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甲基-δ-癸内酯香料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139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

甲基

δ

癸内酯香料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香料合成
,具体地,涉及一种4

甲基

δ

癸内酯香料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4‑
甲基

δ

癸内酯化学名称为四氢
‑5‑
甲基
‑6‑
戊基

吡喃
‑2‑
酮,CAS编号145441

24

3,具有强烈而又清新的晚香玉和栀子花的香气,以及让人联想到δ

癸内酯和椰子的典型内酯气味,是非洲兰花主要香气的关键成分,天然存在于蝴蝶兰、白色开兰花中。
[0003]4‑
甲基

δ

癸内酯外观为无色至微黄色液体,能溶于乙醇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于油质香料,不溶于水。4

甲基

δ

癸内酯用途广泛,由于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晚香玉和茉莉香气及浓而温和的内酯香气,常用作化妆品香精的香原料,主要用于配制茉莉等花香型香精,在茉蓝型香精中用量最高可达5%。在果香

花香型中可以提调花香之气势,如用于茉莉、依兰、铃兰、玉兰、晚香玉等花香型香精中。
[0004]4‑
甲基

δ

癸内酯的合成主要路线包括:一是将丙酰化合物与醛进行缩合后,经羟基保护还原、氧化、Witting反应,氢化及去除羟基保护基制备4

甲基

δ

癸内酯。茉莉酮催化还原,该方法原料来源和成本存在问题。二是十一烷二酮法,将2,5

十一烷二酮、乙醇、2%氢氧化钠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6h,将反应液浓缩后用石油醚提取,提取液蒸除溶剂后减压蒸馏,收集113

115℃(1.33kPa)馏分,即得二氢茉莉酮后加氢氧化制备4

甲基

δ

癸内酯,该方法伴随着大量的副反应,三是由3

氧代丁酸与溴代
‑3‑
壬酮为起始原料来制备。因此现有的合成方法有些路线较长,存在着成本高,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以及总产率低等缺点,使得4

甲基

δ

癸内酯的合成和应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含量、高产率且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的4

甲基

δ

癸内酯香料的合成方法。以丙烯酸和2

辛醇为起始原料,经加成、分子重排、加氢和氧化扩环反应后制备4

甲基

δ

癸内酯,原料易得,合成步骤相对简单,总收率提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4

甲基

δ

癸内酯香料的合成方法,反应原理如下所示:
[0008][0009]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开启冷热一体交换机的冷却水,控制温度在15~25℃,开启搅拌器,然后先向烧瓶中加入2

辛醇,再分别加入丙烯酸和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搅拌均匀,得到配料混合物溶液备用;
[0011](2)向带有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

辛醇,开启磁力搅拌器,开启回流装置冷却水,开启冷热一体交换机,进行加热并控制温度为120~160℃;
[0012](3)通过蠕动泵向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1)得到的配料混合物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回流,滴加时间控制在4~8h;
[0013](4)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持温度搅拌回流30min,终止反应,开启冷却水冷却,冷却至常温后,反应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
[0014](5)静置分层2h,后分出水层,有机层转移到旋转蒸发仪;
[0015](6)开启旋转蒸发仪,开启真空,加热升温,减压蒸馏回收2

辛醇进行套用,结束后收集蒸馏瓶底物,得到γ

甲基癸内酯;
[0016](7)向带有回流装置的三口反应烧瓶中加入溶剂90号白油和固体酸催化剂,开启搅拌器和回流装置冷却水,开启冷热一体交换机,进行加热并控制反应温度在80~120℃,滴加步骤(6)得到的γ

甲基癸内酯,滴加过程中保持回流,滴加时间控制在4~8h;
[0017](8)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持温度搅拌回流30min,终止反应,开启冷却水冷却,冷却至常温;
[0018](9)反应液加入清水进行洗涤,静置分层2h,分出水层、过滤分出固体酸进行套用,
有机层转移到旋转蒸发仪;
[0019](10)开启旋转蒸发仪,开启真空,减压蒸馏,收集馏出物,得到二氢茉莉酮;
[0020](11)分别向加氢反应釜内装填加氢催化剂、溶剂石油醚和二氢茉莉酮,然后通入氮气进行置换,再通入氢气稳定在反应釜压力0.5~2.0MPa,开启冷热一体交换机对加氢釜进行升温至30~80℃,持续通入氢气进行加氢反应4~12h,降温泄压终止反应;
[0021](12)将步骤(11)得到的反应液进行过滤出固相催化剂后,滤液转移到旋转蒸发仪,开启旋转蒸发仪,升温至60~95℃条件下,收集馏出物溶剂石油醚,得到3

甲基
‑2‑
戊基环戊酮;
[0022](13)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步骤(12)得到的3

甲基
‑2‑
戊基环戊酮,开启搅拌器和冷热一体交换机,将三口烧瓶降温至20℃以下,开始滴加过氧乙酸,滴加温度控制在30℃以下,滴加时间4~8h,滴加结束后,取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当3

甲基
‑2‑
戊基环戊酮含量<1%时,加入清水终止反应;
[0023](14)静置分层2h,分出下层乙酸水,油层转移旋转蒸发仪;
[0024](15)开启旋转蒸发仪,开启真空,加热升温,减压蒸馏,收集馏出物,得到98%含量的4

甲基

δ

癸内酯香料产品。
[0025]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配料混合物溶液中丙烯酸与2

辛醇的摩尔比为1:2~1:5,优选的摩尔比为1:2.5~1:3.5;丙烯酸与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0.1~1:0.5,优选的摩尔比为1:0.10~1:0.15。
[0026]进一步地,步骤(2)中2

辛醇与步骤(1)中丙烯酸的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

甲基

δ

癸内酯香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开启冷热一体交换机的冷却水,控制温度在15~25℃,开启搅拌器,然后先向烧瓶中加入2

辛醇,再分别加入丙烯酸和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搅拌均匀,得到配料混合物溶液备用;(2)向带有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

辛醇,开启磁力搅拌器,开启回流装置冷却水,开启冷热一体交换机,进行加热并控制温度为120~160℃;(3)通过蠕动泵向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1)得到的配料混合物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回流,滴加时间控制在4~8h;(4)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持温度搅拌回流30min,终止反应,开启冷却水冷却,冷却至常温后,反应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5)静置分层2h,后分出水层,有机层转移到旋转蒸发仪;(6)开启旋转蒸发仪,开启真空,加热升温,减压蒸馏回收2

辛醇,结束后收集蒸馏瓶底物,得到γ

甲基癸内酯;(7)向带有回流装置的三口反应烧瓶中加入溶剂90号白油和固体酸催化剂,开启搅拌器和回流装置冷却水,开启冷热一体交换机,进行加热并控制反应温度在80~120℃,滴加步骤(6)得到的γ

甲基癸内酯,滴加过程中保持回流,滴加时间控制在4~8h;(8)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持温度搅拌回流30min,终止反应,开启冷却水冷却,冷却至常温;(9)反应液加入清水进行洗涤,静置分层2h,分出水层、过滤分出固体酸进行回收,有机层转移到旋转蒸发仪;(10)开启旋转蒸发仪,开启真空,减压蒸馏,收集馏出物,得到二氢茉莉酮;(11)分别向加氢反应釜内装填加氢催化剂、溶剂石油醚和二氢茉莉酮,然后通入氮气进行置换,再通入氢气稳定在反应釜压力0.5~2.0MPa,开启冷热一体交换机对加氢釜进行升温至30~80℃,持续通入氢气进行加氢反应4~12h,降温泄压终止反应;(12)将步骤(11)得到的反应液进行过滤出固相催化剂后,滤液转移到旋转蒸发仪,开启旋转蒸发仪,升温至60~95℃条件下,收集馏出物溶剂石油醚,得到3

甲基
‑2‑
戊基环戊酮;(13)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步骤(12)得到的3

甲基
‑2‑
戊基环戊酮,开启搅拌器和冷热一体交换机,将三口烧瓶降温至20℃以下,开始滴加过氧乙酸,滴加温度控制在30℃以下,滴加时间4~8h,滴加结束后,取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当3

甲基
‑2‑
戊基环戊酮含量<1%时,加入清水终止反应;(14)静置分层2h,分出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义范一义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业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