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水分离机,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分离罐主体,分离罐主体主要包括外罐、锥形筒、出水管、内罐、螺旋水槽、水分传感器;凝絮剂与泥水进入螺旋水槽并充分融合后流入沉淀区,由上百吨水自身重力挤压沉淀在罐底的泥块,没有使用电力或外在压力对沉淀物进行挤压,完全通过罐内水的自身重力压力将泥块含水量压至20%以下,进而高效环保作业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与能源消耗,沉淀后的清水在内外罐之间的间隔处上升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循坏利用,水分传感器检测罐内底部泥块的含水量低于20%时,油缸拉动堵推块向后滑动,泥块压出罐体,油缸推动堵推块向前滑动将泥块推入输送带,封闭罐口,如此往复运动,达到较好的泥水分离效果。水分离效果。水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水分离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更具体的是涉及泥水分离机。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洗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泥水分离装置是污水处理用基本设备之一,其主要用于对泥水进行泥水分离处理。
[0003]目前进行泥水分离的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板块式、袋式、模式等过滤手段实现泥水固液分离,该类方式的优点是固液分离彻底,对固体密度没有要求,缺点是处理量小,不能连续处理,固体渣分的清理十分不便。第二类是采用离心机,其中卧式螺旋离心机简称卧螺机,其结构复杂,内外转子采用不同电机提供动力,耗能多,使用时操作复杂,固液分离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泥水分离机,具有可连续处理泥水分离工作的特点,且固液分离较为彻底。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泥水分离机,包括分离罐主体,所述分离罐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罐、锥形筒,所述外罐的外壁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外罐的内部设置有内罐,所述内罐的上部设置有螺旋水槽,所述螺旋水槽的上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外罐的外侧,所述螺旋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水板,所述锥形筒的外侧贯穿安装有水分传感器,所述锥形筒的下方设置有凹型承接台,所述凹型承接台的内部安装有滑动堵推块,所述滑动堵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
[0006]为了固定内罐的位置并使其与外罐之间存在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泥水分离机优选的,所述内罐与外罐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内罐与外罐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块。
[0007]为了方便沉淀后的清水排出罐体,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泥水分离机优选的,所述内罐的顶部低于外罐的顶部,内罐顶部高于出水口,所述出水管与螺旋水槽的出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面。
[0008]为了方便承接沉淀后的泥块,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泥水分离机优选的,所述锥形筒的形状为四棱台,所述锥形筒上部与圆柱筒连接处为圆形,所述锥形筒的底部开口形状为矩形。
[0009]为了泥水可顺利进入内罐中,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泥水分离机优选的,所述螺旋水槽的出水口位于内罐横截面的中心位置。
[0010]为了便于泥块码放与运输,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泥水分离机优选的,所述凹型承接台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型滑槽,所述滑动堵推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与凹型滑槽相匹配的凸型滑轨。
[0011]为了稳定固定整体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泥水分离机优选的,所述分离罐主体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凹型承接台和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台,两个所述液压缸的后侧均与水泥台固定安装。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凝絮剂与泥水共同进入螺旋水槽后,流动的絮凝剂和泥水充分融合,泥水溶液由螺旋水槽下水口流入沉淀区进行沉淀,沉淀过程中,沉淀后的清水在内外罐之间的间隔处上升并通过出水管排出,罐内水对沉淀物加压,经过罐内自身水重量200吨以上的重力压力下使沉淀物形成泥块,通过水分传感器检测罐内底部泥块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达到一定数值时排出罐体,进而达到较好的泥、水分离效果。且泥、水分离过程中没有使用电力或外在压力对沉淀物进行挤压,完全通过罐内水的自身重力压力使底部沉淀物泥块成型,因此该水、泥分离装置实现了高效环保作业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装置大量节约了能源消耗,处理200吨泥水只需要消耗16千瓦以内电能,节约能源消耗70%以上;
[0014]2、螺旋水槽在内罐顶部呈下坡形式旋转多圈,凝絮剂与泥水共同进入螺旋水槽后,流动的泥水溶液通过挡泥板的阻挡,絮凝剂和泥水充分融合,溶液流动过程中出现泥花,泥水分离,再由螺旋水槽下水口流入内罐沉淀区进行沉淀,泥块自下沉淀,清水自上分离,进而加快泥水分离的速度,从而进一步达到良好的泥水分离效果;
[0015]3、罐底部的泥块压干到含水量不到20%~25%的泥块,水分传感器作用下,液压缸拉动滑动堵推块移动,泥块在压力下从锥形筒的出泥口排出,泥块压入凹型承接台中,再由液压缸启动并通过滑动堵推块推动泥块至输送带,滑动堵推块回到延伸台位置,泥块相继压下,如此往复运动,直至水分传感器测量泥块含水量高于25%时液压缸复位,进而由滑动堵推块堵塞锥形筒出口,关闭出泥口,而后又进行泥水分离、沉淀与压干工作,如此往复运动,即减小了泥水分离过程中的耗能,又达到了连续处理泥水分离工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2是内罐与外罐的俯视图;
[0018]图3是凹型承接台和滑动堵推块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4是凹型承接台、滑动堵推块和两个液压缸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分离罐主体;101、外罐;1011、出水管;102、锥形筒;2、内罐;201、连接块;3、螺旋水槽;301、进水管;302、挡水板;4、水分传感器;5、凹型承接台;501、滑槽;6、滑动堵推块;601、滑轨;7、支架;701、水泥台;8、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
4,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泥水分离机,包括分离罐主体1,分离罐主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罐101、锥形筒102,外罐101的外壁连通有出水管1011,外罐101的内部设置有内罐2,内罐2的上部设置有螺旋水槽3,螺旋水槽3的上端连通有进水管301,进水管301的另一端延伸至外罐101的外侧,螺旋水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水板302,锥形筒102的外侧贯穿安装有水分传感器4。
[0024]本实施例中:凝絮剂与泥水共同进入螺旋水槽3后,流动的絮凝剂和泥水充分融合,泥水溶液由螺旋水槽3下水口流入内罐2沉淀区进行沉淀,沉淀过程中,沉淀后的清水通过出水管1011排出,泥水分离后,通过罐内清水对沉淀物进行加压,经过200吨以上的压力,可将罐底部的沉淀物压干为含水量不到20%~25%的泥块,再由水分传感器4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再由控制器给出命令打开锥形筒102出口,此时泥块在压力下排出,直至泥块含水量高于25%关闭锥形筒102出口,而后又进行泥水分离、沉淀与压干工作。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螺旋水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水板302,螺旋水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水分离机,包括分离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主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罐(101)、锥形筒(102),所述外罐(101)的外壁连通有出水管(1011),所述外罐(101)的内部设置有内罐(2),所述内罐(2)的上部设置有螺旋水槽(3),所述螺旋水槽(3)的上端连通有进水管(301),所述进水管(301)的另一端延伸至外罐(101)的外侧,所述螺旋水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水板(302),所述锥形筒(102)的外侧贯穿安装有水分传感器(4),所述锥形筒(102)的下方设置有凹型承接台(5),所述凹型承接台(5)的内部安装有滑动堵推块(6),所述滑动堵推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2)的顶部低于外罐(101)的顶部,所述出水管(1011)与螺旋水槽(3)的出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水管(1011)与螺旋水槽(3)的出水口低于内罐(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平凉市慧捷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