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及其蒸发方法,属于污水源热泵领域。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本体,还包括:支撑座,对称固定在所述蒸发器本体底部;进气口,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上;出气口,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上;多组钛管,呈圆周等距排列在所述蒸发器本体内;挡板,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的两端;第一挡环,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靠近进气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挡环与钛管相连通;第一进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挡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气体与钛管充分接触,有效地提升蒸发器本体的热交换效率,有效地降低污水源热泵的能耗。低污水源热泵的能耗。低污水源热泵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及其蒸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源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及其蒸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污水源热泵是有壳管式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等组成,圆筒形的壳管式蒸发器和冷凝器是污水源热泵机组的热交换器,其中污水源热泵中的蒸发系统是将污水中的热量传输到冷媒中,然后冷媒中的热量再释放出来,从而实现节省能耗的效果;目前污水源热泵中的蒸发系统是将污水通入多个小管道中流动,然后通过一根管道将多个小管道包裹起来,将冷媒传输到相邻的小管道之间,使污水中的热量依次通过小管道外壁传输到冷媒中,由于每部小管道数量居多,冷媒在大管道中流通时有可能与小管道接触不均匀,从而使蒸发器中冷媒热交换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本体,还包括:支撑座,对称固定在所述蒸发器本体底部;进气口,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上;出气口,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上;多组钛管,呈圆周等距排列在所述蒸发器本体内;挡板,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的两端;第一挡环,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靠近进气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挡环与钛管相连通;第一进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挡环上;第二挡环,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远离第一挡环的一端,所述第二挡环与钛管相连通;第一出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挡环上;导流块,等距固定在所述钛管上,且所述导流块与进气口相匹配。
[0005]为了便于气流向下流动,优选地,所述导流块上开设有导流槽,且所述导流槽设置在导流块靠近支撑座的一侧。
[0006]为了便于气流快速流动,优选地,所述导流槽靠近钛管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圆角。
[0007]为了便于快速导热,优选地,所述导流块上固定连接有与钛管匹配的石墨烯套管。
[0008]为了便于气体与钛管充分接触,优选地,所述蒸发器本体内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流板,所述第一挡流板远离支撑座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第一导流口,所述蒸发器本体靠近出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挡流板匹配的第二挡流板,所述第二挡流板靠近支撑座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第二导流口。
[0009]为了便于对蒸发器本体保温,优选地,所述蒸发器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真空层,所述真空层远离蒸发器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磨砂层。
[0010]为了便于对气体加热,优选地,所述蒸发器本体内固定连接有升温柱,所述升温柱
外侧呈圆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柱,所述升温柱内设置有升温组件,所述升温组件用于对导热柱加热,且所述导热柱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层。
[0011]为了便于使升温柱升温,优选地,所述升温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升温柱内的转轴,所述转轴在升温柱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排列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摩擦杆,所述摩擦杆与升温柱内表面相匹配,所述第一滑杆远离摩擦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二挡环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
[0012]为了便于驱动转轴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挡环内的叶轮箱,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升温柱,且所述转轴贯穿升温柱的一端设置在叶轮箱内,所述转轴在叶轮箱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叶轮组,所述叶轮箱的输入端与第二挡环内部相连通,所述叶轮箱的输出端与第一出水管的输入端相连通。
[0013]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的蒸发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冷媒由进气口进入到蒸发器本体内,污水通过泵体输入到第一进水管内;步骤二、污水通过钛管流到第二挡环内后,由第一出水管排出;步骤三、冷媒通过钛管外侧的导流块导流,使气流方向改变,并与进入到气流冲击,使气体均匀与钛管外表面接触吸热;步骤四、吸热后的冷媒通过出气口排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通过导流块对气流阻隔,使气流呈喇叭状向反方向扩散,此时,扩散的气流与钛管碰撞,使气流均匀的流动,加快气流与钛管的接触速度,气流与钛管接触后吸热形成中温低压的气体,最后由出气口排出,使蒸发器本体内的气体充分吸热,从而有效地提升蒸发器本体内热交换的效率。
[0015]2、该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通过污水在钛管内流动,热量被石墨烯套管吸收,气流与导流块冲撞后与石墨烯套管接触,此时,气体吸收石墨烯套管的热量,从而加快对气体的加热效率,同时有效地提升蒸发器本体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有效地降低污水源热泵的能耗。
[0016]3、该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污水依次通过叶轮箱的输入端和第一出水管排出,此时,污水通过与叶轮组相配合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套筒转动,第一套筒通过第一滑杆带动摩擦杆转动,摩擦杆与升温柱内部摩擦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传输到蒸发器本体内,使气体快速升温,进而有效地提升蒸发器本体的换热效率。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使气体与钛管充分接触,有效地提升蒸发器本体的热交换效率,有效地降低污水源热泵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的钛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的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的导流块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的导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的图7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蒸发器本体;101、支撑座;102、真空层;103、磨砂层;104、进气口;105、出气口;106、挡板;107、第一挡流板;108、第一导流口;109、第二挡流板;110、第二导流口;2、第一挡环;201、第一进水管;202、第二挡环;203、第一出水管;3、升温柱;301、叶轮箱;302、转轴;303、叶轮组;304、第一套筒;305、第一滑杆;306、弹簧;307、摩擦杆;308、导热柱;4、钛管;401、导流块;402、导流槽;403、圆角;404、石墨烯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101),对称固定在所述蒸发器本体(1)底部;进气口(104),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1)上;出气口(105),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1)上;多组钛管(4),呈圆周等距排列在所述蒸发器本体(1)内;挡板(106),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两端;第一挡环(2),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1)靠近进气口(104)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挡环(2)与钛管(4)相连通;第一进水管(20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挡环(2)上;第二挡环(202),固定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1)远离第一挡环(2)的一端,所述第二挡环(202)与钛管(4)相连通;第一出水管(20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挡环(202)上;导流块(401),等距固定在所述钛管(4)上,且所述导流块(401)与进气口(104)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401)上开设有导流槽(402),且所述导流槽(402)设置在导流块(401)靠近支撑座(10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402)靠近钛管(4)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圆角(4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401)上固定连接有与钛管(4)匹配的石墨烯套管(4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本体(1)内靠近进气口(1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流板(107),所述第一挡流板(107)远离支撑座(10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第一导流口(108),所述蒸发器本体(1)靠近出气口(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挡流板(107)匹配的第二挡流板(109),所述第二挡流板(109)靠近支撑座(10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第二导流口(1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真空层(102),所述真空层(102)远离蒸发器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诚,成刚,张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际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