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毒气体防泄漏柜及其泄漏负压吸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1220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毒气体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毒气体防泄漏负压柜及其泄漏负压吸收系统,该系统包括负压柜、吸收塔、吸收循环泵、吸收冷却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负压柜内设置有毒气体报警,泄漏时,自动联锁控制风机电机和吸收循环泵,抽取泄漏气体到吸收塔中吸收后无害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自动检测有毒气体泄漏,自动抽取泄漏气体,自动启动循环吸收系统,与常规吸收系统和方法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聚焦了泄漏点,大大减少了吸收的气量,减少了吸收系统设备规模和成本。收系统设备规模和成本。收系统设备规模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毒气体防泄漏柜及其泄漏负压吸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毒气体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毒气体防泄漏柜及其泄漏负压吸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有毒气体钢瓶在医药化工等行业应用极广,通常采用钢瓶封装有毒气体后运输到使用企业有毒气体仓库和气化间,采用磅秤称量,有毒气体输送到汽化器中气化后进缓冲罐内备用。钢瓶到汽化器中间存在较多阀门,阀门采用法兰连接,法兰和阀门本体都是潜在的泄漏源,一旦泄漏,有毒气体扩散,对空气污染并毒害周边人群,造成较大的社会、经济影响。
[0003]一般现有应对方法是,有毒气体泄漏后,采用移动吸风罩,存在较多弊端:需要人员操作;吸取泄漏不及时且分散;吸收气量极大,客观加大了风机、吸收塔、循环泵等设备的规格和造价。本专利技术,将泄漏点集中在负压柜内,吸收气量大大降低,也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同时采用自动控制,避免了人员暴露在有毒气体环境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毒气体防泄漏负压柜及其泄漏负压吸收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有毒气体防泄漏负压柜:负压柜为抗负压金属密闭柜,柜体焊接而成,呈无缝状态,柜体内设置有毒气体钢瓶、称重衡器、控制阀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和压力表,在所述负压柜设置有两处管道接口,一处向内连接有毒气体钢瓶向外连接至有毒气体使用车间,一处向外连接风机。
[0006]进一步的,所述称重衡器安放在负压柜底部并焊接或螺纹紧固件固定,有毒气体钢瓶放置在所述称重衡器上方;所述称重衡器连接至DCS系统和SIS系统并联控DCS系统切断阀和SIS系统切断阀;所述控制阀组为按设计顺序通过法兰连接的阀门:从钢瓶出口开始按顺序连接止回阀、手动截止阀I、SIS系统切断阀、手动截止阀II、DCS系统切断阀和手动截止阀II;控制阀组及管道用支架固定在负压柜内,控制阀组靠钢瓶一端连接紫铜管,另一端预留钢管,钢管伸出负压柜约150mm长度,钢管采用焊接方式与车间管道连接;有毒气体钢瓶采用所述紫铜管与负压柜内控制阀组连接;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放在距柜底部30mm~60mm处。
[0007]进一步的,负压柜顶部平面设有可开启的门,设置门与柜体连接保留不高于3mm缝隙。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前述毒气体防泄漏负压柜的泄漏负压吸收系统:该系统包括负压柜、风机、吸收塔、吸收循环泵和吸收冷却器;所述风机连接负压柜一处管道接口,为负压柜提供负压动力;所述吸收塔设置为上部柱状塔,下部为吸收剂暂存罐,靠塔下部设置吸收气进气口,靠上部设置吸收液进塔口和尾气排出口,底部设吸收液出口;所述吸收液出
口连接至吸收循环泵;所述吸收循环泵泵出料液进入吸收冷却器,与循环水换热,经换热后,吸收液连接至所述吸收塔上部设置的吸收液进口;该系统通过DCS系统和SIS系统联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和塔底分别设置有压力和温度检测器;所述吸收循环泵出口端连接至吸收冷却器的热流进口,热流出口与所述吸收塔吸收液进塔口连接,所述吸收冷却器的冷流进出口分别与循环水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述泄漏负压吸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

:将有毒气体气瓶放入负压柜内,连接好管道,封闭负压柜,开始出料,经调控阀组后去有毒气体使用车间管线;正常使用时,负压柜柜门关闭,柜内为常压状态,当有毒气体气瓶或阀组泄漏有毒气体时,负压柜内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到有毒气体,报警仪报警并联锁启动风机、吸收循环泵、吸收冷却器的冷却供水;
[0012]步骤

:风机将负压柜内气相抽取至吸收塔,气相内有毒气体在吸收塔内与循环的吸收剂接触并被吸收剂吸收;
[0013]步骤

:负压柜上设置的压力表对负压柜内进行压力检测,压力联锁调节风机变频电机,维持负压柜内微负压状态;
[0014]步骤

:有毒气体经吸收塔吸收后,无害排放。
[0015]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剂为低浓度液碱、水或者低浓度酸等容易获得且危害性较小物质,根据不同的有毒气体更替吸收剂。
[0016]进一步的,吸收塔处理为温度常温,压力30~50kPa进入吸收塔,吸收剂与有毒气体逆向接触,液气比控制在20~50;吸收过程中少量放热通过吸收冷却器用循环冷却水带走。
[0017]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柜通过压力表检测联锁调节风机变频电机,维持负压在

30~50kPa;当有毒气体泄漏出来,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到后报警并联锁关闭控制阀组的DCS系统切断阀、同时启动系统内的风机,抽取负压柜内有毒气体和空气到吸收塔。
[0018]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优点是:可以将泄漏点集中在负压柜内,吸收气量大大降低,也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同时采用自动控制,避免了人员暴露在有毒气体环境中;吸收剂采用价格低廉的低浓度液碱、水或者低浓度酸,运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9]图1本专利技术泄漏负压吸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
负压柜、2

风机、3

吸收塔、4

吸收循环泵、5

吸收冷却器。
[0022]LWS:循环水上水;LWR:循环水回水;PL:吸收剂。
[0023]PI:压力显示功能仪表;PIRAS:压力检测记录报警与联锁功能仪表;WIAS:重量检测报警与联锁功能仪表;PV:DCS系统切断阀;PZV:SIS系统切断阀;GIRA:有毒气体检测记录报警器;TI:温度显示功能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负压柜及有毒气体泄漏吸收系统,
[0026]一种有毒气体防泄漏负压柜1:负压柜为抗负压金属密闭柜,柜体焊接而成,呈无缝状态,柜体内设置有毒气体钢瓶、称重衡器、控制阀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GIRA和压力表PIRAS,在所述负压柜设置有两处管道接口,一处向内连接有毒气体钢瓶向外连接至有毒气体使用车间,一处向外连接风机。
[0027]所述称重衡器安放在负压柜底部并焊接或螺纹紧固件固定,有毒气体钢瓶放置在所述称重衡器上方;所述称重衡器连接至DCS系统和SIS系统并联控DCS系统切断阀和SIS系统切断阀(如:可液氯钢瓶重量检测,当液氯重量低于10kg,报警,低于7kg,连锁关闭DCS系统切断阀PV,液氯钢瓶重量检测,液氯重量低于6kg,连锁关闭SIS系统切断阀PZV);所述控制阀组为按设计顺序通过法兰连接的阀门:从钢瓶出口开始按顺序连接止回阀、手动截止阀I、SIS系统切断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毒气体防泄漏负压柜,其特征在于:负压柜为抗负压金属密闭柜,柜体焊接而成,呈无缝状态,柜体内设置有毒气体钢瓶、称重衡器、控制阀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和压力表,在所述负压柜设置有两处管道接口,一处向内连接有毒气体钢瓶向外连接至有毒气体使用车间,一处向外连接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毒气体防泄漏负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衡器安放在负压柜底部并焊接或螺纹紧固件固定,有毒气体钢瓶放置在所述称重衡器上方;所述称重衡器连接至DCS系统和SIS系统并联控DCS系统切断阀和SIS系统切断阀;所述控制阀组为按设计顺序通过法兰连接的阀门:从钢瓶出口开始按顺序连接止回阀、手动截止阀I、SIS系统切断阀、手动截止阀II、DCS系统切断阀和手动截止阀II;控制阀组及管道用支架固定在负压柜内,控制阀组靠钢瓶一端连接紫铜管,另一端预留钢管,钢管伸出负压柜约150mm长度,钢管采用焊接方式与车间管道连接;有毒气体钢瓶采用所述紫铜管与负压柜内控制阀组连接;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放在距柜底部30mm~60mm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毒气体防泄漏负压柜,其特征在于:负压柜顶部平面设有可开启的门,设置门与柜体连接保留不高于3mm缝隙。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毒气体防泄漏负压柜的泄漏负压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负压柜、风机、吸收塔、吸收循环泵和吸收冷却器;所述风机连接负压柜一处管道接口,为负压柜提供负压动力;所述吸收塔设置为上部柱状塔,下部为吸收剂暂存罐,靠塔下部设置吸收气进气口,靠上部设置吸收液进塔口和尾气排出口,底部设吸收液出口;所述吸收液出口连接至吸收循环泵;所述吸收循环泵泵出料液进入吸收冷却器,与循环水换热,经换热后,吸收液连接至所述吸收塔上部设置的吸收液进口;该系统通过DCS系统和SIS系统联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泄漏负压吸收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玉俊王健邹瑶丽罗祥志文应来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零壹迭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