的变化量小于第一阈值,且持续时长达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状态为休息状态。
[0007]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确定分区集合变化情况表征用户所占分区集合的变化量小于第一阈值,且持续时长达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用户当前状态为休息状态,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因此,对用户当前状态的确定也更加准确。
[0008]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包括:在确定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表征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在竖直方向上的跨度由大变小至小于第二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持续时长达第二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状态为休息状态。
[0009]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确定分区集合变化情况表征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在竖直方向上的跨度由大变小至小于第二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持续时长达第二预设时长时,确定用户当前状态为休息状态,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因此,对用户当前状态的确定也更
加准确。
[0010]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包括:在确定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表征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量小于第三阈值,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量大于第四阈值,且持续时长达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状态为运动状态,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
[001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确定分区集合变化情况表征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量小于第三阈值,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量大于第四阈值,且持续时长达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用户当前状态为运动状态,可以避免将用户在房间内的日常移动确定为运动状态,进而使得对用户当前状态的确定更加准确。
[0012]一实施例中,在任一次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所得到的多个分区,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的跨度,确定用户身份。
[001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基于回波数据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及其跨度,由此,还可以确定用户身份,实现对用户情况的多维度确定。
[0014]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的跨度,确定用户身份,包括: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中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分区的跨度,确定用户高度;基于所述用户高度及高度与身份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身份。
[0015]由于不同用户的身高存在不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基于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中燕竖直方向排列的分区的跨度,可实现对用户高度的确定,然后基于用户高度与身份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身份。
[0016]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的跨度,确定用户身份,包括:根据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所包含的分区数量及分区数量与身份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身份。
[0017]由于不同用户的身形通常存在差异,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基于用户所占分区集合所包含的分区数量以及分区数量与身份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确定用户身份。
[001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雷达传感器的回波数据;每次获取所述回波数据之后,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的分区信息,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将每次所确定的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与前次所确定的用户所占分区集合进行比较,以确定分区集合变化情况;基于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及对应关系表,确定出目标场景,目标关联设备及目标控制策略,所述对应关系表包含用户状态与场景、关联设备及控制策略四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目标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目标关联设备运行,以实现所述目标场景。
[0019]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基于回波数据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及其变化情况,基于分区集合变化情况实现对用户当前状态的确定,然后,基于用户当前状态进行场景实现,由此,可使得所实现的场景与用户需求更为贴切,提升用户体验。
[0020]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关系表包含用户状态、身份与场景、关联设备及控制策略五者的对应关系,在任一次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所得到的多个分区,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
的跨度,确定用户身份;所述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及对应关系表,确定出目标场景,目标关联设备及目标控制策略,包括: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所述用户身份及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出所述目标场景,所述目标关联设备及所述目标控制策略。
[0021]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进行场景实现时,不仅考虑了用户当前状态,还将用户身份纳入考虑,由此,可使得所实现的场景与用户需求更为贴切,提升用户体验。
[0022]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关系表包含用户状态、身份、所在空间与场景、关联设备及控制策略六者的对应关系,在任一次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所得到的多个分区,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及空间与分区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所在空间;所述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所述用户身份及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出所述目标场景,所述目标关联设备及所述目标控制策略,包括: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方法,用于对用户情况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雷达传感器的回波数据;每次获取所述回波数据之后,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的分区信息,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将每次所确定的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与前次所确定的用户所占分区集合进行比较,以确定分区集合变化情况;基于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包括:在确定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表征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的变化量小于第一阈值,且持续时长达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状态为休息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包括:在确定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表征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在竖直方向上的跨度由大变小至小于第二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持续时长达第二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状态为休息状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包括:在确定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表征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量小于第三阈值,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量大于第四阈值,且持续时长达第三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状态为运动状态,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次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所得到的多个分区,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的跨度,确定用户身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的跨度,确定用户身份,包括: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中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分区的跨度,确定用户高度;基于所述用户高度及高度与身份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身份。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的跨度,确定用户身份,包括:根据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所包含的分区数量及分区数量与身份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身份。8.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雷达传感器的回波数据;每次获取所述回波数据之后,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的分区信息,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将每次所确定的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与前次所确定的用户所占分区集合进行比较,以确定分区集合变化情况;
基于所述分区集合变化情况,确定用户当前状态;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及对应关系表,确定出目标场景,目标关联设备及目标控制策略,所述对应关系表包含用户状态与场景、关联设备及控制策略四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目标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目标关联设备运行,以实现所述目标场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包含用户状态、身份与场景、关联设备及控制策略五者的对应关系,在任一次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所得到的多个分区,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的跨度,确定用户身份;所述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及对应关系表,确定出目标场景,目标关联设备及目标控制策略,包括: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所述用户身份及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出所述目标场景,所述目标关联设备及所述目标控制策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包含用户状态、身份、所在空间与场景、关联设备及控制策略六者的对应关系,在任一次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所得到的多个分区,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及空间与分区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所在空间;所述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所述用户身份及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出所述目标场景,所述目标关联设备及所述目标控制策略,包括: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所述用户身份,所述用户所在空间及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出所述目标场景,所述目标关联设备及所述目标控制策略。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包含用户状态、所在空间与场景、关联设备及控制策略五者的对应关系,在任一次基于所述回波数据及预先对雷达传感器的探测区域进行划分所得到的多个分区,确定用户所占分区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所占分区集合及空间与分区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所在空间;所述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及对应关系表,确定出目标场景,目标关联设备及目标控制策略,包括: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状态,所述用户所在空间及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出所述目标场景,所述目标关联设备及所述目标控制策略。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控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嘉楠邓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