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065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该电池包包括导流件,导流件用于引导该电池包容置腔中的高温气体通过箱体的第一排气梁进行定向、快速地排放。并且,该导流件具有第一单向导通流道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均朝向导流件的汇流腔,且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不同于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本申请通过第一单向导通流道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使得排入导流件的高温气体尽可能地滞留于汇流腔,使得防爆阀快速响应,进一步能够降低电池包发生热失控问题的风险。能够降低电池包发生热失控问题的风险。能够降低电池包发生热失控问题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动汽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安全隐患。其中,电池包的热失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防止热失控问题一直是电池包安全设计的重点以及难点,有效防止热失控问题能够大大提升驾乘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0003]经过分析,电池包的热失控问题主要是因为电池包内部的产热速率远大于散热速率,导致电池包内部积累了大量的高温气体。如果没有良好的排气设计,这些高温气体将会四处扩散而无法及时从电池包的内部排出,极有可能由单个电池的热失控问题演变为多个乃至整个电池包的热失控问题,导致整个电池包甚至整车发生起火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电池包的热失控过程是逐渐演变的,如果在电池包发生热失控问题的初期能够将高温气体及时从电池包的内部排出,将极大地降低热失控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能够降低电池包发生热失控问题的风险。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箱体,箱体具有容置腔以及第一排气梁,第一排气梁位于容置腔的一侧。该电池包还包括单体电池,单体电池容置于容置腔中。该电池包还包括防爆阀,防爆阀设置于第一排气梁。该电池包还包括导流件,导流件容置于容置腔中,设于单体电池和第一排气梁之间。其中,导流件具有单向导通流道以及单向导通流道连通的汇流腔,且导流件还开设有第一排气通孔,防爆阀密封第一排气通孔远离汇流腔的一端;单向导通流道包括第一单向导通流道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第一单向导通流道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远离汇流腔的一端与容置腔连通,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均朝向汇流腔,且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不同于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
[000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电池包具有两两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箱体包括盖体以及边梁,盖体与边梁沿第一方向设置,边梁围设于容置腔的外周且边梁包括第一排气梁;防爆阀、第一排气通孔以及汇流腔沿第二方向设置;其中,在第二方向上,导流件位于第一排气梁与单体电池之间;第一单向导通流道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分别位于汇流腔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
[000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导流件还具有第一主进气流道以及第二主进气流道;第一单向导通流道通过第一主进气流道与容置腔连通,第二单向导通流道通过第二主进气流道与容置腔连通;其中,第一主进气流道靠近导流件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设置,第二主进气流道靠近导流件在第三方向上的另一端设置。
[000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导流件还具有第一辅进气流道以及第二辅进气流道;在
第三方向上,第一辅进气流道位于第一主进气流道与汇流腔之间,第二辅进气流道位于第二主进气流道与汇流腔之间;第一辅进气流道分别连通容置腔以及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第二辅进气流道分别连通容置腔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
[000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辅进气流道以及第二辅进气流道均属于单向导通流道;第一辅进气流道的导通方向朝向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第二辅进气流道的导通方向朝向第二单向导通流道。
[00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辅进气流道的数量以及第二辅进气流道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各第一辅进气流道沿第三方向间隔分布,且各第二辅进气流道沿第三方向间隔分布。
[00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导流件还具有第一主进气流道以及第二主进气流道;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各第一单向导通流道均通过第一主进气流道与容置腔连通;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各第二单向导通流道均通过第二主进气流道与容置腔连通。
[00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单向导通流道包括流道主路,容置腔通过流道主路与汇流腔连通;导流件的内部具有环岛,环岛位于流道主路的侧边,环岛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沿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设置,且第一端相对第二端远离流道主路;单向导通流道还包括流道支路,流道支路具有第一路口以及第二路口,第一路口以及第二路口沿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设置,流道支路自第一路口并从环岛背离流道主路的一侧延伸至第二路口,流道支路与流道主路分别于第一路口以及第二路口交汇,其中第一路口的朝向与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

[00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流道支路在环岛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L1mm,环岛的长度为L2mm,满足:0.3≤L2/L1≤0.5。
[001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电池包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二方向以及参考平面,第一排气梁、导流件以及单体电池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端的外周面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圆弧,第二端的外周面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圆弧;其中,第一圆弧的半径为R1mm,第二圆弧的半径为R
2 mm,满足:2.5≤R1/R2≤3.5。
[001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导流件还具有基部,基部具有朝向第一端的侧壁面,流道支路的部分位于侧壁面与第一端之间;电池包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二方向以及参考平面,第一排气梁、导流件以及单体电池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端的外周面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圆弧,侧壁面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三圆弧;其中,第一圆弧的半径为R
1 mm,第三圆弧的半径为R
3 mm,满足:2≤R3/R1≤4。
[001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环岛的延伸方向与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的夹角为a
°
,满足:6≤a≤10。
[001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导流件位于第一排气梁与单体电池之间;第一排气梁具有排气腔,且第一排气梁还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安装通孔以及第二排气通孔;安装通孔位于排气腔远离导流件的一侧,防爆阀安装于安装通孔;第二排气通孔与第一排气通孔连通。
[0018]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阐述的电池包,电池包为用电装置的供电电源。
[0019]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该
电池包包括导流件,导流件用于引导该电池包容置腔中的高温气体通过箱体的第一排气梁进行定向、快速地排放,使得电池包内部的温度快速下降,起到防止热扩散的作用,能够降低电池包发生热失控问题的风险。
[0020]并且,导流件具有第一单向导通流道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均朝向导流件的汇流腔,且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不同于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本申请通过第一单向导通流道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使得排入导流件的高温气体尽可能地滞留于汇流腔。由于汇流腔与防爆阀相对设置,汇流腔所处位置滞留的高温气体能够使得防爆阀快速响应,如此汇流腔所处位置的高温气体能够及时地通过第一排气梁排放,进一步能够降低电池包发生热失控问题的风险。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具有容置腔以及第一排气梁,所述第一排气梁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单体电池,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防爆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梁;以及导流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设于所述单体电池和所述第一排气梁之间;其中,所述导流件具有单向导通流道以及与所述单向导通流道连通的汇流腔,且所述导流件还开设有第一排气通孔,所述防爆阀密封所述第一排气通孔远离所述汇流腔的一端;所述单向导通流道包括第一单向导通流道以及第二单向导通流道,所述第一单向导通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单向导通流道远离所述汇流腔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以及所述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均朝向所述汇流腔,且所述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单向导通流道的导通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具有两两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所述箱体包括盖体以及边梁,所述盖体与所述边梁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边梁围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外周且所述边梁包括所述第一排气梁;所述防爆阀、所述第一排气通孔以及所述汇流腔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第一排气梁与所述单体电池之间;所述第一单向导通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单向导通流道分别位于所述汇流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还具有第一主进气流道以及第二主进气流道;所述第一单向导通流道通过所述第一主进气流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单向导通流道通过所述第二主进气流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主进气流道靠近所述导流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主进气流道靠近所述导流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端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还具有第一辅进气流道以及第二辅进气流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辅进气流道位于所述第一主进气流道与所述汇流腔之间,所述第二辅进气流道位于所述第二主进气流道与所述汇流腔之间;所述第一辅进气流道分别连通所述容置腔以及所述第一单向导通流道,所述第二辅进气流道分别连通所述容置腔以及所述第二单向导通流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进气流道以及所述第二辅进气流道均属于所述单向导通流道;所述第一辅进气流道的导通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单向导通流道,所述第二辅进气流道的导通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单向导通流道。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进气流道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辅进气流道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一辅进气流道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分布,且各所述第二辅进气流道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还具有第一主进气流道以及第二主进气流道;所述第一单向导通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各所述第一单向导通流道均通过所述第一主进气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文郭立立王咸进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