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得车门、铰链、车身的初始设计数据;步骤二、对车门下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及对全装备车门下沉进行分析;步骤三、若下沉量满足要求,进行车门、铰链、车身的正式数据发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CAE仿真分析方法,在车门下沉的主要影响因素车门质量、铰链自身刚度、车门侧铰链安装点刚度、车身侧铰链安装点刚度先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在进行全装备车门下沉分析,能有效解决实际的车间车门下沉问题。车间车门下沉问题。车间车门下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车门是汽车重要的零部件总成,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零部件之一。由于其尺寸规格大,因此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下沉问题,影响整车外观品质、车门磕锁、开关不顺、影响正常使用。
[0003]以往下沉问题通过单维度垂直刚度计算,无法识别出风险点,后续实车仍会出现下沉问题;且出现下沉问题后,再对结构进行优化试算,寻找优化方向,需要耗费大量的开发周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结合CAE仿真分析方法,在车门下沉的主要影响因素车门质量、铰链自身刚度、车门侧铰链安装点刚度、车身侧铰链安装点刚度先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在进行全装备车门下沉分析,能有效解决实际的车间车门下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获得车门、铰链、车身的初始设计数据;
[0008]步骤二、对车门下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及对全装备车门下沉进行分析;
[0009]步骤三、若下沉量满足要求,进行车门、铰链、车身的正式数据发放。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车门下沉主要因素包括车门质量、铰链自身刚度、车门侧铰链安装点刚度和车身侧铰链安装点刚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方法如下:
[0012]对车门下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包括:
[0013]S1、降低车门质量;
[0014]S2、提高铰链自身刚度;
[0015]S3、提高车门侧铰链安装点刚度;
[0016]S4、提高车身侧铰链安装点刚度;
[0017]对全装备车门下沉进行分析,包括:
[0018]S5、建立全装备车门带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车门自重下沉分析。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的具体方法如下:
[0020]通过降低车门外板、外窗台加强板、窗框加强板、门锁加强板、外手柄加强板、防撞梁的料厚来降低车门的质量。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方法如下:
[0022]a1、优化铰链布置和铰链结构,包括增大铰链间距、增大铰链接触面积和增加铰链底座料厚;
[0023]a2、建立铰链有限元模型,进行铰链刚度分析;
[0024]对铰链座进行全约束,刚性单元连接铰链臂的固定孔,刚性单元中心点为门锁啮合点,在啮合点处施加Z向向下的载荷,计算铰链自身的刚度;
[0025]a3、判断铰链刚度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执行步骤S5;若不满足要求,通过a1进行结构优化,再执行a2至a3,直至铰链刚度满足要求。
[002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如下:
[0027]b1、优化车门侧铰链安装区域结构,包括增加车门内板在铰链安装区域料厚、增加上、下铰链加强板料厚、增强上、下铰链加强板加强筋结构特征、在铰链安装处增加上、下螺母板结构和调整铰链加强板焊点密度;
[0028]b2、建立车门有限元模型,进行车门侧铰链安装点刚度分析;
[0029]包括上铰链安装点刚度,去除上铰链,在下铰链、门锁、车门下边缘两端、车门铰链中心部位全约束,沿上铰链安装孔所在平面施加拉载荷,计算上铰链安装点的法向刚度;
[0030]下铰链安装点刚度,去除下铰链,在上铰链、门锁、车门下边缘两端、车门铰链中心部位全约束,沿下铰链安装孔所在平面施加拉载荷,计算下铰链安装点的法向刚度;
[0031]b3、判断车门侧上、下铰链安装点刚度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执行步骤S5;若不满足要求,通过b1进行结构优化,再执行b2至b3,直至车门侧铰链安装点刚度满足要求。
[003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的具体方法如下:
[0033]c1、优化车身侧铰链安装区域结构,包括增加侧围加强板料厚、增加A柱或B柱上、下加强板结构并采用合适的料厚、A柱上、下加强板采用自焊盒结构;
[0034]c2、建立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车身侧铰链安装点刚度分析;
[0035]包括白车身4个门洞全约束,沿车身侧上、下铰链安装孔所在的平面分别施加拉载荷,计算车身侧上、下铰链安装点的法向刚度;
[0036]c3、判断车身侧铰链安装点刚度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执行步骤S5;若不满足要求,通过c1进行结构优化,再执行c2至c3,直至车身侧铰链安装点刚度满足要求。
[003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的具体方法如下:
[0038]d1、建立车门全装备有限元模型:车门钣金建模、车门内、外饰件建模,按照实际的装配关系进行连接;调整有限元模型的质量和质心使有限元模型的质量和实际保持一致;
[0039]d2、建立局部车身有限元模型,车身模型必须包含完整的车门洞口,把全装备车门通过铰链连接到车身上;
[0040]d3、进行车门自重下沉分析,约束车身截取处全部自由度,约束车门门锁Y向自由度,施加1G重力;
[0041]d4、读取车门自重下沉量,判定下沉量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把下沉量作为焊装车间车门的预调整量目标,若不满足要求,执行S1、S2、S3、S4中一个或多个组合进行结构优化,直到下沉量满足要求。
[004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装置,包括:
[0043]获得模块,用于获得车门、铰链、车身的初始设计数据;
[0044]分析模块,用于对车门下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及对全装备车门下沉进行分析;
[0045]数据发放模块,用于若下沉量满足要求,进行车门、铰链、车身的正式数据发放。
[0046]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0047]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48]用于存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0049]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0050]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51]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52]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产品,当应用程序产品在终端在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5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54]1)本专利技术可以在车门数模设计阶段识别、规避下沉刚度不足风险,节约开发周期和成本提升车门产品开发一次设计成功率;
[0055]2)本专利技术从影响车门下沉的多个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在多因素都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再进行下沉分析,才能保证后续实车无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得车门、铰链、车身的初始设计数据;步骤二、对车门下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及对全装备车门下沉进行分析;步骤三、若下沉量满足要求,进行车门、铰链、车身的正式数据发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车门下沉主要因素包括车门质量、铰链自身刚度、车门侧铰链安装点刚度和车身侧铰链安装点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方法如下:对车门下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包括:S1、降低车门质量;S2、提高铰链自身刚度;S3、提高车门侧铰链安装点刚度;S4、提高车身侧铰链安装点刚度;对全装备车门下沉进行分析,包括:S5、建立全装备车门带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车门自重下沉分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方法如下:通过降低车门外板、外窗台加强板、窗框加强板、门锁加强板、外手柄加强板、防撞梁的料厚来降低车门的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方法如下:a1、优化铰链布置和铰链结构,包括增大铰链间距、增大铰链接触面积和增加铰链底座料厚;a2、建立铰链有限元模型,进行铰链刚度分析;对铰链座进行全约束,刚性单元连接铰链臂的固定孔,刚性单元中心点为门锁啮合点,在啮合点处施加Z向向下的载荷,计算铰链自身的刚度;a3、判断铰链刚度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执行步骤S5;若不满足要求,通过a1进行结构优化,再执行a2至a3,直至铰链刚度满足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规避乘用车车门下沉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如下:b1、优化车门侧铰链安装区域结构,包括增加车门内板在铰链安装区域料厚、增加上、下铰链加强板料厚、增强上、下铰链加强板加强筋结构特征、在铰链安装处增加上、下螺母板结构和调整铰链加强板焊点密度;b2、建立车门有限元模型,进行车门侧铰链安装点刚度分析;包括上铰链安装点刚度,去除上铰链,在下铰链、门锁、车门下边缘两端、车门铰链中心部位全约束,沿上铰链安装孔所在平面施加拉载荷,计算上铰链安装点的法向刚度;下铰链安装点刚度,去除下铰链,在上铰链、门锁、车门下边缘两端、车门铰链中心部位全约束,沿下铰链安装孔所在平面施加拉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肖永富,周建丰,杜伟娟,于礼艳,何洪军,李景潭,李赫,杨涛,李贵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