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152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及方法,液冷液热装置包括集流组件和流道组件,集流组件包括纵向并行设置的入口端集流管和出口端集流管,流道组件包括横向并行设置的两根流道板,流道板的一端与入口端集流管的管体连通设置,流道板的另一端弯回与出口端集流管的管体连通设置,使流道板的板体构成加热或冷却区域,且两根流道板为内部流体方向相反流动的连接布置。方法包括高温或低温流体沿入口端集流管注入双流道板内实施加热或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流道布置,结合两根流道板内部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使两根流道板所在的电芯同一界面处的平均温度相近,从而实现加热或冷却区域的温度场均匀,温差小,有效提高整个电池系统的寿命。电池系统的寿命。电池系统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电池系统的寿命要求越加受到重视,而当电池系统中的电芯间出现温度不均衡时,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和自放电反应的速率出现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会导致电芯间的循环寿命、容量、内阻出现差异。随着时间的积累不同电池之前的物性差异将越加明显,从而使得电池间的一致性变差,缩短了整个电池系统的寿命。而高续航里程的要求,必然导致电池箱包络增大和电芯数量增加,导致液冷液热装置的均温设计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系统中的电芯间温度不均衡而导致电池间的一致性变差,且的电池系统寿命缩短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包括:集流组件,所述集流组件包括纵向并行设置的入口端集流管和出口端集流管,所述入口端集流管上设有流体进口,所述出口端集流管上设有流体出口;流道组件,所述流道组件包括横向并行设置的两根流道板,所述流道板的内部形成有流体通道,且所述流道板的一端与所述入口端集流管的管体连通设置,所述流道板的另一端弯回与所述出口端集流管的管体连通设置,使所述流道板的板体构成加热或冷却区域,且两根所述流道板为内部流体方向相反流动的连接布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入口端集流管并行设置在所述出口端集流管的上方,且两根所述流道板的长度及所述流道板两端之间的宽度均一致。
[0007]进一步地,两根所述流道板的直行段板体呈紧邻并行设置,且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入口端集流管连接的端部呈向向上弯曲的弧形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流道板两端之间的板体呈多段弯曲的蛇形结构,且所述流道板的板体沿所述流道板两端间的水平中心轴线呈对称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流体进口上安装有入口接头,所述流体出口上安装有出口接头。
[0010]进一步地,沿所述入口端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布置有多组流道组件,且多组流道组件呈并联与所述集流组件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流道组件的上方水平设有平板,所述平板与所述流道板的板体紧邻固定。
[0012]根据上述的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均温性
动力电池液热的方法,包括:
[0013]沿所述流体进口向所述入口端集流管内注入高温流体,促使高温流体分布至各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入口端集流管对接的端口;
[0014]待高温流体沿所述双流道板内的流体通道反向同时流动后,促使高温流体对该所述流道板的区域进行加热,且加热后的高温流体经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出口端集流管对接的端口返回至所述出口端集流管内。
[0015]根据上述的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液冷的方法,包括:
[0016]沿所述流体进口向所述入口端集流管内注入低温流体,促使低温流体分布至各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入口端集流管对接的端口;
[0017]待低温流体沿所述双流道板内的流体通道反向同时流动后,促使低温流体对该所述流道板的区域进行冷却,且冷却后的低温流体经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出口端集流管对接的端口返回至所述出口端集流管内。
[0018]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双流道布置,结合横向并行设置的两根流道板,以及纵向并行设置的入口端集流管和出口端集流管,由入口端集流管为两根流道板提供高温或低温流体,利用流道板板体弯回的结构设置,延长高温或低温流体的行径,使两根流道板的加热或冷却面积相同,使双流道系统流阻小,耗能低,有效提高液冷液热装置的均温效果,并基于两根流道板内部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使两根流道板所在的电芯同一界面处的平均温度相近,从而实现加热或冷却区域的温度场均匀,温差小,有效提高整个电池系统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的多组流道组件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0024]1、集流组件;11、入口端集流管;12、出口端集流管;2、流道组件;21、流道板;21

1、第一流道板;21

2、第二流道板;3、入口接头;4、出口接头;5、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6]由于目前电池系统中的电芯间温度不均衡而容易导致电池间的一致性变差,且的
电池系统寿命缩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及方法,液冷液热装置包括集流组件和流道组件,集流组件包括纵向并行设置的入口端集流管和出口端集流管,流道组件包括横向并行设置的两根流道板,流道板的一端与入口端集流管的管体连通设置,流道板的另一端弯回与出口端集流管的管体连通设置,使流道板的板体构成加热或冷却区域,且两根流道板为内部流体方向相反流动的连接布置。本专利技术采用双流道布置,结合两根流道板内部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使两根流道板所在的电芯同一界面处的平均温度相近,从而实现加热或冷却区域的温度场均匀,温差小,有效提高整个电池系统的寿命。
[0027]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及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包括集流组件1和流道组件2,具体设置如下:
[0029]集流组件1包括纵向并行设置的入口端集流管11和出口端集流管12,入口端集流管上设有流体进口,出口端集流管12上设有流体出口。流道组件2包括横向并行设置的两根流道板21,即第一流道板21

1和第二流道板21

2。流道板21的内部形成有流体通道,且流道板21的一端与入口端集流管11的管体连通设置,流道板21的另一端弯回与出口端集流管12的管体连通设置,使流道板21的板体构成加热或冷却区域,且两根流道板21为内部流体方向相反流动的连接布置。通过该结构的设置,采用双流道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液热装置包括:集流组件,所述集流组件包括纵向并行设置的入口端集流管和出口端集流管,所述入口端集流管上设有流体进口,所述出口端集流管上设有流体出口;流道组件,所述流道组件包括横向并行设置的两根流道板,所述流道板的内部形成有流体通道,且所述流道板的一端与所述入口端集流管的管体连通设置,所述流道板的另一端弯回与所述出口端集流管的管体连通设置,使所述流道板的板体构成加热或冷却区域,且两根所述流道板为内部流体方向相反流动的连接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集流管并行设置在所述出口端集流管的上方,且两根所述流道板的长度及所述流道板两端之间的宽度均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流道板的直行段板体呈紧邻并行设置,且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入口端集流管连接的端部呈向向上弯曲的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两端之间的板体呈多段弯曲的蛇形结构,且所述流道板的板体沿所述流道板两端间的水平中心轴线呈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均温性动力电池用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进口上安装有入口接头,所述流体出口上安装有出口接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阳童邦黄骏张鑫垚朱凯林郝奥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