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装置的配置系统及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162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入式装置的配置系统及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属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外设与嵌入式装置连接,获取嵌入式装置时钟和外设时钟并取其差值作为时钟补偿,然后将带时钟补偿的时刻作为生成日志时每个日志条目的时间,将配置数据传输到嵌入式装置中,并反馈附带嵌入式装置时标的配置完成信息,最后通过时钟补偿计算嵌入式装置完成配置时刻对应外设时钟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离线时也能实现日志时间同步,可有效解决嵌入式装置配置过程中事件乱序问题,有利于时间追溯,将嵌入式装置日志与外设日志同时存储,拉齐时间线,解决了外设配置设备修改或者外设时钟异常带来的日志可读性差的问题,通过日志可有效规范配置工作。范配置工作。范配置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式装置的配置系统及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入式装置的配置系统及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属于电力信息通信


技术介绍

[0002]日志记录是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有关应用程序运行的精确上下文信息,日志可以保存在永久存储介质中,以供以后参考和研究。Linux嵌入式系统,通过部署NTP服务器,在嵌入式终端安装NTP服务的方式进行时钟同步,或者通过date、hwclock和clock等命令进行时钟设置。嵌入式设备、配置计算机由于部署场景限制,不能接入以太网或者其他网络对时源,往往存在时钟不一致的现象,若出现对配置计算机修改系统时钟等操作,对配置日志的查阅有较大的影响。
[0003]目前对于嵌入式装置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主要是嵌入式设备外设(如笔记本)配置方法,配置过程为首先数据修改存入外设数据库,然后外设数据库与嵌入式设备数据库同步,完成配置。该方法虽然可以对日志时间进行同步,但是如果后续发现配置失败则需要查找是外部配置数据问题还是嵌入式设备问题,两侧数据需要对比分析,需要两侧基于统一时钟进行数据分析。外设数据库与嵌入式设备数据库同步后,不再具有先后的数据逻辑顺序,不利于事件时间的追溯,和对两侧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间的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入式装置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目前同步过程存在的时间可靠性低、事件追溯便利性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嵌入式装置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该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当利用外设对嵌入式装置进行配置时,获取所接入的待配置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
[0007]2)计算外设的系统时钟与获取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差值,将该差值作为时钟补偿值;
[0008]3)外设对嵌入式装置配置过程进行日志生成,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为利用时钟补偿值补偿后的时间,即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下的时间。
[0009]本专利技术首先获取接入的待配置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然后计算外设的系统时钟与获取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时钟补偿值,最后在外设对嵌入式装置配置过程进行日志的生成,将时钟补偿值补偿后的时间作为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本专利技术在离线时也能实现日志时间同步,可有效解决嵌入式装置配置过程中事件乱序问题,有利于时间追溯。
[0010]进一步地,时钟补偿值为多次获取的外设系统时钟与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差值的平均值。
[0011]取多次获取的外设系统时钟与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差值的平均值为时钟补偿值,可以使时钟补偿值更加准确。
[0012]进一步地,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还包括有外设系统时钟下的时间。
[0013]将嵌入式装置系统时钟下的时间与外设系统时钟下的时间同时存储,拉齐时间线,解决了外设配置设备修改或者外设时钟异常带来的日志可读性差的问题,通过日志可有效规范配置工作。
[0014]进一步地,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为操作动作的时间或完成配置的时间。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嵌入式装置的配置系统,包括用于对嵌入式装置进行配置的外设,外设包含数据配置模块和时钟处理模块,时钟处理模块用来与嵌入式装置通信,获取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并计算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与外设的系统时钟的差值,以得到时钟补偿值;所述数据配置模块用来完成嵌入式装置的配置,并在配置过程中生成日志,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为利用时钟补偿值补偿后的时间,即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下的时间。
[0016]本专利技术首先获取接入的待配置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然后计算外设的系统时钟与获取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时钟补偿值,最后在外设对嵌入式装置配置过程进行日志的生成,将时钟补偿值补偿后的时间作为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本专利技术在离线时也能实现日志时间同步,可有效解决嵌入式装置配置过程中事件乱序问题,有利于时间追溯。
[0017]进一步地,时钟补偿值为多次获取的外设系统时钟与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差值的平均值。
[0018]取多次获取的外设系统时钟与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差值的平均值为时钟补偿值,可以使时钟补偿值更加准确。
[0019]进一步地,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还包括有外设系统时钟下的时间。
[0020]将嵌入式装置系统时钟下的时间与外设系统时钟下的时间同时存储,拉齐时间线,解决了外设配置设备修改或者外设时钟异常带来的日志可读性差的问题,通过日志可有效规范配置工作。
[0021]进一步地,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为操作动作的时间或完成配置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嵌入式装置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入式装置的配置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入式装置的配置系统的模块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6]嵌入式装置的配置系统的实施例
[0027]本专利技术的嵌入式装置的配置系统包括用于对嵌入式装置进行配置的外设,外设包含数据配置模块和时钟处理模块,外设对嵌入式装置进行配置时,首先获取所接入的待配置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然后计算外设的系统时钟与获取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的
差值,将该差值作为时钟补偿值,最后将时钟补偿值补偿后的时间即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下的时间作为生成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该系统的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
[0028]该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外设包含有数据配置模块和时钟处理模块,时钟处理模块用来与嵌入式装置通信,获取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并计算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与外设的系统时钟的差值,以得到时钟补偿值,数据配置模块用来完成嵌入式装置的配置数据,并在配置过程中生成日志,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为利用时钟补偿值补偿后的时间,即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下的时间。该系统的模块实例图如图3所示,下面结合具体嵌入式装置的配置对本专利技术的配置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0029]1.将外设与嵌入式装置连接,开始配置操作。
[0030]本专利技术的外设可以是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在配置时通过数据线将其与待配置的嵌入式装置进行连接。
[0031]2.确定时钟补偿值。
[0032]在外设与嵌入式装置连接完成后,由外设的时钟处理模块获取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计算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与外设的系统时钟差值,并将其作为时钟补偿ΔT。为了提高时钟补偿值的准确性,将多次计算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与外设的系统时钟差值的平均值作为时钟补偿ΔT,本实施例中将得到多个时钟补偿值取平均值作为时钟补偿ΔT,ΔT=

8分。
[0033]3.进行日志生成。
[0034]外设对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装置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当利用外设对嵌入式装置进行配置时,获取所接入的待配置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2)计算外设的系统时钟与获取的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差值,将该差值作为时钟补偿值;3)外设对嵌入式装置配置过程进行日志生成,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为利用时钟补偿值补偿后的时间,即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下的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装置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补偿值为多次获取的外设系统时钟与嵌入式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差值的平均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入式装置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还包括有外设系统时钟下的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装置异步配置日志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的日志中每条记录的时间为操作动作的时间或完成配置的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汪强温东旭李暖暖应站煌杨辉张保善陈强张锋侍文博李永亮陈豆李一鏊王亚强凌路加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