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系统及其供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78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胶系统及其供胶方法,利用至少一供料筒提供或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而达到不用更换点胶针筒的效果或降低更换点胶针筒的频率,借此达到省时,以及降低人工与成本的目的。人工与成本的目的。人工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胶系统及其供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
,是关于一种点胶系统及其供胶方法,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将胶水补充给点胶针筒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产业的贴合技术用于将芯片与基板黏合或芯片与芯片之间的黏合,在贴合技术中最重要亦是最核心的莫过于点胶制程。点胶制程为胶水被点放置于芯片或基板欲黏合(贴合)处,再将另一芯片放置于欲黏合处,以使芯片与基板相互黏合,或者芯片与芯片相互结合。
[0003]然于点胶制程中皆脱离不了点胶机的范畴。现有的点胶机最常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为小针模式,第二种为补充模式。
[0004]现有的小针模式,其具有一点胶针筒与一感应单元。当感应单元感应基板或芯片时,点胶针筒可将胶水点至基板或芯片的欲黏合处,以便进行后续的贴合制程。
[0005]现有的补充模式,其具有一补充筒、一点胶针筒与一感应感单元。补充筒耦接点胶针筒,以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当感应单元感应基板或芯片时,点胶针筒可将胶水点至基板或芯片的欲黏合处。补充筒实时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
[0006]然小针模式与补充模式都有各自的缺点。小针模式的缺点为点胶针筒的容量有限,所以需要时时注意点胶针筒中的胶水量,以适时地替换点胶针筒,如此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与时间。补充模式的缺点为补充筒时时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而补充筒与点胶针筒之间未具有止流机制,所以当点胶针筒内的胶水超过点胶针筒所能负荷的容量时,胶水就会溢出。
[0007]综合上述,现有的点胶机具有溢胶,以及耗费人力、成本与时间的缺点,因此如何克服该些缺点就为目前业界极为重要的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点胶系统及其供胶方法,利用至少一供料筒所提供的胶水,以及控制阀管控胶水的流向,而使胶水能够补充至点胶针筒。
[0009]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点胶系统,包含:至少一供料筒、至少一点胶针筒、一第一液面感测单元与一第二液面感测单元。该供料筒与该点胶针筒耦接一控制阀,该点胶针筒的一端包含一点胶阀;该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设于该点胶针筒,以感测位于该点胶针筒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设于供料筒,以感测位于该供料筒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
[00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供料筒为复数个,该供料筒为至少一第一供料筒与至少一第二供料筒,该第一供料筒以一管线耦接该控制阀,该第二供料筒耦接该管线,并于该第一供料筒与该第二供料筒所耦接的该管线会合处设有一阀体,该阀体分别耦接该第二供料筒与该控制阀,一第三液面感测单元设于该第二供料筒。
[00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点胶系统还包括有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三液面感测单元、该控制阀、该阀体与该点胶阀。
[00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与该第三液面感测单元为接近开关、电容式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光学式传感器。
[00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点胶针筒为抛弃式针筒或非抛弃式针筒。
[00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控制阀为逆止阀、电磁阀或单向阀。
[00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控制阀位于该点胶针筒的一侧、上方或下方。
[0016]本专利技术另揭露一种供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感测一点胶针筒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当该点胶针筒的胶水的液面位置低于一设定位置时,若该点胶针筒正进行一点胶制程,则停止该点胶制程;以及一供料筒提供胶水给该点胶针筒,至少一供料筒透过一控制阀提供胶水给该点胶针筒,以使该点胶针筒补充胶水,当该点胶针筒的液面位置高于或等于另一默认位置时,该控制阀关闭,以使该供料筒的胶水无法流入该点胶针筒。
[00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供胶方法还包括:一该点胶针筒进行点胶的步骤,当该点胶针筒的胶水已补充后,一点胶阀开启,以进行该点胶程序。
[00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于该供料筒提供胶水给该点胶针筒的步骤中,当该供料筒内部的胶水低于一默认位置时,切换为另一供料筒,以提供胶水给该点胶针筒,并且发出一信号或一警示信号,以更换或补充胶水给该胶水低于该默认位置的该供料筒。
[0019]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20]借由如上的点胶系统及其供胶方法,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的点胶机,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至少一供料筒提供或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而达到不用更换点胶针筒的效果或降低更换点胶针筒的频率,并且可从供料筒在放材料(胶水)时预先脱泡,依序每次自动补料分装至点胶针筒,借此达到省时,以及降低人工与成本的目的。另外,本专利技术亦利用多个阀体(如控制阀或阀体),以控制胶水的流向,借以避免于点胶针筒于补充胶时会产生胶水溢流或不足的情况,以及点胶时,关闭的控制阀可避免胶水回流至供料筒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点胶系统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点胶系统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供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供料状态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点胶状态示意图。
[0026]附图编号:
[0027]1—点胶系统,10—第一供料筒,100—管线,101—控制阀,11—点胶针筒,110—点胶阀,12—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3—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4—控制单元,15—第二供料筒,150—阀体,16—第三液面感测单元,A、B、C—供胶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所属
中了解常规技术手段的技术人员能够充分了
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到的效果,故将本专利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专利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专利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
[0029]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点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点胶系统1包含有一第一供料筒10、一点胶针筒11、一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一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与一控制单元14。
[0030]第一供料筒10可为大容量的胶水针筒、原料筒或其它任何大容量的容器。第一供料筒10可为一中空的容器或筒体,第一供料筒10的一端具有一开口。第一供料筒10的开口透过一管线100耦接一控制阀101,控制阀101可为一逆止阀(Check Valve)、一电磁阀或一单向阀,避免胶水回流至第一供料筒10。控制阀101耦接点胶针筒11。点胶针筒11的一端具有一点胶阀110。点胶针筒11可为一抛弃式针筒或非抛弃式针筒。
[003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阀101可位于点胶针筒11的上方,以使胶水可由点胶针筒11的上方进入点胶针筒11的内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阀101可位于点胶针筒11的一侧,以使胶水能由点胶针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供料筒,耦接一控制阀;一点胶针筒,耦接该控制阀,该点胶针筒的一端包含一点胶阀;一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设于该点胶针筒,以感测位于该点胶针筒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以及一第二液面感测单元,设于该供料筒,以感测位于该供料筒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供料筒为复数个,该供料筒为至少一第一供料筒与至少一第二供料筒,该第一供料筒以一管线耦接该控制阀,该第二供料筒耦接该管线,并于该第一供料筒与该第二供料筒所耦接的该管线会合处设有一阀体,该阀体分别耦接该第二供料筒与该控制阀,一第三液面感测单元设于该第二供料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三液面感测单元、该控制阀、该阀体与该点胶阀。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与该第三液面感测单元为接近开关、电容式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光学式传感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点胶针筒为一抛弃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律名
申请(专利权)人:库力索法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