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梭菌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144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梭菌颗粒制剂,包括以下组分:丁酸梭菌(CCTCC M 2018426)发酵液15份—20份;五倍子提取液5份—17份;蒙脱石35份—50份;玉米淀粉5份—15份,其中发酵液中丁酸梭菌活菌数在108CFU/ml以上,芽孢率达90%以上,本方案中优选丁酸梭菌与中药五倍子搭配,以蒙脱石、玉米淀粉为载体成型颗粒制剂,在池塘底部改良的应用中发现,该颗粒制剂短期内即可大幅抑制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的繁殖,有助改善池塘底质环境。有助改善池塘底质环境。有助改善池塘底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梭菌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梭菌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规模化、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高密度、高投喂量的养殖模式普遍应用。此养殖模式下,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快速积累,形成致病菌快速繁殖生长的温床,如副溶血弧菌能够在底泥中达到104CFU/g的高密度繁殖,易导致养殖动物,如南美对虾等大量死亡。
[0003]为了控制池塘底泥隐藏的致病菌,一些强效化学氧化剂、抗生素等在水产养殖的底质改良中广泛使用,缺点明显:如环境中药物残留;如养殖动物出现应激反应等;如造成更多耐药株的出现;如抗生素由于半衰期的存在,难以长久保持杀菌效率,易在2

3天后,抗生素失效,弧菌数量恢复到使用前的水平,对此现有的抗生素定时定量添加模式会给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都会带来难以预估的潜在风险。
[0004]除化学制剂、抗生素,菌剂抑菌模式现已成为抗生素类药物替代品的研究热点。以丁酸梭菌属为例,其可产生丁酸梭菌素,其对弧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又能适应底泥中的厌氧环境。如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可作用于池塘底泥,其可抑制的弧菌种类包括溶藻弧菌、坎氏弧菌、哈维弧菌、副溶血弧菌等。但是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丁酸梭菌起效较慢,往往需要使用72h后才能检测出弧菌数量的减少,见效缓慢,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文件公开一种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梭菌颗粒制剂,包括以下组分:
[0007][0008]其中发酵液中丁酸梭菌活菌数在108CFU/ml以上,芽孢率达90%以上。
[0009]本方案中优选丁酸梭菌与中药五倍子搭配,以蒙脱石、玉米淀粉为载体成型颗粒制剂,在池塘底部改良的应用中发现,该颗粒制剂短期内即可大幅抑制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的繁殖,有助改善池塘底质环境。
[0010]进一步,其中丁酸梭菌发酵液为丁酸梭菌(CCTCC M 2018426)接种于培养基后发酵形成。
[0011]进一步,所述培养基组分占比:玉米面18

21g,豆粕8

11g,葡萄糖4

6g,酵母膏4.5

5.5g,氯化钠4

6g,K2HPO
4 2

4g,KH2PO
4 2

4g,MnSO
4 0.2

0.4g、水1L。
[0012]进一步,在发酵至16h时镜检,无芽孢产生的情况下补加0.2

0.4g/L的MnSO4溶液进行诱导,诱导芽孢产生,缩短培养时间。
[0013]进一步,五倍子提取液为水提取法,第一次提取:以质量比,将五倍子、水按照1:12

17的质量混合并加热提取,固液分离,滤液备用;
[0014]第二次提取:加入6

10倍体积的水至第一次提取后滤液中,加热、浓缩至与0.9

1.2倍五倍子质量时止,即得五倍子提取液。二次加热水提工序可更好地将五倍子中抑菌成分等提出。
[001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梭菌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第一、依照比例将丁酸梭菌(CCTCC M 2018426)发酵液15份—20份;五倍子提取液5份—17份;蒙脱石35份—50份;玉米淀粉5份—15份混合;
[0017]第二、将第一步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颗粒的制备;
[0018]第三、将所得的颗粒烘干至水分小于10%,即得颗粒制剂。
[0019]成型工序简单,颗粒制剂方便应用,所得的颗粒制剂可装袋商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将优选的丁酸梭菌与中药五倍子的搭配,与蒙脱石、玉米淀粉成型颗粒后可直接应用在池底改良中,有效抑制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的繁殖,改善池底环境。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实施例1中本丁酸梭菌鉴定结果图;
[0024]图2是实施例1中颗粒制剂堆积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梭菌颗粒制剂的制备如下:
[0028]第一、丁酸梭菌发酵液的制备
[0029]首先准备培养基,培养基组分比例:玉米面20g,豆粕10g,葡萄糖5g,酵母膏5g,氯化钠5g,K2HPO
4 3g,KH2PO
4 3g,MnSO
4 0.3g,蒸馏水1L。
[0030]培养条件:200L发酵罐装液120L,取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8426的丁酸梭菌以常规方式扩培后接种,接种量约4%,发酵温度36℃,转速100rpm,罐内通氮气,罐压稳定在0.02Mpa,发酵至营养菌体转为芽孢,结束发酵,待用,发酵过程中在发酵至16h时进行镜检,如无芽孢产生则不加0.3g/L的MnSO4溶液进行诱导。在丁酸梭菌扩培后取菌株送至广东省微生物种质资源库进行检测,扩培后菌株与丁酸梭菌同源性达99%,鉴定结果确认为丁酸梭菌,序列比对如图1所示。
[0031]第二、五倍子提取液的制备
[0032]单个提取罐投料150kg五倍子原料,第一次提取:加10倍体积的饮用水,提取温度100℃,等升温到100℃时,开始计时,恒温时间为1.5h,通过双联过滤器将药液过滤后输入原液罐中。第二次提取:加8倍体积的饮用水,提取温度为100℃,达到100℃开始计时,恒温时间为1.5h,通过双联过滤器将药液过滤输入原液罐中。
[0033]离心工段:用离心机离心,离心时流速阀门开至全量的1/2处。
[0034]浓缩:将上清液液抽入浓缩器,进行浓缩,至浓缩液与药材质量为1:1时止。
[0035]下料:将浓缩后的提取浸膏,转入传递桶中置于冷库备用。
[0036]第三、颗粒剂的制备
[0037]按照下面的比例称取各原料并送入三围混合机进行混合。
[0038][0039]此过程需要先将蒙脱石和玉米淀粉进行预混,丁酸梭菌发酵液、五倍子提取液进行预混,然后按照固体预混合物,液体预混合物的顺序逐一加入三维混合运动机,混合一小时。待搅拌均匀后取出软材,将软材适量加入对辊碾压制粒机,使用托盘收集制出的颗粒(堆积形态如图2所示),每个托盘放入颗粒2.5kg,于热风循环烘箱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梭菌颗粒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其中发酵液中丁酸梭菌活菌数在108CFU/ml以上,芽孢率达90%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梭菌颗粒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丁酸梭菌发酵液为丁酸梭菌(CCTCC M 2018426)接种于培养基后发酵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梭菌颗粒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组分占比:玉米面18

21g,豆粕8

11g,葡萄糖4

6g,酵母膏4.5

5.5g,氯化钠4

6g,K2HPO
4 2

4g,KH2PO
4 2

4g,MnSO
4 0.2

0.4g、水1L。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池塘底部改良用的丁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泽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